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岳飞《满江红》词的一处用典及其寓意夏先培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联,是广为传诵的名句,但它并非岳飞自我作故,而是用典,这一点似乎至今未见有人准确指明。如时下较有影响的江苏古籍出版社和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两种《...  相似文献   

2.
最近,汤阴县岳飞纪念馆发现一块《满江红》词碑,石刻完整,大字正书,笔法疏朗遒劲,碑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  相似文献   

3.
传世的“岳飞《满江红》”一词,首次出现于明代中叶袁纯编辑《精忠录》。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余嘉锡等学者对此词著者产生质疑,相关争议至今未获得学界共识。在学界既有研究和争议的基础上,对比考辨“岳飞《满江红》”与史载岳飞诗文、元杂剧《东窗记》,同时参证《精忠录》编辑和刊刻的史实,可对该词非岳飞所作,做出进一步的文本研究,提供“内证”阐述。考辨可知,不仅“岳飞《满江红》”系明人伪托,而且伪托的肇始者就是以编纂《精忠录》而使该词“突出于明之中叶”的汤阴县教谕袁纯。  相似文献   

4.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作者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5.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满江红》一词中,脍灸人口的名句。但这首《满江红》在宋元两朝,却均不见经传。直到明朝才见刻于坑州西湖的岳坟碑石上。岳飞的孙子岳珂搜集岳飞的作品,两次都没有收到这首词。在《金佗粹编》中,岳飞的词只有一首《小重山》。  相似文献   

6.
岳飞[满江红]词,为历来传诵名篇,明清人从来没有怀疑它是伪作。近人余嘉锡氏《四库提要辩证》卷二十三,考证明嘉靖徐阶编《岳武穆遗文》,始疑其为明人所伪托。后来,学初《岳飞[满江红]的真伪问题》(载《文史》第一辑,1962年版),对余氏所疑提出异议。文中检查了载入岳飞[满江红]词的《草堂诗余》的早期版本,其中有一种版本说:“《精忠录》载岳武穆二词,皆佳作,浙本《草堂词》附录于后。”  相似文献   

7.
自近人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辩证》中提出岳飞《满江红》词真伪问题后,夏承焘先生又撰《岳飞<满江红>词考辨》一文,详加考证,断为伪作。去年港台报刊又提出这一问题,讨论颇为热烈。略览众文,以认为此词是伪作者居多。但综其主要论据,仍未出余、夏二先生之文。即:1.《满江  相似文献   

8.
“落英”词义补说晋家泉“落英”一词始见于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新《辞海》该词条的义项(2)释为“初开的花”,引用的例句即屈原的这两句诗,但在例句之后又加了一句话:“一说亦作落花解。”①罗竹风先生主编的《汉语大词典》释...  相似文献   

9.
《满江红》(怒发冲冠),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然而,它并非岳飞所作。这点,余嘉锡、夏承焘两先生早有论证。余先生的主要论据有:一、此词不见于岳飞之孙岳珂所编《金陀粹编》的《鄂王家集》中;二、此词从未见于宋元人记载或题咏跋尾,而突现于明代中叶以后的碑刻,刻者“不言所据何本,见之何书,来历不明。”(见科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最后修订本《四库提要辨证》卷三五)夏先生的主要论据有:一、贺兰山在西北甘肃河套之西(现属宁夏回族自治区),而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  相似文献   

10.
再谈“训诂”一词的最早出现本刊1994年第1期“补白”《“训话”一词的最早出现》说“训诂”最早见于东汉河休(129一182)《春秋公羊经传解诂》,近读书,发现“训诂”早在西汉未即已以固定词的形式出现。一见于刘歆《与杨雄书》:歆先君(按:指其父列向)数...  相似文献   

11.
怀疑“怒发冲冠”《满江红》词的作者,说它可能是赝品的,自余嘉锡教授所作《四库提要辨证二十三卷》始。对词的本身余氏认为“无破绽可言”,只强调不见于岳珂所编《鄂王家集》,不见于宋元人著录。疑之,而仍同意其“于世道人心深为有裨”。以为“疑之,而其词不因我而废,听其流传可矣”。国人因其只有消极方面的怀疑,并没有不是岳飞作的确切的实证,所以对这首词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世传岳飞《满江红》词的真伪问题,再度引起了人们热烈的讨论。据研究,这首词最早见于明景泰六年(1455)袁纯所编之《精忠录》,后又见于最近发现的天顺二年(1459)立于汤阴岳庙的《满江红》词碑。这就以铁的证据,否定了王越伪作说,以及此词最早见于弘治十五年(1502)赵宽所书岳墳词碑说。明中叶以后,除阶编《岳集》,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以及后人增补《桯史》附录,也都收入这首词。为下文论述方便,兹将其全文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南来前期词坛,涌现出一大批爱国词人,如张元干、张孝祥以及李纲、岳飞、赵鼎等人.他们面对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惨痛现实,高呼抗战,把谴责权好、救亡扶危、收复中原作为词的主题,创作出不少慷慨悲壮、辞情激昂的作品,其中一些登临同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登临之际,纵目南北山河,壮怀激烈,仰天长啸,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振聋发聩,激荡人心,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如张元平的《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张孝样的《六州歌头》(长难望断)、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等篇,在当时以及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4.
0.1 近人刘师培第一个以专文论述骈词用字问题,其文题名《骈词无定字释例》,发表于《国粹学报第三年(1907)第五册第三十三期(1—2页),后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内《左(?)外集》第七卷.0.2 刘氏“骈词无定字”之说对后世影响颇深.刘氏所谓“骈词”,大抵指通常所谓“联绵词”、“联绵字”或“连语”.今人谈到这一类词时,往往沿袭其“无定字”之说,甚至因之而进一步对于骈词所用之字的性质提出标新立异之说.  相似文献   

15.
“拾遗”的朱熹诗文系伪作考郭齐《文献》1994年第1期载《朱熹、吕祖谦、陈亮诗词文拾遗》一文,辑录朱熹《江南序·游水帘亭》词一首,《归途咏》小令一首,《康塘三瑞堂记》一篇,《康塘百琴楼歌》一篇,《鲍氏家谱叙》一篇。以上这些诗、词、文均系伪作。现简略考...  相似文献   

16.
1993年3月25日至29日,“岳飞暨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该研讨会由岳飞研究会与杭州市园文局合办、杭州大学协办.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香港、台湾、大陆的八十九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的论文有七十余篇.岳飞研究会顾问、年事已高的北大教授邓广铭也专程莅会,并在会上作了《岳飞(满江红词)中的贺兰山不在磁州》及有关史学研究方法的专题报告,给与会者以很大教益.这届研讨会,与前三次岳飞研究会年会相比,显示了四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马氏文通》“断词”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断词”是《马氏文通》句法体系中的一个术语。本文全面检查了《马氏文通》有关“断词”的内容,分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重在领会作者本意,理清它的头绪和体系,揭示“断词”所指三方面涵义。第二部分通过对“为”“有”“犹”“必”“尔”等具体字的剖析,指出《马氏文通》诸多矛盾之处。第三部分讨论了与“断词”相关的几个问题,并对《马氏文通读本》“词语索引”中几处“是”归于“决词”的处理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18.
“茹毛饮血”已为人们经常用来说明原始人类的饮食状况。“茹毛饮血”作为一个词始见于《白虎通》,但它来源于《礼记·礼运》的“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内,饮其血,茹其毛。”这段记载并没有说明原始人类怎么个“茹毛”法。孔颖达在其《礼记疏》中说:“饮其血茹其毛者,虽食鸟兽之肉,若不能饱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史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扩大;人们特别是史学界对史学现状表现出愈来愈多的忧虑,提出“史学危机”问题,发出开创史学新局面的呼声.本文试图从分析“史学危机”的本质含义入手,接着探求其成因,从而凸显史学改革开放的紧迫性.一、“史学危机”的本质含义《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1期发表了张象的《应该从后面开始—一谈谈当代史研究教学的危机》一文,较早在文章标题中使用“危机”一词,在一些讨论会上,“史学危机”被人们经常谈论到,至1985年《文史知识》第12期发…  相似文献   

20.
王力先生把“缤纷”定为双声连绵词(《古代汉语》上册第二分册第502页)。任学良同志把“缤纷”定为叠韵词一类的单纯词(《汉语造词法》第253页),即叠韵连绵词。《中学语文练习第二册参考答案》把“缤纷”定为合成词。这些观点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呢?“缤纷”一词在上古时期就出现了,“佩缤纷其繁饰兮”(屈原《离骚》)。“缤”在中古时期的读音声母属滂母,韵部属真部;“纷”字在这一时期属敷母,文部。古无轻唇音,中古的滂母、敷母同属于上古的滂母。可见“缤纷”一词在上古属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