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奈伯特王国     
在约旦东南一片辽阔的土地上,有一个直至19世纪才复被世人所知的阿拉伯国家——奈伯特王国.谁能想到,这一沉睡了1300多年的古国曾在历史长河中激起过一阵阵震动中东的惊涛骇浪. 奈伯特王国的由来记载奈伯特王国的史料少而零散.希腊人著书谈及托勒密人、塞琉古人、罗马人时曾提到过这一王国.一些经典对它亦有所记载.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在考察从佩特腊、胡兰、希季尔  相似文献   

2.
在西亚地区的文化遗产中,最令人神往的是位于叙处亚东部沙漠中的宰努比娅王国遗址——台德木尔,欧洲人称为“帕尔米拉”.离开大马士革向东,我们乘车迎着朝阳行驶在绵延不断的沙海中,3小时后,翻过一座小山丘,只见一块奇异的开阔地映入我们的视野,画一般的美丽壮观,诗一样的引人入胜,令人心旷神怡,眼界大开,这就是台德木尔.台德木尔是叙利亚东部沙漠中一块神奇的绿洲,到处是苍翠的枣椰林和高大的石柱,拥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公元前20世纪的亚述  相似文献   

3.
枣椰树在阿拉伯国家随处可见,从古至今,其果实——椰枣在阿拉伯人的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对阿拉伯人来说,枣椰树堪称“阿拉伯民族之树”,其树干高大挺拔,树龄长,易于种植,能承受恶劣的自然环境。枣椰树浑身是宝,果实可作粮食食用;树干、树枝可用来盖房或作燃料;其纤维、  相似文献   

4.
枣椰树在阿拉伯国家被认为是吉祥树。长期以来,椰枣一直是阿拉伯民族的重要资源,在阿拉伯世界发现石油以前,还是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命脉。因此,阿拉伯人不论到那里都爱种枣椰树,甚至在家庭花园里也少不了它。据统计,现今  相似文献   

5.
枣椰树在阿拉伯国家随处可见,从古至今,其果实--椰枣在阿拉伯人的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对阿拉伯人来说,枣椰树堪称"阿拉伯民族之树",其树干高大挺拔,树龄长,易于种植,能承受恶劣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6.
椰枣是阿拉伯人的食粮之一,枣椰树便成了他们最喜欢的树。过去,阿拉伯人的财富,主要是通过马、羊、骆驼和枣椰树来计算的。曾有阿拉伯人说:“家中无枣椰,就会闹饥荒。”据统计,《古兰经》中赞美枣椰树的地方,多达二十几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历史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考查阿拉伯人意识的起源,我们发现它最初的朦胧活动早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候,阿拉伯半岛受到两大强国的威胁:东面的波斯萨珊王朝和西面的拜占庭帝国都欲统治半岛的边境地区。一些独立的小王国相继衰落,不是被外国直接控制(如伊拉克地区的希赖王国、叙利亚地区的加萨尼王国和也门地区的希木叶尔王国),就是重新陷入混乱的部落状态。这股部落制浪潮遍及半岛各地,半岛地区饱尝内战和分裂之苦,经历了宗教上的混乱时期。在这种混乱状态中,阿拉伯人意识开始出现。人们在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感到它的存在,并为全面复兴开辟道路。阿拉伯人意识首先是在以一种统一的书面语言替代多种方言的过程中产生的。这种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应当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科技翻译活动。其证据之一是当时的阿拉伯翻译家对希腊科学的兴趣要远大于对希腊文学的兴趣;证据之二是现代科学术语直接源自于阿拉伯语的例证不在少数。因此,在这场科技翻译运动中所形成的“阿拉伯科学”就具有了明显的国际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1、2、3……”这些阿拉伯数字是谁创造的?据说公元5世纪,首先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是印度人,阿拉伯人从印度学到了这个数字.公元1100年左右,阿拉伯数字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所以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的. 奇怪的是,目前阿拉伯国家(除摩洛哥外)大都不使用阿拉伯数字,而用另一种数字(见图). 与世界上多数人的观点相反,阿拉伯人认为,阿拉伯国家目前广为应用的是印度数字,“1、2、3……”则是阿拉伯数字,它不是印度人首先发明的.  相似文献   

10.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对阿拉伯国家的征服从赛里木一世(1512—1520)起,奥斯曼土耳其人陆续征服了阿拉伯各国。1516年春,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素丹干骚,进兵阿勒颇,企图支援波斯的萨法威王朝,阻止赛里木东侵。8月24日,配有火炮等武器的土耳其军队,在阿勒颇北面的达比格草原,击败马穆鲁克骑兵,干骚摔死,阿勒颇失守。接着,大马士革、贝鲁特等城市相继陷落,黎巴嫩山区  相似文献   

11.
宋淑运 《城市》2005,(3):57-58
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州首府,人口近200万,是西班牙最大的海港和文化古城,它位于西班牙东北部、地中海西岸。历史上,巴塞罗那曾受希腊人、罗马人、西哥特人、摩尔人、法兰克人的统治,公元415年,曾一度成为西哥特王国的都城。1492年,巴塞罗那及其周围地区的加泰兰人和卡斯提阿拉贡王国的西班牙人共同推翻了摩尔人的统治,取得了“光复运动”的胜利。因此,在巴塞罗那留下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以及阿拉伯风格的古建筑和其他文化遗迹。巴塞罗那市区内的罗马城墙遗址、中世纪的古老宫殿和房屋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前的贾希利亚时期,阿拉伯半岛的北方居民大多囿于原始的万物有灵和神力至上的观念,他们尊奉的主要神祗从语源上考察,与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等都相近.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闪米特诸民族内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其次,奈巴特人神殿中最重要的女神拉特在罗马时期兼指金星维纳斯是受希腊-罗马神话影响的结果,而公元3世纪帕尔米拉神殿中盛行的三联神体与上古时期的苏美尔-阿卡德神谱一脉相承,则体现了鲜明的西亚星辰崇拜个性.至于阿拉伯人至今仍对新月特别钟情,则包含了一定的月神崇拜痕迹.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的哈德尔誉称太阳城,位于塞耳沙尔山谷附近,距摩苏尔市约80公里。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阿拉伯古城,以房建、雕塑艺术闻名。它与叙利亚的塔德木尔、约旦的佩特腊和黎巴嫩的巴勒贝克相连,组成了一条阿拉伯古老文化的彩练。经考古证实,太阳城是在公元3世纪开始繁荣起来的。在此期间,哈德尔人的先王萨塔罗格及其子孙用政教合一的集权制先后  相似文献   

14.
在伊斯兰教出现以前,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很早就有了来往。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汉张骞(卒于公元前114年)两次出使西域,到了中亚和西亚许多国家,并听说有一个叫“条支”的国家,在西边更远的地方。两百年后,到了公元97年,西域都护使班超(公元32~102年)曾派大将甘英出使大秦,到了条支。“条支”是当时的“塞琉古王国”,也称“叙利亚王国”,也就是现在西亚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具体来说,“条支”是一个城市的名字,是指当时塞琉古王国的都城安条克(Antiochia又译安提俄克)即现在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基亚(Antakya),位于叙利亚的北边,在阿西河(奥伦特河)的左岸,是一座山城。安条克在公元前308年,为塞琉古一世(Se1eukou I公元前355年~公元前280年)所建。它位于地中海东岸,是当时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海陆交通枢纽。这里也是陆上丝绸之路西部的一个终端和中转站。从这里,出海可达地中海南北沿岸各国和欧洲沿大西洋海岸国家;而经陆路北上,可达土耳其和欧洲内陆国家。塞琉古王国极盛时期版图很大,西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东至伊朗高原东部的广大地区。后来国势日衰,东部(大夏)和中部(安息)于公元前255年和公元前247年先后独立,仅剩下西部叙利亚地区。又持续了很长时间,这里便是中国史籍中通常所称的“条支国”。公元前64年,塞琉古王国最后被罗马人彻底摧毁,这里成了罗马帝国的叙利亚行省。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这里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一个行省。公元640年,阿拉伯人打败了拜占庭人,这里成了阿拉伯哈里发帝国的版图。所以,公元97年,甘英到达“条支”的时候,那时这里已是罗马帝国的版图了。也就是说,甘英到了大秦国(罗马帝国);他“临海欲渡”的“海”是“地中海”,也称“西海”。因为“海水广大……英闻之乃止”,就是说,他没有乘船渡地中海去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城。  相似文献   

15.
在伊斯兰教出现以前,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很早就有了来往。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汉张骞(卒于公元前114年)两次出使西域,到了中亚和西亚许多国家,并听说有一个叫“条支”的国家,在西边更远的地方。两百年后,到了公元97年,西域都护使班超(公元32~102年)曾派大将甘英出使大秦,到了条支。“条支”是当时的“塞琉古王国”,也称“叙利亚王国”,也就是现在西亚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具体来说,“条支”是一个城市的名字,是指当时塞琉古王国的都城安条克(Antiochia又译安提俄克)即现在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基亚(Antakya),位于叙利亚的北边,在阿西河(…  相似文献   

16.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应当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科技翻译活动.其证据之一是当时的阿拉伯翻译家对希腊科学的兴趣要远大于对希腊文学的兴趣;证据之二是现代科学术语直接源自于阿拉伯语的例证不在少数.因此,在这场科技翻译运动中所形成的"阿拉伯科学"就具有了明显的国际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紫薇 《现代交际》2004,(4):27-27
英语国家的人,尤其是英国人和爱尔兰人,他们称呼恋爱中的情人是“小甜心”。维也纳人称恋人是“我的小蜗牛”。刚果人称恋人是“玉米”。滋库人称恋人是“我的小蒜”。布列塔尼人称恋人是“我的小青蛙”。阿拉伯人称恋人是“我的黄瓜”。日本人称恋人是“美丽的山花”。波兰人称恋人是“饼干”。希腊人称恋  相似文献   

18.
贾希利叶时代阿拉伯人月神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前的贾希利亚时期,阿拉伯半岛的北方居民大多困于原始的万物有灵和神力至上的观念,他们尊奉的主要神祗从语源上考察,与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等都相近。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闪米特诸民族内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其次,奈巴特人神殿中最重要的女神拉特在罗马时期兼指金星维纳斯是受希腊一罗马神话影响的结果,而公元3世纪帕尔米拉神殿中盛行的三联神体与上古时期的苏美尔-阿卡德神谱一脉相承,则体现了鲜明的西亚星辰崇拜个性。至于阿拉伯人至今仍对新月特别钟情,则包含了一定的月神崇拜痕迹。  相似文献   

19.
肇始于19世纪末的巴勒斯坦共产主义运动将犹太复国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结合,主张实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联合,建立社会主义社会。20世纪20年代中期后,在共产国际的干预下,巴勒斯坦共产党推行"阿拉伯化"政策,并将工作重心从犹太路线转向阿拉伯路线。在以色列建国前,巴勒斯坦共产党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它虽未能成功实现阿拉伯—犹太工人阶级联盟、促成阿犹两个民族的联合统一和建立双民族国家的愿景,但它一直努力克服两大民族分裂并尝试建立一个犹太—阿拉伯人的共产主义组织,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支持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提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享有平等的民族权利和公民权利的政治主张,彰显了它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的先进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对外经贸及工程劳务承包业务发展很快,而与之密切相关的阿拉伯语翻译水平,经过广大翻译工作者的努力,虽已有不少进步和提高,但从整体上讲,仍然跟不上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据笔者所知,有几个阿拉伯国家的“标书”和“资格预审”以及商贸、技术合作洽谈方面的格式性意向书等文件,都有英文和阿拉伯文两种文本,但中方涉外企业(公司)即使是同时购买或领取到了这两种文本的同一种文件,在最后向业主(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