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促进妇女参政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参政,促进男女平等,是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妇女参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更多的妇女参政;只有促进更多的妇女参政,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妇女参政议政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妨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妨碍女性参政议政的因素,以进一步实现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方面的男女平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王卫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1-4,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它包含了妇女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包含科学的两性关系的建立。两性平等和谐与发展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当前妇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并提出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目前存在的妇女问题,营造妇女进步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妇女自身素质,共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赵英荷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6,(2):18-20,4
198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指出:“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由于这种权利,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依据该《宣言》精神,妇女也应是发展权利的享受者。所谓妇女发展,就是指妇女参与社会发展权利的实现以及妇女价值和潜能的实现。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诸多阻碍妇女发展的因素,其中,妇女教育程度偏低可说是阻碍妇女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妇女教育对妇女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会更加明显。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得到同仁的指教。 一、妇女教育与妇女就业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为,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她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权利呢?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社会劳动以“体力型”劳动为主,妇女由于生理素质的弱势渐渐失去了参加社会劳动的权利。工业化社会产生以后,为妇 相似文献
4.
5.
宋兆静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3):21-24
推进男女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共享成果,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具有引领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应抓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施“质量工程”的机遇,促进高校更加充分发挥在培养女性人才,引领先进性别文化,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妇女参政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旭光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13(1):56-59
民主政治进程在最终的意义上是有利于妇女参政的,只有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才有参政中的真正男女平等.但是,在现阶段,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由于妇女的生育价值还没有得到合理的社会补偿,因此在妇女参政问题上,一方面要通过公平竞争使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女性走上领导岗位,另一方面还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7.
试论妇女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莫文秀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6):1-6
确保妇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全面提高妇女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妇女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保障妇女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发展妇女教育的政策和制度逐步完善,各级各类教育中女性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妇女职业技能培训成效显著,女子院校和女性学蓬勃发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法律政策的执行力度,将男女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决策主流。要大力发展各级各类妇女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女性人才支持。要发挥高校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唐娅辉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5):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权保障有着内在的联系.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之上.人权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就无社会的和谐.所以,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权;人权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女性群体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人权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措施和制度建设,保障女性群体的人权,使她们的地位由弱变强. 相似文献
9.
李慧英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4):1-3
从1995年以来,中国有关政府机构与妇女组织合作谨慎地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局部上进行了有益的适于竞争机制的探讨与尝试,取得了试点经验.与此同时,妇女民主参与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发展,民间力量正在逐渐影响决策主流和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人民维持生活的一个基本途径,是劳动者与社会及他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平台。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妇女就业权被不公平对待的现象仍屡屡发生。从我国妇女就业权的法律现状入手,并具体分析了我国妇女就业权被限制的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三个方面的因素,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我国妇女就业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的相互关系着眼,指出二者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核心内容上是一致的。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提出的场合不同,含义不同,所起作用的范围不同。从相互作用上分析,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现实任务,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内涵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政府的责任。先进的政府管理方式必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反,僵化、保守、专制、封闭的政府管理方式会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推进政府管理的创新,建设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伦理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而生态伦理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保障,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坚持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4.
求解就业难题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作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6):1-6
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严峻.为破解就业难题,我们要认真研究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扩大就业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和多种就业形式的关系;研究扩大就业与保障劳动者权益、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劳动者各自的责任;研究完善劳动力市场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化解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化解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化解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林婷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444-446
针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以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视角,深入剖析就业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新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开源疏导、标本兼治,努力创造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对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永刚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41-43,52
研究邓小平辩证发展观时,学术界往往较多关注其非均衡发展思想,而忽略对其"综合平衡"均衡发展思想的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分析了邓小平均衡与非均衡辩证发展观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分析认为:均衡发展不是社会各方面同步发展,非均衡发展并非是"单打一"的发展;均衡与非均衡发展应是在差异基础上的"和谐"共进,是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的有机统一。当前重新认识和深刻领会邓小平辩证发展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城乡之间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说明了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性;论证了协调城乡协调发现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最后指出了协调城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对导致城乡不协调的体制进行综合改革,需要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并区分了公平待遇与反哺农业,需要政府的主导和城乡互动、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8.
魏伟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76-79
由于澳门政府长期对社会发展的忽视、澳门自身地理资源的限制以及澳门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澳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协调,需要从政治、经济、教育、生态、指标体系等若干方面有针对性地解决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澳门经济社会才会走向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政务公开的价值主要在于:以权利制约权力、公共责任以及科学决策的价值。针对转型期中国行政生态的复杂性使得政务公开在中国出现了扭曲变形等问题,即:经济价值泛化、制度配套的欠缺、动力驱动的制约,提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下,必须将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纳入到政务公开之中,突出政务公开的和谐价值,注重政务公开的价值与特有国情相匹配。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俞小和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6):4-6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二者是内在统一的。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去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更深刻地明确其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