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9月2日至4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召开了西域佛教与文化学术讨论会。此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暨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上海佛教协会、陕西佛教协会、长安佛教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共10个单位联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宗教研究四十年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宗教工作,制定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断贯彻落实和完善这些政策;但是,在当代宗教研究方面却始终是一块空白,根本谈不上有计划、有系统、有深度的学术研究。非但如此,在不短的时期内,宗教研究,特别是当代中国宗教研究,无形之中竟然成为一个禁区。当代中国宗教研究,严格说来,是在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以后才开始的。1961年1月23日,毛泽东明确提出:“我赞成有些共产主义者研究各种宗教的经典,研究佛教、伊斯兰教、耶稣教等等的经典。因为这是个群众问题,群众有那样多人信教,我们…  相似文献   

3.
1990年6月10~11日,由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研究部与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共同主持,在大连市召开了题为“日本战后宏观环境变化与企业对策”的研讨会。来自全国有关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等20多个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参加了会议。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张彦宁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就有关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现将会议讨论内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法学院创建于1995年,设有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现有教职工64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25名,博士19名、硕士33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1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达1400余人。法学院设有法学方法论研究所、民间法研究所、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中心等九个科研机构。可在法学理论、政治学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在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八个专业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另外法学专业还招收法律硕士。法学院科研成果显著,近三年先后在《中国法学》…  相似文献   

5.
李舜臣 《学术交流》2013,(2):147-149
近五年来,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编撰12卷25册《中国宗教文学史》。这是国内第一部叙述中国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创作的文学的通史性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兼顾汉语、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傣语等多个语种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性著作。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达成了如下共识:宗教文学史就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宗教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在文学史观上倡导三种理念:一是提倡文笔并举,二是倡导信行兼顾,三是倡导辨体研究。《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应该包含四个观照维度:一是教派史的体认,一是创作史的梳理,一是精神史的把握,一是诗学史的建构。围绕着《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课题组先后发表了系列笔谈,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构想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鲁小俊 《学术交流》2013,(2):149-151
近五年来,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编撰12卷25册《中国宗教文学史》。这是国内第一部叙述中国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创作的文学的通史性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兼顾汉语、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傣语等多个语种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性著作。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达成了如下共识:宗教文学史就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宗教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在文学史观上倡导三种理念:一是提倡文笔并举,二是倡导信行兼顾,三是倡导辨体研究。《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应该包含四个观照维度:一是教派史的体认,一是创作史的梳理,一是精神史的把握,一是诗学史的建构。围绕着《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课题组先后发表了系列笔谈,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构想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松 《学术交流》2013,(2):151-155
近五年来,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编撰12卷25册《中国宗教文学史》。这是国内第一部叙述中国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创作的文学的通史性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兼顾汉语、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傣语等多个语种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性著作。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达成了如下共识:宗教文学史就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宗教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在文学史观上倡导三种理念:一是提倡文笔并举,二是倡导信行兼顾,三是倡导辨体研究。《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应该包含四个观照维度:一是教派史的体认,一是创作史的梳理,一是精神史的把握,一是诗学史的建构。围绕着《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课题组先后发表了系列笔谈,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构想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吴光正 《学术交流》2013,(2):144-146
近五年来,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编撰12卷25册《中国宗教文学史》。这是国内第一部叙述中国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创作的文学的通史性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兼顾汉语、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傣语等多个语种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性著作。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达成了如下共识:宗教文学史就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宗教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在文学史观上倡导三种理念:一是提倡文笔并举,二是倡导信行兼顾,三是倡导辨体研究。《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应该包含四个观照维度:一是教派史的体认,一是创作史的梳理,一是精神史的把握,一是诗学史的建构。围绕着《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课题组先后发表了系列笔谈,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构想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春泥  卢云峰 《社会》2018,38(5):126-157
由于西方社会排他性强的聚会性宗教占主导地位,而中国排他性弱的混合宗教更为兴盛,故中国的社会调查运用宗派本位的西方宗教测量工具会遇到遗漏或错分信仰群体等问题。对此,本文从信仰归属、宗教实践、宗教组织成员资格三个维度及这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上提出中西宗教之差别对问卷调查的影响。通过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尝试神灵本位的信仰测量方案,以及将其分别与该调查前后两轮追踪调查的问卷设计和数据相比较,本文检验及展现了既有测量工具在采集中国人宗教信仰数据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宗教信仰社会测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督信仰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关系的问题 ,是基督宗教进入中国以后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及传教方式、中国文化对基督宗教的反应、非基督运动与本土化运动等三个层面可以看出 ,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的矛盾冲突 ,源于不同思想理念的混淆 ,没有分清基督宗教的超越信仰的价值维度和现实的社会政治维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斯·韦伯曾打算研究所有主要世界宗教的社会心理:印度(印度教与佛教),中国(儒教与道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的意图是要建立一个结构模式,通过它可以将一种宗教取向与其他宗教取向相比较,同时可以使之与社会的、经济的以及文化的实在联系起来。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从一个较小的主题开始研究,即信仰清教的中产阶级内在良心的产生是其后欧洲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为了检验这一假说他又研究了印度  相似文献   

12.
阮荣平  郑风田  刘力 《社会》2013,33(4):193-224
本文在回顾归纳国外宗教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供给-需求”分析框架。笔者认为,既有宗教经济学理论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解释信仰选择的作用机制。宗教市场理论从供给出发,认为宗教市场结构是宗教信仰的重要决定因素;宗教社会资本理论、宗教家庭生产模型、宗教人力资本模型和宗教事后保障模型则从需求角度出发,分别强调社会网络的人际依恋、宗教参与的机会成本、宗教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宗教组织的公共物品供给因素等在宗教信仰选择方面发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宗教信仰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引入宗教经济学视野一方面能为考察分析当今中国宗教信仰现状及推动其理论发展带来相应的契机,另一方面应考虑中国与西方社会之间的差异以及特殊性,对该视野的运用要有所甄别。  相似文献   

13.
北京是世界上著名的古都 ,它融汇着中国各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世界多种宗教文化 ,凝聚着中国辉煌的建筑文化艺术 ,体现着古代东方城市完美的文化氛围。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北京作为古都名城凝聚的宗教文化 :城市与宗教文化 ;宗教符号与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和”的宗教思想对北京文化的影响 ;最后 ,着重研究宗教与北京人文空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对于深入把握新时代党的宗教理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回答了怎样认识宗教、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怎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等重大问题,明确了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有助于我们牢牢把握宗教工作的前进方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向平 《创新》2012,6(3):17-23,126
中国宗教与信仰近30年的变迁,始终围绕着宗教与信仰的双重社会化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信仰自由与宗教自由、"宗教危机"的社会意义、私人信仰与中国法制建设、宗教消费方式对中国宗教—信仰的影响、"宗教民族主义"的抬头"、执政党信仰"的建构与认同等。解决这些问题,对使"宗教危机"转为"宗教转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89年5月16至20日,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以《印度文学与世界文学》为题在重庆四川外语学院举行了第四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联合举办,有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36名代表参加,共提交论文23篇。 5月16日,研讨会在川外图书馆会议室隆重开幕。印度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倪培耕主持开幕式,副会长刘安武致开幕词,川外副院长杨武能到会祝贺并讲了话。当日,陕西师大叶舒宪、徐州师院王海龙分别作了题为《比较文学的文化史意义》和《传播与变异:佛教精神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亚学会自1979年11月在北京成立后,陆续举行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1980年10月31日至11月8日,在成都又举行了关于印度经济问题的学术讨论会。这次大会由中国南亚学会委托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主办。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二个单位的六十余名代表,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及资料共三十余份。会议开始由四川大学党委书记赵铎同志和中国南亚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王藻教授讲了话。王藻教授并应大会邀请,作了《关于对甘地的评价问题》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兰州大学中文系、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西北民族学院汉语系、甘肃教育学院中文系、兰州教育学院中文系等九个单位联合发起和筹办的全国第四届近代文学学术讨论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于八八年十月八日至十三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十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四十多篇。在大会开幕式上,邓绍基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胡绳、刘再复、马良春同志致函热烈祝贺、任访秋、季镇淮、钱仲联先生给大会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此后五天的学术交  相似文献   

19.
从实证研究看基督教与当代中国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师宁 《浙江学刊》2006,112(4):56-62
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宗教的产生方面,也体现在宗教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过程方面,同时,还体现在宗教对社会的影响方面。对于中国社会而言,基督教是一种舶来品,它与中国社会的关系,自然另有一番特色。而且,由于中国社会自身的各种因素与之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这样一种特色就越加突出。本文试从实证研究的三个方面,即北京基督教不同形式的教会组织、中国基督徒的身份认同以及基督教在中国社会道德重建方面的影响出发,来探讨基督教①与现代中国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钟江信光教授为团长的“日本中国语学会”友好访华团全体成员(23名)于1979年3月7日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所的部分专家在北京举行了学术交流座谈会。日本代表团成员中有五名教授、九名副教授和四名讲师,另外还有几名中国文化学院的研究员。代表团的全体成员对中国的语言文字都有一定研究,其中有的还发表过研究著作,团长钟江信光曾编写过《中国语辞典》、《中国歇后语的研究》等十几种有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