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符号的意义取决于具体语境。罗兰·巴特的文化意指分析基本模式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剖析了文化符号与语境在横组合和纵聚合两个向度上的互动关系。在这两个向度上,符号会按照具体语境的叙事结构和象征结构产生出特定的逻辑意义和象征意义,呈现多样化的意义。在跨文化传播的情况下,文化符号处于和不同文化语境的对话过程中,在不同语境中会存在不同的意义呈现,很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折射现象,此时应遵照目标语境的横组合和纵聚合规则序化叙事结构和类比化象征结构,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文化符号与语境的有效互动,保证受众对文化符号意义的预期建构。 相似文献
2.
王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0-114
20世纪末美国出现了"文化共融主义"音乐创作流派,其音乐体现了作曲手法和作品内容的综合性.他们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音乐素材和手段,注重从不同音乐文化背景中吸取创作养料,表现出跨文化多民族的音乐风格,以及用多元化音乐语言来展现音乐艺术的共融.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永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68-71
文化自觉作为人类对待多样性文明的理性态度,是跨文化交际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文化自觉是跨文化交际的新境界,体现了文化的平等意识、反思意识、互补意识和发展意识。文化自觉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周桂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11-115
与现代性语境相伴而来的是人的创伤感。遭受创伤,就必然要解释创伤。文学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在解释创伤中独具优势。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个人有更多的机会生活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多元文化造就了跨文化作家,这个作家群体与现代性语境下的创伤感关系密切。跨文化作家的多元文化视角是在创伤体验中形成的,他们身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流亡情结,这也使跨文化作家获得了世界眼光。 相似文献
5.
刘兰萍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1):39-42
每个民族都有体现其自身特点的文化 ,并且都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去认知、理解他方文化。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各民族对文化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 ,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遇到交际障碍与冲突 ,严重的还会造成文化休克。对文化语境的正确认识与理解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语言的不同语用规则 ,同时还有助于尊重、兼容交际双方文化的差异 ,从而避免或消除文化休克现象。 相似文献
6.
语境文化、文化定势与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皎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76-79
主要论述了跨文化交际者沟通时既要了解双方不同的语境文化模式及其沟通方式,更要注重参与交际者的个体差异,从而克服“文化定势”。最后得出结论:运用语篇分析法的原理对跨文化交际这一复杂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提高交际者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齐丽花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5):33-3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大陆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也给欧洲各国人民的生活带来深重灾难.纷乱的战火对音乐艺术文化的冲击更是巨大,德国音乐理论家萨尔兹曼(Eric Salzman)在他的《20世纪音乐》中指出:“对于年轻作曲家和一些稍老的作曲家来说,所有的屏障都坍塌了,分类被破坏了,任何状态都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郑军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7(4):75-78
跨文化教学是异质文化之间的互动。在多元文化框架下,跨文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实施跨文化教学的策略为:对比式跨文化教学、融合式跨文化教学和兼并式跨文化教学。在跨文化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开发本土文化英语教材等。 相似文献
9.
吴熙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90-196
高校翻译专业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致使本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严峻挑战。究其原因,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专任教师、教学、考核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应对之策是构建中西方平等文化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构建融入文化的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善专业教学综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李文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2):65-70
当代家族书写与儒家及道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视角的进入不仅使文本具有了深邃的辩证意味,而且为民族文化的再造与民族灵魂的重铸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梳理家族文学、探索传统文化的角度与方法,可为当代文学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语境文化的类型差异与跨文化传播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乃歌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4):116-118
在跨文化选择与互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交流媒介编码失误和交流媒介译码误读问题,这严重制约跨文化的有效传播。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历史嬗变及造成跨文化传播冲突的主要原因——高度语境文化和低度语境文化的差异,区分高低语境文化,进而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进入诉求对象的文化角色,考虑他们接受信息的感知方式和心理特点,才能有效地使本国文化融合到他国文化中去,对他国文化产生吸引力,使跨文化在传播中多几分理解,化解差异、误解和冲突。 相似文献
12.
张一玮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5):39-42,83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过富春江》和《国道飞车记》是两篇较为特殊的文学文本。它们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旅行者乘坐汽车展开旅行的体验,并记录了中西旅行者对不同文化的认识、比较与认同。同时,我们对这两篇具有跨文化文本特征的游记的解读,也可揭示中国现代游记文学与现代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田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22-126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外语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文化自觉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现有研究生外语教学应处理好文化自觉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郭遂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2):117-120
当今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工具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受传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影响,却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性,且师生的自主性受到限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EIL语境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开放宽容的态度对待各种变体,二是建立多维文化视域,三是培养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范洪涛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5):39-42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国家开始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中重建自己的家园.战争袭扰下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欧洲音乐研究与创作也开始逐步恢复生机,一些曾经被封杀的新技法作品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识.在中世纪就已经蜚声欧洲乐坛的法国在这一时期焕发了新的活力,年轻的作曲家们或者积极汲取他国音乐发展的成果,或者标新立异用自己的语言去重新定义音乐。 相似文献
16.
南佐民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3)
人类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形成各种文化区域。文化区域之间的关系可分为排斥、对抗、交流、合作、融合五种类型或过程。跨文化产业是现阶段文化区域之间关系的突出表现。跨文化产业能够产生的巨大效益及其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外语人才的培养上为其有充分准备。跨文化产业准备将会导致专业外语教育学科架构的扩展及教育方向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刘和林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5):110-113
跨文化语境下,译者应注重文化语境的作用,既要准确传递原语的文化语境,又要充分照顾译文的文化语境。从跨文化翻译视角,以张谷若的译作《苔丝》为例,探讨其译作特点和文化传递理论在其译作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佟晓梅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
低调陈述是英语修辞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英语文化中的特有现象和魅力.从跨文化角度在类型、结构及修辞特色三方面对这种修辞手段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帮助学习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唐日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342-343,346
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它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和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语境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语境的定义、语境的分类及其特征,并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语境构建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以动态语境观出发阐述了建构合理的跨文化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和交际语境。以期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强烈的语境意识,成功的达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刘国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当代英国文学对当今人类生存困境高度关注并及时捕捉,生存之思厚重.当代英国文学不仅展示了当今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而且还对走出当今人类生存困境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既有现实的揭示意义与批判力度,又有乐观的情怀,铸就了当代英国文学的思想深度与人文厚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