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屈原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腾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从《离骚》入手 ,通过对屈原诗作的杰出成就、诗人虽九死其未悔的坚定意志 ,以及他的因思想超前而造成的“孤独”等方面 ,剖析其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李彤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2):77-81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位文人,人民爱戴他,甚至用一个节日来纪念他,究其原因,与其忠诚的品格、悲剧性的命运、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文学史上的首位著名诗人的地位及后世文人的大力推崇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瑞虹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2):112-112,116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的身上确有一些和儒家思想相通的地方,如忠君爱国、推崇古圣先贤、强调修身养性,但在许多关键的地方却和儒家迥异。他张扬的个性,毫不妥协、怀疑一切的精神,以及楚辞异彩纷呈的表现风格都大悖于儒家温柔敦厚之旨。 相似文献
4.
屈庄风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本文从情思韵致、想象境界、象征意味、语言风貌等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屈骚和《庄子》的异同。认为其同中有异、异大于同。而构成因素的区别也带来了整体风格的差异。虽然屈庄同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奠基人,但屈骚郁愤缠绵、耀艳华逸;庄文淡远超然、汪洋恣肆 相似文献
5.
彭红卫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3):50-53
作为战国末楚国由盛转衰时期的一个贵族知识分子,一个富于创造能力、感情激越而感伤的诗人,与同时代的士人相比,屈原人格烙上了士人格的深深印痕,但他与这个亚文化群体又有种种不同。其悲剧人格以及衍生的思想个性和艺术个性将他和春秋战国时代士人格区分开来,其人格是春秋以前君子人格遥远的嗣响。 相似文献
6.
7.
吴文治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172-174
谢灵运作为晋宋山水诗的创始者,他在山水以形媚道思想的支配下,赏悟山水,以发泄仕宦上的不得志,诗风工巧富艳,受屈原诗歌影响明显.从谢灵运与屈原身份地位与人生遭遇的相似和谢诗尚巧似特征,探寻谢灵运诗歌受屈原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王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3):41-45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对后世文人影响甚大,中唐时期的柳宗元就是深受其影响的一位。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极力追慕屈原。当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因而不论其审美心理,还是其审美表现,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文章从柳宗元对屈原的理解与敬仰、自我形象与抒情方式等方面来探讨柳宗元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廷媚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
肖红的作品,人物性格大多带有不同程度的悲剧色彩,艺术手法上不拘一格,笼罩着淡淡哀愁的稍偏冷色的诗美意,感伤和痛苦中交织着思索、反抗和理想追求。时代环境和作家特定的悲惨遭遇、独特的女性气质形成肖红的感伤风格。 相似文献
10.
张世磊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40-43
汉代以后,世人对屈原作品有屈辞、屈赋、屈骚等异称,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与世人对于屈原作品的接受有关。这种接受又以屈原作品被编成集为界,分为结集之前的具体篇章接受,和结集之后对于屈原作品集的接受两个阶段。后世混淆了前人对屈原作品这两种不同接受状态下的文体认识。另一方面,后人对屈原作品的接受,受自身所处时代文体观念的影响,依当时的文体观念来认知屈原作品,而没有回归到屈原作品所处时代的文体语境中去。 相似文献
11.
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其死亡意识:一是描述死亡,一是描写对死亡的超越。诗人的死亡观既受孔子、孟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庄子死亡观的渗透。作品所表现的死亡意识,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它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12.
缪军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50-51
屈原的作品蕴含着诗人对生命的独到的理解和阐释,是其人格理想的艺术转化。屈原作品中表现出的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反映了他的宗族感情和文化意识,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独特领悟以及他的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13.
韩隆福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86-91
屈氏家族从屈瑕授封屈地为侯开始,世代享受“莫敖”的殊荣,春秋战国500年间一直是楚国的支柱。屈氏家族涌现了一大批人才精英,特别是产生了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从《鄂君启节》有关铭文和汉寿县沧浪水畔楚墓群“武王之童督”铜戈、“郢室畏户之玺”铜印等文物的出土,沧港镇的遗存遗迹及相关文献的记载分析,屈原的故乡不可能是湖北的秭归,很可能是洞庭平原中心的汉寿县沧港古镇。 相似文献
14.
谷青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183-185
屈原在中国文人的心中是一个极具悲剧内涵的文化符号,通过阐述屈原人生的三大悲剧内容,从政治、文化、主体三个角度来探讨屈原悲剧人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江国兵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5):25-30
屈原诗歌意象研究是个老课题,本文力图突破笼统的“香草美人”说,从新的分类角度,比较详细地列举分析重点意象,并试图从北方经学之外考察屈原诗歌充满意象的原由。 相似文献
16.
田耕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6):69-72
屈原的"中正"是对其"美政"理想的价值概括.它意味着思想认识的合规律性,行为方式的合道义性,合规律并合目的的美.它是屈原用以判断事物的最高价值尺度,是屈原人格精神的最高概括. 相似文献
17.
刘云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2):100-101
屈原是东方诗国里的第一个骄子,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心忧天下,情系苍生,但因了他人生准则、人格特征的特立独行以及他的超前意识,他处在了深深的孤独之中,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或随波逐流,而是在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中追逐着自己的理想与信仰,直至生命之终结。他的幽独情怀中,有忧患意识,有孤独体验,亦蕴含着悲壮与崇高的气息。 相似文献
18.
苏慧霜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91-98
昔文士羁旅,多作行旅赋,经途草泽之际,或欣于山水之美,或怵慑羁役行难,途中之所见、所闻、所感,往往映射内心情志与理想。屈原一生三度遭遇放逐,足迹经湘江,越洞庭,渡沅水,彷徨山泽,无所告诉,因而写下《离骚》《涉江》《哀郢》《抽思》《远游》等诸多纪行之作,文采斐丽,寓意愤然,自汉代刘向继作《远游赋》之后,启示骚体纪行赋的写作。 相似文献
19.
陈金宽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1):34-39
屈原对自己生命的根源、自己家世的积极美好意识,是屈原美好内心世界滋生壮大的动力源泉。屈原“美政”理想与“浊世”现实的碰撞生成无尽哀怨,因此,抒发此种哀怨以求得读者同情,以为“修名不立”之补偿,应为《离骚》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20.
柯七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62-64
屈原和李白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谈及李诗就不得不涉及屈赋。这是因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是在继承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屈赋和李诗,可谓"蓝哺于青,而青胜于蓝。"探讨我国浪漫主义诗史,舍屈原和李白就无从说起。以下几点浅析李白对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