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言语行为是指人们用一些“无声的语言”,如体态语,手势语、面部表情等动作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作为言语的补充形式,非言语行为能够辅助言语行为表达出各种情感及信息。正如Grant(1971)在《非语言行为分析》中所说:“课堂教学的效果82%是通过教师的表情、举止等非语言手段实现的,只有18%的信息是通过语言行为达到的。”因此,它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价值引起了现代教育者们的关注,本文则对非言语行为在英语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做了尝试性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巍 《现代交际》2011,(5):37-37
非语言交际手段与语言表达互补协调,共同完成课堂交互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使用语言,还应会利用眼神、声调、表情、手势、身体姿势等非言语交际手段来帮助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师课堂规范体态语、非言语交际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非言语交际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人认为,面对面的交谈如同写信或写报告,非使用语言不可。事实上,在许多场合,如果仅仅指望语言完成交际任务,有可能说得太多.效果更糟。面对面的交谈中,词语仅仅是交际手段之一.即使双方一声不吭.各种信息照样互相传递。不用语言也能达到交际目的。许多演员就是通过眼神、头部或四肢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许多时候,无声胜有声。伦敦圣·托马斯医院的心脏病学家大卫·门德尔博士坚信,病人的面部表情对病情的诊断十分重要,如果忽视了病人脸上瞬间的变化,那就太愚蠢了。面对面的交谈比书信所需词语更少,因为表情、身势语、说…  相似文献   

4.
<正>人际交往通常是由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构成的,在交际中对话者的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姿势、音色和语速等非言语行为可传达出他本人的情绪等信息。本文主要对非言语交际的内容,表现形式等进行介绍,对不同文化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非言语行为进行简要分析。了解有关非言语行为知识后,电视节目主持人可通过解译对话者的非言语行为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演讲,作为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是在演讲者、听众和时境这三者构成的特定交际场中进行的。在这一交际场中,演讲者从信息和情感开始,运用语言这个代码,把所要表达的东西物质化,组织成为话语;听众从话语开始,依据话语来把握演讲者的信息和情感。正如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先生所说,“交际双方是以话语为中点而进行的逆向同构的运动。编码和解码的方向是正好相反。”从演讲的实际情形来看,作为演讲者与听众之间中介物的话语,一般存在着两类:一类是演讲者通过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直接表达出来,听众听得见、看得着的东西,称为显性话语,或者叫做“…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院校日常英语教学当中,口头交流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途径,然而,肢体语言和非口头性的暗示通常也对语言交际和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眼神交流、手势、面部表情以及服装穿着等因素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师生之间的交际互动产生积极抑或消极的作用,因此,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会对英语教学有促进的效果,如果和口头语言巧妙地结合起来,能够提高课堂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电话与表情     
“电话”与“表情”,乍一听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谁都知道打电话时对话的双方互相看不见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至于“可视电话”还远未普及。而从心理学意义来说,表情不仅有表现在面部表情动作表情上,还有通过语气、声调、语速、节奏、强弱等等表现的言语表情。打电话时,通过电话传送的不仅有由话语本身表示的语言内容,也有通过言语表情表示的情感和态度信息。对话时的语言内容固然重要,而籍着音调、语气及其姿势而传送的表情信息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欧洲影剧界,传说有这么一件轶事,一对名演员夫妇应邀参加一个国际性“P…  相似文献   

8.
郑蕾 《职业》2011,(33):43-44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一般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于非语言(主要是体态语)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所谓"体态语"(Body Language),是一种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姿态、外表修饰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交流手段。"体态语"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言语交际中的以情动人□胡习之以情动人,顾名思义就是用情感去感染别人、打动别人。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说,就是运用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的语言去触动对方的心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为人是理智的动物,更是情感的精...  相似文献   

10.
试谈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侯绪恒体态语是指人的身体各部分的表面动作和姿势,如神态举止、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严格地说,它不同于语言的范围,但是,从功能特征看,它和语言又有相同的地方,作为交际工具和表达感情的工具同务于社会。在表情达意方面,由于体态语...  相似文献   

11.
教学语言是讲艺术的,应包括口头语言,板书语言,体态语言。口头语言应具备科学美、形象美、情感美、语声美。板书语言应有以下特点:以图示意、图文并茂、线条对称。体态语言应包括: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  相似文献   

12.
“交际能力”这个概念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最初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什么人恰当地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饰、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以及姿态语言(手势、身势)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成功的演讲,总是演讲者以自己的真挚情感去激发听众对真善美的向往与热爱,对假恶丑的愤慨与憎恶。而演讲者只有用强烈饱满的感情去演讲才能激起听众情感的巨澜,使听者与讲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那么,演讲者如何才能用激情演讲弹响听众的心弦呢?以情动情演讲者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情态说服感染听众,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戴安娜的弟弟厄尔·斯潘塞伯爵在戴妃葬礼上的演讲《永不磨灭的美神》:戴安娜的实质是同情心、责任心、风度和美丽。在全世界她是无私的人道的象征,是维护真正被…  相似文献   

14.
所谓“语境”,即语言环境.在阅读文章时,语境大致指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在交际时,语境的范围有所扩大,除说话人讲的内容外,还应包括说话人的眼神、表情、手势、姿态,同时也包括交际的空间,如环境、氛围、陈设等。应该说空间本不具备内容,但是,在特定的场合,空间却具备传送视听信息等功能。也就是说,交际的空间配合着说话人的语言和形体语言,给对方以可以听,可以见的具体内容,强化着信息的传送。交际的目的不就是增进了解,满足各自的汉求吗?借用交际时的“语境”,就能活跃气氛,打破沉默,制造意外,加深理解,进而增进沟通…  相似文献   

15.
刘亚男 《现代交际》2013,(11):82-83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对方相互沟通,但是我们的交际手段不仅限于词语,还包括一些非言语的交际。非言语交际也是传递和领悟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非言语交际的中西文化差异展开议论,旨在为交际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言语交际策略不仅可以让听话人理解对方的说话方式和态度,而且可以让说话人在不同的语境下运用不同的语言手段和方式达到交际目的。但在实际言语交流过程中,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会导致听话人产生误解或歧解。研究刻意曲解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顺利地完成交际活动并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17.
一位演讲学家在谈演讲的语言修辞时说过这样的话:“从其本质来说,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而语言艺术是离不开修辞的。”从演讲的实践活动来看,演讲者比较注重运用比喻、排比、引用、对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夸张的修辞手段。这也许是因为演讲的...  相似文献   

18.
霍楠 《职业》2016,(15)
肢体语言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教师的表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反应和表情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利用手势语能表达指令、组织课堂,辅助教学,给予学生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果.本文就肢体语言在中职幼师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眼于TED演讲中教育主题下演讲者的多模态隐喻手势语研究,以演讲话语类型为依托,以理性诉诸为框架,探讨隐喻手势是如何辅助演讲顺利实现。希冀证明隐喻手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高英语学习者在交际、演讲、辩论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齐跃 《现代交际》2010,(4):38-38
演讲就是一个人以众多听者为对象,就某一事物、事情或主题发表谈话,阐述自己的观点,表明立场的语言交际沟通行为。同时它又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美既体现在文体上,又体现在非语言因素上。演讲文体上的美通过语音语调、词汇、修辞、句式等来表达,而非语言那样通过仪容、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神态、风度等态势语来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