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本文基于2007年中国能源—碳排放—经济投入产出表建立了投入产出优化模型,从行业减排角度,按照哥本哈根会议目标下的二氧化碳减排约束,假设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8%和7.5%时,测算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潜力。它不仅受各行业碳排放系数影响,也与各行业对GDP的贡献率有关。因此,应该大幅增加碳排放系数较低的高科技行业和服务业的产出,其产出调增幅度应随着碳排放减少和经济增长率减缓而加大。与此同时,碳排放系数较高的重工业产出应该调减。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在不损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各决策部门合理确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以实现碳排放减缓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减排压力要求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中国(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通过结构分解考察10种因素对中国1995—2009年碳排放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995—2009年我国碳排放出现大幅增长,从2721.51百万吨(Mt)CO2增至6213.38Mt CO2。在国内影响因素方面,能源密集型部门的碳排放强度下降在整个研究期间对碳减排的贡献最大,而国内最终需求规模扩张对碳排放增加的贡献最大,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贸易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张大幅增加了中国的碳排放,而出口结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口替代效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环境生态成本的分析,根据上海市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建立了基于资源一经济一环境绿色投入产出表的绿色GDP核算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一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反映了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
汽车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增长经济,它具有加速度发展的特性。湖南汽车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但是,以湖南省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分析表为基础,进行的汽车产业经济关联效应和产业波及效应的测算结果表明,对比2002年,湖南汽车产业2007年的完全消耗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有所下降,说明汽车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呈减弱趋势,配套行业没能跟上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产业对经济带动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5.
金融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保险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运用2002年全国42个产品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从投入结构、使用结构、增加值和产业关联角度,对我国金融保险业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保险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弱,属于强制约力、弱辐射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是平衡经济发展与减排的重要手段。文章以经济增长和碳减排为目标,编制了含30种能源的“碳排放”投入产出表,构建了碳减排约束的线性优化模型,揭示了在经济优先型、均衡型和减排优先型三种情景下三次产业的最优结构,并进一步揭示了30个产业部门的最优结构。研究发现:在三种情景下,优化后的产业结构都能实现经济增长和减排目标,但在经济优先型情景下的GDP增长率最高,达到8.10%;减排优先型情景下碳减排率最高,达到8.00%。从优化后的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对GDP占比和碳排放量对总碳排放量占比均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占比显著上升。从优化后的各个部门结构来看,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3个部门是30“其他”、6“食品和烟草”和2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减排潜力最大的3个部门是14“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2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适当的经济发展和减排约束,不仅有利于减排也有利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转型时期我国就业模式从计划分配的、集中、刚性、单一的传统正规就业向市场配置的、分散、灵活、多元化的非正规就业模式转变。城镇非正规就业迅速发展,1990—2004年间年均增长率相当于城镇就业增长率的3.9倍;其创造的就业岗位远高于传统正规部门消失的就业岗位,2004年占城镇就业比重的58.69%,成为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导就业模式。城镇非正规经济增长率大大超过全国经济增长率,1990—2004年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城镇非正规部门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22.2%,相当于GDP平均增长率的2.4倍;非正规经济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到2004年已达1/3,其产出高增长对全国新增GDP的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在1990—2004年期间为44%,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相似文献   

8.
依据投入产出分析法,通过调整运算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全面分析民用航空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民航业作为基础性产业,产生了较多的外部经济效益。民航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推动作用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在产业界定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运用投入产出法从经济规模、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结构、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运用相关指标计算各产业的融合程度、各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程度、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结构等产业互动关系。所得结论对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品之间投入与产出数量依存关系的方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列昂惕夫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投入产出分析包括编制投入产出表、计算投入产出系数定额和模型应用等内容。投入产出表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其中最核心的基础工作是编制投入产出表。从1987年开始,我国每5年要编制一次投入产出表。通过投入产出表就可以计算完全需要系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2年和2007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编制了两张包括能源部门、非能源部门、静脉产业等部门在内的8部门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2和2007年中国能源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以及能源部门、静脉产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直接和完全波及效应.研究表明:能源部门是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燃气、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等“两高一资”行业是能源直接消耗的大户,而静脉产业的发展则相对落后.提出了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调整产业结构、鼓励“静脉产业”发展,以及依靠行政手段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2年的入世之后,中国农产品产出使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相应地,以最终产品形式用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部分也发生很大变化。那么,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为此,本文在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借鉴De Boer(2008)思想,采用Montgomery分解与投入产出相结合的方法,将影响中国居民农产品消费变化的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总量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影响作用看,技术效应对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作用明显;第二,从影响程度看,相对于加工农产品,初级农产品消费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更大;第三,从中长期看,中期消费规模效应对农产品消费影响较大,但长期内最终消费需求的总量效应作用更强;第四,对于加工农产品而言,中期水产品加工业消费受影响显著,而长期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其他饮料制造业消费受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业的发展直接影响钢铁、建材等多个高能耗经济部门,是对中国能源消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可比价投入产出表,计算了2005年、2007年以及2010年中国建筑业的完全能耗,然后结合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了生产部门的直接用能强度、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中间需求、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等宏观因素对建筑业完全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的完全能耗远高于其直接能耗;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等宏观因素是导致中国建筑业完全能耗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新引擎”。如何客观、准确、全面地 核算数字经济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对国内外数 字经济核算范围和测度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数字经济的活动情况,并结合我国国民经济产 业分类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经济分类体系,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出2017 年数字 经济规模为21. 42 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26. 09%。将相关机构测度的数字经济规模与测度数据进 行比较,认为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在衡量数字经济规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就数字经济核算的后续研究 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产业关联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在运用投入产出表分析各产业关联关系的基础上,对偏离份额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动态部门偏离份额模型,提出从产业间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经济增长的方法。该模型将经济增长分解为部门国家分量、部门结构分量和部门竞争力分量,从产业关联的视角有效地分析经济增长或衰退的原因。利用2007—2014年江苏省8类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动态部门偏离份额模型对各行业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是合理的,各行业受其他行业的影响程度具有动态变化并呈现不稳定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广东省2007年135个部门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编制了广东省文化产业一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从投入产出结构以及运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文化产业对各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文化产业影响力系数高,但感应度系数低;文化产业对广东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尚未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关键部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广东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布局不合理,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文化产品的出1:7;广东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规模偏小,总体缺乏竞争力。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优化广东三次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文化服务业;提高广东居民收入,积极引导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提高广东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的竞争实力,向规模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保险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保险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论文运用2002年全国42个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从投入结构、使用结构、增加值和产业关联角度,对我国金融保险业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保险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弱,属于强制约力、弱辐射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信息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7 年和1992 年湖南省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对湖南省信息产业进行了总体结构分析、产品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分析,揭示了湖南省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目前的规模水平、产业特征以及信息产业内部各部门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煤炭燃烧是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山东省作为经济和煤炭消费大省,研究其经济部门煤炭消费引起的二氧化硫隐含排放及关键减排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山东省各经济部门煤炭消费引起的二氧化硫隐含排放,并基于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各经济部门二氧化硫隐含排放的关键减排路径。结果表明:二氧化硫隐含排放最高的两部门,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部门及化学产品部门分别占山东省排放总量的16.63%和14.17%,而这两个部门的关键路径"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部门→电气机械和器材部门""化学产品部门→化学产品部门"的变化对山东省总排放变化率的影响也最大,分别为0.84%和0.74%;不同部门关键减排路径不同,有11个部门减排重点在于其部门本身;直接消耗是减少隐含排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关键减排路径具有重复性。因此建议继续加大直接排放治理力度;减排策略不能一刀切,应根据不同部门的减排特性制定对应减排措施;针对高排放部门和重复路径相关部门应进行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20.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中国进口关税下降将对国内投入产出表各部门产生减税效应与成本削减效应。通过匹配HS编码与投入产出表各部门,计算出各部门接收到的实际进口关税率和实际关税减让率,以及该部门关税削减传递至其他部门的综合成本削减效应。研究发现,最终实际进口关税率削减较高的部门为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橡胶制品、蔬菜、水果、坚果和其他农副食品加工品。进口额较高的产品中,实际进口关税削减较高的部门为: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黑色金属矿采选产品、仪器仪表、基础化学原料、塑料制品、其他通用设备。由于基础原料、中间设备等关税削减对其余部门会产生较大的成本削减效应,更靠近消费端的行业或产品功能相对独立的行业,对其余部门的成本削减效应更低。研究有助于厘清各部门受关税下降的影响程度,用于识别关键供应链受市场开放的竞争压力和供应链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