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他们不是特殊的一代.但他们确实是特别的一代。“80后”这样的归纳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标签。但在这个简单标签的背后确实标注了一代人与其他代人的不同。而就是这样“特别的一代”已经走上了我们的讲台.成为了一群有着自己独特风景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我不看重的东西.再好也没用。我感兴趣的是自己能真正学到东西.掌握有用的知识。”采访完吴斌,他的这句话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感觉吴斌是个挺自我的人,留学新加坡也许只是为了完成他的梦。人们在当初做决定选择留学时.往往考虑得更多的是留学后可以得到什么。可是又有谁可以预知未来?吴斌在到了新加坡留学后,对于他的将来打算,他似乎还不是很确定,未来怎样?前途怎样?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他只是觉得留学是他的人生一大目标,他就去做了。  相似文献   

3.
“我们受到世界集体意志的支持,”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在2001年10月发动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战争时这样宣布。对许多人来说,所谓集体意志有一个名称,叫做“国际社会”。这个使人感觉良好的词语叫人想起一个无所不知又乐善好施的组织,它做出决定,采取行动,都是为了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利益。但言必称国际社会非常容易,要为它下个定义却殊非易事。《外交政策》杂志邀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9位知名人士,其中有思想家,活动家,记者和决策者,请他们对“国际社会”作一番审察,并亮出他们的看法。这样一个社会是否的确存在?如果存在,谁是它的成员?谁又不是?这个社会反映哪一方的价值观念?也许最重要的是:它目前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它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卑·勇气     
我们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有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羡慕,可谁又会想起那个默默“小草”呢?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默默的“小草”。他生活的孤独、寂寞,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也没有人愿意和他沟通。于是小草的心灵开始慢慢枯竭,并封闭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小草”躲在墙角哭泣,他为什么哭泣?没有人知道,人们也不愿意去知道,他只能在无助时自己撩起袖子擦眼泪。我观察着他,他仿佛害怕课外活动,害怕在此时看着别人欢笑,自己一个人却只能躲在远处忧伤。也许你会好奇的问:“他怎么了?”我只能回答:“他受伤了。”“他为什么受伤了?是被人打了?还是另有…  相似文献   

5.
良心     
来了一场战争,一个叫吕基的小伙子去问他是否能作为一个志愿者参战。人人都对他赞扬有加。吕基走到他们发步枪的地方,领了一把枪说:“现在我要出发了,去杀一个叫阿尔伯托的家伙。”他们说,他应该去杀某一类敌人,而不是自己想杀谁就杀谁。吕基说,“你们以为我是笨蛋吗?阿尔伯托是个恶棍,他背叛了我,让我在一个女人那儿成了小丑。我可以把整个经过跟你们讲一下。”他们说,行了,这已经够了。  相似文献   

6.
纽约世贸中心两座大楼遭恐怖分子飞机冲撞而轰然坍塌,举世震惊。回想当初在设计这座110层的摩天大楼时,有一位美国年轻人曾不经意地开玩笑说:“这么高的楼,可别让飞机给撞了。”谁也没想到,几十年后,他的这句玩笑竟然不幸而言中。悲剧发生后,人们痛定思痛:大楼的设计是否考虑过防飞机冲撞这一因素?为什么大厦就像“经典的定向爆破”一样,是向内坍塌,而不是倾覆?今后将如何设计楼房,才能在遇到灾难时保存更多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邱晓冬 《社区》2005,(3):52-52
记得那天是情人节,我们全家正在吃午饭,忽然门铃响了,老伴开门一看,一位青春勃发的礼仪小姐双手捧着一束火红的玫瑰站在门口:“请问谁是刘娟?”“我就是。”“您在上海打工的男朋友祝您节日快乐。”礼仪小姐不容老伴分说,便恭恭敬敬递上玫瑰花,并请老伴签收。“上海的男朋友?”也许事出突然,老伴拿着那火红的玫瑰花一时不知所措,我赶紧上前询问收花人的门牌号,终于弄明白,原来鲜花是送给楼上小刘娟的。一听我的解释,礼仪小姐道过歉后,拿着鲜花蹬蹬蹬上楼去了。“唉!我说有谁会给我这个老太婆送玫瑰花?”老伴回到饭桌前自言自语,看她那失落的…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位朋友,一天能吸两包“红塔山”,李白不是自称“酒中仙”吗?他则自称是“烟中鬼”。整天喷云吐雾,美滋滋地自我炫耀:“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别人劝他戒烟,他则反驳说:“有些人整天烟不离口,不是照样高寿吗?”而不到50岁的他怎么也想不到癌魔对他的侵袭,他的肺部已经溃烂,在他即将告别这个世界之际,他后悔地说:“是吸烟害了我,都怨我没听医生的话。”由此,我联想到另一种后悔,也就是被禁锢在大牢里的某些“公仆”们。当他们还没有尝到铁窗高墙的滋味的时候,当他们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时候,他们何尝不知道这是犯罪?可是他们挡…  相似文献   

9.
“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他们年轻,有抱负,有激情,甚至梦想自己能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一样,捕捉商机迅速致富,一举成名。一股“80后”自主创业的热浪方兴未艾,在素以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著称的温州,应该也不乏这样年轻有为的“80后”。那么有自主创业想法的“80后”到底占据着多大的比例呢?近日,本杂志社通过网上调查的形式,对我市20位刚步入社会的“80后”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采访。调查显示,有将近80%的人表示目前有创业的想法,其中男性创业激情明显高于女性。但虽然如此,其中超过九成的人却还没有付诸实践。那么是哪些原因让他们还停留在创业的门槛前面观望呢?让我们来听听其中几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笑语连珠     
《新少年》2003,(9)
老师问小强:“圆明园是谁烧的?”小强委屈地说:“不,不是我烧的。”老师气得说:“什么,你?你?我要找你爸爸谈谈。”小强的爸爸来了。老师说:“今天,我问小强,谁烧了圆明园,他居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11.
一副眼镜     
记得那是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夏日的一天中午,大人们都在午睡,只有我们孩子躲在屋檐后的大树下玩耍。这时传来响亮的喊声:“眼镜,谁丢了眼镜?”我们寻着声音望去,村中的土路上走来一个高大魁梧的男人。喊声就是他发出来的。他一手举着眼镜,边走边喊:“谁丢了眼镜?眼镜,有丢眼镜的吗?”显然他走了很远的路,身上有明显的汗迹,鞋子上落满了浮土,汗水正从他的脸上流淌下来。“你们这里有丢眼镜的吗?”他询问围观的孩子们。我们第一次看到这种东西,开始认识它叫眼镜。叔叔只好沿着村中的土路向前走去。他边走边喊:“谁丢了眼镜?眼镜,谁丢了眼镜?…  相似文献   

12.
三兄弟求学     
有三兄弟,都略通文墨,想拜师求学,找不到机会。这天,听说县城里来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先生,正在招收学生。三兄弟商量了一下,便决定一起前往求学。他们来到先生住处后,先生说“:并不是谁都可以做我的学生的。我先要考考你们,谁聪明就要谁,你们看怎么样?”三兄弟愉快地答应了。只见先生拿出三张纸,分给他们。每张纸上都写着“一女牵牛过独桥,夕阳落在方井上”这几先生考的是姓名个字。三兄弟看后不知道先生要考什么。老大灵机一动,以这几个字为命题作起文章来;老二自作聪明,以这些字为上联,对出下联;而老三却不动笔墨,待先生收卷子时,才匆忙在纸…  相似文献   

13.
你懂吗?     
爸爸也很气愤,因为他的眉宇皱得很紧,但他却忍气吞声地接受他们的夹枪带棒的粗言。也许是他们骂累了吧,又或许是因为爸爸的妥协,他们终于止住了“滔天大论”,骑着他们颜色刺眼的摩托车“呼”地走了,留下车后排出的浓浓的黑烟……“爸,你干嘛让着他们,助长他们的气焰?”我生气地说。“你还小,你不懂。”爸爸疲惫的声音里透着无奈。我不懂吗?其实我也不很清楚。朋友,你懂吗?你懂吗?!广东@温细园  相似文献   

14.
“喂,社科院办公厅秘书处吗?我是《中国文化报》记者焦国标,我想提请社科院向国务院打报告,为钱钟书先生降国旗致哀!” “什么,……他的家属没有谁提出来……” “他会有提出这样要求的家属?再说这也不是家属的事,这是国家的事!” “不用了,昨天已经火化完了。”  相似文献   

15.
对80后为主体的新职员群体的管理,需要充分认知到他们的新需求。也许你不能想象如粪便研究员、尸体昆虫学研究、口臭检验员这样的工作会有谁愿意做,但是还真有喜欢做的——美国的法医昆虫学家尼尔·哈斯克尔原来就是一个农场主,现在却成了法医昆虫学家。说到他到停尸房看到那个爬满昆虫还  相似文献   

16.
冰子 《华人时刊》2004,(3):22-23
移居美国的华人家庭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当儿女成人后,或许有一天,会带一个“洋女婿”回家!你看着金发碧眼的他,也许会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其实美国人的家庭也会有这种反应,著名戏剧《猜一猜,谁来赴晚宴》中,当一位白人女儿把一位黑人医生未婚夫带到家中时,风波迭起,引出了一个个戏剧高潮。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民工艰苦朴素的作风,在他们身上已经很难寻觅。他们习惯于跳来跳去,在他们眼里换工作就像换衣服一样,随季节而动。简单地讲,炒鱿鱼的对象是我们。”一位外资企业的老总在谈及“民工荒”时这样评价他的员工。“是的,我们是在换,但那都是有原因的。工作环境不好,工资低下,社保难落实,生活枯燥,这都是让我们离开的原因。企业为什么总说我们不敬业,而不去考虑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呢?”一位工作了四年的制造业女工在回击流言时振振有词。  相似文献   

18.
信仰与私利     
智慧是用来做事的,对于灵魂来说靠的是信仰。一群拜物教徒把一颗树当作神灵来崇拜。信奉神灵的一位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发雷霆,他拿起一把斧头,要去把这棵树砍掉。当他刚一走近这棵树,突然一个魔鬼出现在他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对他喝道:“喂,站住!你为什么要砍树?”“因为它蛊惑人心。”“这碍你什么事?让他们去上当受骗好了。”“这怎么成呢?我有责任引导他  相似文献   

19.
逼你成功     
刘墉 《社区》2002,(18):54-54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他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 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义是为谁忙啊? 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向前冲。” “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这个回答,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在我们国家,通常的思考方式是:要不要违反规则?首先,看看对自己是不是有利,如果有利,看见自己既无危险,又可以抢时间,就“忘了”规则;其次,看看自己会不会被发现,如果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