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重庆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艺术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艺术接受。在艺术接受中,艺术趣味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艺术趣味不仅关系到艺术接受的动力,而且关系到艺术接受过程的审美效应,同时还关系到艺术接受的性质。换言之,只有艺术兴趣能够引导读...  相似文献   

2.
艺术的不断发展是追求格式塔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过程。而艺术领域内的节省律是艺术达到完美境界的必然规律,是艺术达到格式塔这一终极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维度李荀华诗、乐、舞是三门古老的艺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是求生的欲望、求生的本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导致了艺术的产生。在原始的文化圈里,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融合了诗、乐、舞“三大艺术,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艺术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论艺术成规     
艺术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建立在艺术成规之上。艺术成规产生于艺术传统之中,它为人类的艺术活动制定一整套活动规则,并影响着人们对艺术品的评价。艺术成规是文学交流过程的重要调节机制,它通过对创作活动和接受活动的制约和导引,实现了在艺术品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协调默契关系的功能。独创性是艺术品的基本特性,然而艺术创新并不能完全脱离成规进行,艺术的独创性只能从艺术创新与艺术成规的矛盾关系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5.
艺术辩证法是艺术魅力的生成机制。它切入艺术构成的本质,是关于联系的艺术思维方法,是优化的艺术结构形式,是直觉智慧创造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理论体系。艺术创造中每一种“关联”都具备基本辩证要素构成的可能,而任何一对艺术辩证范畴是在总的艺术“关联”中发生整体效应的。它的艺术生成的实现过程是一种艺术转化机制,即在对“潜能”的开发中引出新的意义空间。辩证艺术的形而上的高级形态,很大程度上是以艺术的非存在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苏珊·朗格对艺术幻象性的强调,其美学往往被视为艺术自律论。作为20世纪的美学思想,朗格的艺术论有其特殊的语境。在反思语境中,朗格没有把审美看成艺术与人类社会唯一合法的关系。从人类视角出发,朗格将艺术界定为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既承认艺术的独立自足性、超越现实的非功利性,又肯定艺术与现实的依存性以及艺术的社会责任。朗格将艺术看成一个具有持续性、统一性和完整性的活动过程,辩证吸收艺术自律论与艺术他律论的合理成分,表现出对二者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试论艺术传播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过程性出发,研究艺术行为与作品的本质特点。其个,第一书从主体需求角度阐发了传播的自我意识,并由此规定了艺术过程的总体解说;二至四节则分别给出了同情的慰藉效果、小我与大我、艺术的表现性等重要命题在传播学中的论证与意义阐释。  相似文献   

8.
艺术市场的误区试析陈伟利在艺术市场兴起与发展过程中,众多艺术家认识到艺术市场已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但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经济利益的驱动,艺术品市场也存在一些误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艺术走向纯商品化的趋势。随着众多画家的积...  相似文献   

9.
试谈当代文艺形态的演变黎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最新的艺术发生学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与人类起源是同步发生的。这不仅把艺术发生的时间上限大大提前,而且启示我们,艺术形态实际上是一个发生、发展、不断变化着的过程,绝不可用僵硬的、一成不变的观点来看待它。在漫长...  相似文献   

10.
艺术在本质上是人的精神和生命活动的感性显现。感觉解放和感性革命的历史过程是进入现代文明不能超越和替代的历史阶段,它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建构和反思都有积极意义。那么,感性如何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呢?无论从文化史角度看,还是从西方艺术高峰角度看,抑或从欧洲文明史角度看,艺术、文化与感性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几乎每一次文明的昌盛期都伴随着相应的艺术繁荣。可以说艺术既是文明的感性动力,又是文化的象征物。感性产生艺术,才有了艺术的存在;艺术用它特有的视觉符号和艺术形式表现人的梦幻和追求,唤起人的生命精神。笔…  相似文献   

11.
论艺术的互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艺术的互渗性陈育德,陈文忠分化与综合艺术门类的历史经历着一个方向相反而又统一的过程。一方面,务门艺术在不断分化中获得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已经获得独立性的艺术又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它们在分化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化,从而丰富了自身的表...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的宗旨与德育的目标有很多共同点,两者在方法论上也有其相近之处,所以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德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应变艺术是教师聪明才智和教学经验的有机组合,是教师情感意志与才华 的结晶。教师高超精湛的教学应变艺术能够有效地趋利避害,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生产与消费本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但它也适用于文学艺术的研究,这是因为文艺活动存在于创作者创作到作品文本自身再到读者接受这样三个环节紧密相关的动态过程之中。尽管这个动态流动过程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与消费,自身有其质的规定及内在特性,但它又与一般商品生产与消费有着诸多相近或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早在上个世纪的《050年代便科学地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尽管马恩经典作家并没有为我们留下多少有关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关系问题的论述,但他们有关商品生产与消费以及“艺术生产”的理论,却为我们解开这一文艺学…  相似文献   

15.
先验的模糊──再论艺术传播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艺术传播信息量的分析出发,阐释了经典信息理论在解释艺术传受过程时的矛盾;通过对“有效信息”的揭示,演绎出了艺术传播学理论的崭新概念:信息质。正是由于信息质的存在,艺术语言才以本质上的模糊而表情达意;也正是由于信息质的存在,受众才得以在受传时跳出文本而产生主体化的阅读。由此本文推论,从必然性和充要性来看,艺术作为传播,具有先验性的模糊特征。  相似文献   

16.
艺术情感不是自然生成的东西,而是在具体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才孕育生成、逐渐成熟的“生成物”。从这一角度来说,创作就是艺术情感的塑造,是情感这种或那种艺术形式的经营和建立。当作家内心的艺术情感积累孕育成熟后,由于它只存在于艺术家的心中,尚未变成为一种具体可感的形式断以它只能供艺术家个人赏玩、体味,还不能成为一种具有确定面目和形式,能传达给大众,引起更多人共鸣的艺术情感。这也就表明,孕育生成的艺术情感还需要寻找某种形式的外化,才能最终脱胎而出,独立于世,把它充盈的甜蜜全部奉献,供人类认识和欣赏。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17.
论李商隐诗化情境的生成方式熊国华由生活素材上升到诗歌艺术,从最初的审美感受到诗歌语言符号形成,这中间有一个如何筛选、提炼、整合、净化的创造性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诗化”过程。其“诗化”程度决定了诗歌作品艺术上的高下与纯度,“诗化”的生成方式决定了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艺术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印章,在中国画各种艺术因素的整合过程中,诗、书、画、印四位一体构成了完美的艺术整体。印章的使用,在中国画创作中显示出极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今天,凡从事中国画艺术活动的画家,在完成其画稿时,必在画上钟以印章,这几乎成了一个固定程式。遗憾的是,以往的中国画理论研究,对印章的使用规律及其所产生的艺术魅力阐述甚少,系统深入的研究更乏涉及,作为对中国画艺术的整体研究,急需补上这一笔。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探,旨在“抛砖引玉”。印章原本只是一种证信之物。据考,它发端于周朝…  相似文献   

19.
艺术语言:想象与拟态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语言是一种情感化的符号,想象是艺术语言产生美感功能的基因之一。艺术语言的创造是一个将现实形象地虚化、转化为新形象或无中生有的创造过程,它的言语表层和含义表层具有诡奇的特点。它的目的在于实现主体的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宗教热再度兴起的艺术现象,已不是简单地以世俗化的眼光去表现宗教题材,而是试图将世俗生活宗教化,他们的生成过程具有很大程度的悟性和艺术直觉特征,但同样反映出了当代艺术家对社会人生的焦虑,本文试从美术创作的角度,对宗教热艺术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