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历史的原因,流传下来的西夏文献,犹如凤毛麟角,十分稀少。明代《嘉靖宁夏新志》(简称《嘉志》),转录了两篇西夏佚文,《夏国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瘗佛顶骨舍利碑》(简称《承碑》);《大夏国葬舍利碣铭》(简称《碣铭》),甚为难得。这两篇西夏文献,是研究承天专(在宁夏银川市)营建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研究西夏的宗教、文化历史不可多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著名摩崖石刻《瘗鹤铭》是焦山摩崖的滥觞之作,后世寻访《瘗鹤铭》的摩崖石刻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瘗鹤铭》,也就没有今天的焦山摩崖。《瘗鹤铭》对唐、宋、明、清相关的书法石刻源流有非常深刻的影响,焦山寺僧为摩崖石刻的发展兴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瘗鹤铭》是书法发展史上的重要石刻。由于《瘗鹤铭》摩崖石刻先遭天灾,后遇人祸,早已支离破碎不全。北宋发现此铭,已不完整,及至清代打捞上岸,只存五方残石。唐、宋、明、清均有文本和刻本,哪种近真,本文进行考订,以求还其历史之真面目并提出笔者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4.
《瘗鹤铭》原在焦山阴崖石上(《京口三山志》云:“焦山西南日瘗鹤岩,今沦于山麓乱石中”.《明镇江志》云:“铭之所余断石,今在山之西南观音庵下滨江崩崖乱石间,春夏水涨石没,秋冬水落,始可摹拓”,并见明正德十三年顾元庆撰《瘗鹤铭考》,所引国朝《镇江志》,盖正德戊宣前旧志),铭曰“山阴爽垲”,又曰“瘗尔作铭”(阙文依王昶《金石萃编》补字,规以识之),知瘗鹤之所,近在崖侧矣.  相似文献   

5.
法门佛光     
天津市博物馆8月30日举办的法门寺"东方慧光——法门寺地宫珍宝文物展",展出包括"世界锡杖之王"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国宝法门寺地宫发现至今已有20年,1987年在对倒塌了6年的法门寺宝塔进行重修时,人们发现了塔下在幽暗中被禁锢了一干多年的地宫和寂静地置身其中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以及簇拥着它的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  相似文献   

6.
在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有一座巍峨的古塔,叫无垢净光舍利佛塔,简称舍利塔。塔,在中国是从佛教及其艺术传入后出现的。辽代历届统治者都很信奉佛教,道宗时,有司上奏“春、泰、宁江三州三千余人愿为僧尼”,他都许可。所以,辽辖区内现在的东北、内蒙、河北、山西等地,建立了很多佛塔,沈阳的舍利塔,就是辽重熙十三年(公元一○四四年)建立起来的。舍利,是火化后的佛骨,建塔时,塔下埋葬佛骨,因之叫舍利塔。  相似文献   

7.
苏州瑞光塔位于苏州市区西南隅盘门内,始建于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大约于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基本落成。1978年,在第三层塔心窖穴内发现了函藏在两层木箱内的真珠舍利宝幢及其它有关佛教文物多件。宝幢为楠木夹(?),通高122.6厘米,自下至上分须弥座、佛宫、刹三个部分,它集宋代各种工艺技术于一身,集金银珠宝于一体,精美而豪华,纤巧而雄隽,在苏州悠久历史的众多文物中首屈一指,在中国工艺史上堪称瑰宝,在佛教瘗葬舍利的容器中绝无仅有,因此报道和研究的文字不少,影响最大的是1979年第11期《文物》上发表的《苏州市瑞光寺塔发现一批五代北宋文物》一文。但在有关宝幢的研究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关于宝幢供养人和宝幢所反映的佛教宗派的判断,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发表一些意见,恳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在屹立江心的焦山上有不少富于文献和艺术价值的古代碑刻,其中有一处摩崖石刻至今保存完整,那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焦山题名》.它位置在西麓登山道旁的崖石上,全文是:“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二十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归.明年二月壬午,圜禅师刻之  相似文献   

9.
南越王墓虎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四十年代,在楚国旧境长沙曾出土有铭龙节,与传世品相同(《金文总集》7895~7898)。无独有偶,近年在广州南越文王墓中又出土一件有铭虎节。或据《周礼·地宫·掌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所载指出:“龙节出土于长沙,所在云梦洞庭,正为泽邦;番禺在五岭以南,故被月为山邦,使者用虎节,殆以此欤?”①所言甚有理致。  相似文献   

10.
《大夏国葬舍利碣铭》(以下简称《碣铭》),是一篇重要的西夏文献。著录在明《嘉靖宁夏新志》(以下简称《嘉志》)中。由于著录有误,笔者在《<嘉靖宁夏新志)中的两篇西夏伊文》(以下简称《佚文》)①中,对《碑铭》的撰写时间,进行过考证,认为《嘉志》原文“大夏天庆三年八月十日建中的“天庆” (桓宗年号1194——1205年),应是景宗李元昊“大庆”(1036——1038年)之误。1930年拙文发表以后,  相似文献   

11.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的装饰设计,是为了美化佛教思想,宣传佛教的教理、教义,体现出鲜明的设计艺术特点。从舍利塔上的莲花、植物纹样、造像铭和小佛像几个方面看,应属晚唐五代的装饰造像风格。  相似文献   

12.
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丛考·顾况考》一文,对顾况的生平考论甚详,但有一些论点似尚可疑。故作此文,以就正于傅先生及关心、研究顾况的同志们。一、顾况的生卒年傅文否定了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顾况生卒年为727—815年的论断。因为“遍查有关史籍可以确定闻说之所本的……一是所传镇江焦山的《瘗鹤铭》,一是唐皇甫湜《顾况诗集序》”。这两条史  相似文献   

13.
佛教盛行是辽代历史与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北京地区为辽燕京所在地,不仅是辽朝的军事重镇兼经济中心,更是佛教文化中心,居于五京之首.北京地区现存的辽代石刻文字资料中,绝大多数为佛教遗留,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是研究辽燕京乃至辽朝全境佛教历史文化面貌的重要史料.辽燕京寺庙的兴修,从数量、规模和等级上来讲,都是继唐朝之后北京地区佛寺兴修的又一个高潮时期,尤以皇室建寺最具典型性.佛经刻印之事,《辽藏》的集结与刊行都是以辽燕京为中心的;云居寺石经长达数十年的镌刻,不仅保留了《辽藏》的全貌,还极大地推动了辽境佛教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并促进了燕京地区印经、诵经风气的盛行.辽燕京的舍利信仰是北京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是僧徒信士虔心向佛之重要见证.辽代燕京经幢林立,陀罗尼石棺和墓志的瘗埋也颇具特色,是本地区陀罗尼信仰流行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4.
隋王朝是继魏晋长期分裂割据以后出现的一个人一统的封建王朝。为巩固统一,加强集权,杨坚、杨广父子在职官制度上曾作了许多改革。这些改革,不仅在当时对于消除分裂割据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我国以后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一) 杨隋政权是篡周而建立起来的,但从职官制度来说,它却主要是承袭了魏晋、北齐的制度。关于这一点,《隋书·百官志》在序言中曾有详细的记载:“有周创据关  相似文献   

15.
隋文帝分舍利建塔活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弘法护教活动。从缘起、经过、献瑞、僧人四个方面考证和讨论了这次活动,特别是从《续高僧传》中发现了隋文帝第三次分舍利的诏书,从献瑞中分析了隋代舍利石函上的佛教造像题材。笔者认为隋文帝分舍利建塔,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恢复曾被周武帝灭佛而废毁了的寺院与佛塔的目的等。  相似文献   

16.
《全宋诗》卷二四八三据《橐斋铅刀编》卷五录周年《冬日予与六人者游焦山谒圜禅师访瘗鹤铭断碑及焦公丹台怆然有怀兼谏朱陈二友陈方病目而朱校易未毕》第十二句阙四字,仅有一个”老”字。检《宋百家诗存·橐斋铅刀编》此句为“老钵席完莱”。又第十六句“一读一感慨”,《诗存》作“百不代一慨”。《全宋诗》卷二八三四据《方泉诗集》卷三录周文噗《赠相士丁日宣》,第七旬闭一字,仅六字为“兴来一笑扫燕□”,校云:“群贤集作云。”检《宋百家诗存·方泉集》,此句作“兴来一笑扫燕然”。作“扫燕然”于义为长。《全宋诗》校补二则@方…  相似文献   

17.
考证“YI”字为汉《衡方碑》“褘隋”之“隋”辗转而误,“褘隋”与《毛诗·羔羊》“委蛇”音义相同;《隶释》谓“褘隋”出《韩诗内传》,本员兴宗之说,并非洪适臆说;《韩诗》在宋孝宗乾道年间尚未亡逸,《韩诗》亡于五代后、亡于政和建炎间、至宋亡之已久诸说,皆非是。  相似文献   

18.
石门摩崖石刻精品之一的《石门铭》,在祖国书坛上,以其雄健妩媚而扬名千古、蜚声中外;被誉为“书中仙品”,“不食人间烟火”(康有为语)等等。这些颂辞,可以说它当之无愧。然而,笔者认为在赞颂研究《石门铭》书法艺术的同时,还应就其文字内涵,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否则,就有“沧海遗珠”之憾。因为“当时锈此摩崖的目的仍在于记事颂德,而非显扬书法”。《石门铭》“是一篇珍贵的史料”,“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19.
《金人铭》是先秦佚文,《漆雕子》和《鬼谷子》乃先秦佚书。《金人铭》当产生于春秋时期孔子之前,并非刘向所伪撰,其理由是:《金人铭》最早著录于先秦的《荀子》而非汉代的《说苑》,《席铭》等四篇战国中期以前的作品乃节录、拼凑《金人铭》而成,《老子》曾袭用《金人铭》的观点和成句,《金人铭》与春秋时期铭文文体的形式特征相吻合。《漆雕子》的作者当为孔子弟子漆雕开,漆雕开有可能名启字子开;《鬼谷子》是一部渊源有自的先秦古书,不宜视为后人假托,其佚文的辑录情况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20.
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塔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译施堵坡,巴利文音译塔婆,汉文意译为方坟等,另有舍利塔、七宝塔等异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