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四川地震中,一位“不跑”的老师正被无数人传颂,他是谭千秋,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地动山摇的那一刻,他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存活了,他却永远地走了;一位撒开腿“跑”的老师也被无数人念叨,他是范美忠,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地动山摇那一刻,他喊了一句“地震了”,便第一个跑出了教室。事后,范老师论坛上发帖声称:“在这种生死抉择舶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2024,(2):34-35
<正>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是泉州市唯一一所民族完全中学,拥有包括汉、回、畲等18个民族的学生,2023年晋升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这些年来,学校秉承“和融教育”办学思想,坚持“平等和谐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形成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优秀人才,促进民族团结融合”的民族和融教育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尽管,在云南甚至在全国,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都是一个穷得“响叮当”的贫困县,40余万各族群众中,尚有10万多人仍没解决温饱问题。但近几年由于下决心狠抓教育,全县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起色。采访中,一串有关数字跳进了我们眼帘: ——全县目前有各种中、小学校730多所,公办教师21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600多人),民办教师7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30多人),中、小学生761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2920多人); ——从去年开始,3所县办中学共开设了6个少数民族初中班,3个少数民族高中班,招收了450名少数民族学生;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25日,即将从宁夏大学党委书记岗位上卸任的陈育宁,不仅给宁夏大学、宁夏教育界,也给中国教育界再次带来了一个惊喜:从北京捧回“2007年度中国十大教育英才”奖杯。 在2007年度中国十大系列英才评选中,陈育宁与闵恩泽、何振梁、吴敬琏、厉以宁等同登英才榜。“2007年度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中央部属学校占了8位,省属地方学校只有2位,陈育宁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5.
钱小华  杜伟  任立刚 《民族学刊》2022,13(4):88-94, 140
国家发布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作出大力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乡村教师的具体部署。但现有的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组织保障等方面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不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陷入“优才难育”的困境。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乡村教师需要优化实践路径。一是培养目标定向民族地区乡村教育。针对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特殊性,在目标定位、目标内涵和目标评价上坚定师范生爱教、乐教的理想信念,涵养师范生到民族地区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职业情怀。二是课程体系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构建“师德养成+师知传承+师能培养”的师范生课程体系,将“向农性”课程有机融入各个课程模块,强化乡村理解教育,助力师范生适应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工作。三是实践教学融入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建立健全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技能训练机制和“双导师”制度,深入实施乡村“田野”体验式研究,培养知行合一、扎根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教师。四是协同育人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构建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和乡村定向学校三方协同的教师教育共同体,给予师范生专业化、个性化和本土化支持,助力师范生成长为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良师。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地区要真正推动素质教育,必须实现四个转变:在教育对象上,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内容上,由单纯智育到同时重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教育要求上,由“一刀切”转到因材施教;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由死记硬背转到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要实现以上四个转变,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一、坚持德育为首,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导向作用。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这个道理。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要让青少年学会…  相似文献   

7.
李竺宇  刘毅 《民族学刊》2023,14(2):94-99, 160
教育失范现象的表现是教育权力的寻租与异化,影子教育(课外补习教育)的失范即是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实行免费教育政策的民族地区让每一位适龄青年都有学可上、有书可读。但以盈利为目的的课外补习机构并不是服务于教育事业。从而,使学生、家长、学校、政府层面呈现出不同的失范现象,为此,本文针对失范现象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规范策略:政府、学校层面要保障“双减”“双升”双向发力;学生层面要形成主动学习意识;家庭层面要扭转“唯成绩论”固有观念。以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持续推进普职融通。为有效规范课外补习市场,开创凉山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促进对教育公平做出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育行动区计划”是近些年来英国政府为提高教育弱势地区的教育质量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措施。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的开展,不仅对英国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于我国西部教育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积极开辟教育特殊区域;吸纳商业力量推动教育改革;实现家长和学校有效沟通与参与;加强各地区的交流与学习,最大限度的利用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济南回民中学座落在市中区民生大街上,是山东省唯一的一所民族完全中学(初高中兼有)。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39人,其中回、满、维、蒙古、苗、土家族等七个少数民族学生618人,约占全校学生的43%。学校连年被评为市“全方位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是首批“德育规范化学校”;2001年被评为“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济南市文明单位”,2002年获“全国民族教育示范学校”称号,2003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在2003年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又被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授予“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 学校…  相似文献   

10.
文章聚焦教育扶贫和对口援藏的新模式——"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在回顾梳理以往教育对口援藏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支援省市及受援学校师生的访谈调研认为,项目实施一年多来已显示出布局宏观、机制长效、精准扶智、订单援教、科学用人、辐射实效等政策亮点,在反思执行不到位、监督实施不足、政策保障不完善、援藏教师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现存问题的同时,从国家、省市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手抄报,绘出了民族团结新风尚;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活动,表达了心手相连民族情;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展示了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走进湖北省十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柯家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氛围格外浓厚。柯家小学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有汉、回、东乡、撒拉等民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大家庭”。近年来,该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学校教育、学科教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思路、新方法,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融入各种课程活动中,用特色课程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每一位学生心中播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相似文献   

12.
一、传统教育阻碍民族教育的发展传统教育实质上是封闭教育。其表现和影响是: 1、教学过程的封闭性。教师把书本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消化后再回答给教师。这是以课本为主、教师与学生为两极的封闭型教学。 2、教学环境的封闭性。一堵围墙把学校与家庭、社会隔开,学生与现实生活隔开,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脱节,学校孤立于社会现实需要之外,学生脱离了社会实践。 3、教学阶段的封闭性。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大学各教学阶段之间联系极少,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封闭状态,整体性  相似文献   

13.
1946年的冬天,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草原连降大雪。大雪使孩子们去不了学校,有学没法上,教师们更是心急如焚。后来学校想出了一个办法:教师走村串户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深得地方政府重视,并很快推广全旗。这样,民族教育的一种有效的形式———“马背学”产生了...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红岩寺镇民族小学创办于1935年,有着“鄂西窗口学校”的美誉。学校现有6个年级、24个教学班,学生1200多名。近年来,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活动,先后获得“全国特色学校”与湖北省、恩施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恩施州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论坛》2012,(9):4-7
在我国基数庞大的人口总量中,有超过6400万的乡村学生,900多万乡村教师承担着将他们培育成才的责任。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而教师是支撑这些希望的脊梁。2011年,温家宝总理在《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中说:“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我国有900多万农村教师,他们长期以来工作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恪尽职守,不计名利,默默耕耘,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一些较为偏僻的乡村,教师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支柱,还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小而言之,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全民族的命运都掌握在小学教员的手里。”  相似文献   

16.
民族、民族关系与国际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民族关系与国际关系左晓安一、关于民族涵义的再思维长期以来,我国国内对于民族的界定拘泥于四个特征的说法: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①并且只有四个特征全部具...  相似文献   

17.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学校长期以来偏向于文化课程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事实上为学先为人,只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才能将其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中小学需要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导思想,改革创新思政课程。首先,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做到以学生为本;其次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后教师要采取情景教学和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要增强教学中的亲和力,使学生爱上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18.
最美的嫁衣     
那一年我去辽西山区搞社会调查,这是学校给我的任务。那是大山深处极贫困的一个小村子,几乎与世隔绝,我主要是调查那里的教育情况。正赶上村里学校的一个老师生病,我便代他上了一个月的课。学校只是一间摇摇欲坠的土房,学生也只有十几个。村上让我吃派饭,就是挨家挨户地吃。我知道每一家都很穷,便跟村长说不必另做,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去的第一家姓张,他们家有个孩子在我代课的班上读书。他们家住的是一个座小小的石头房,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推门进屋,屋里的墙上棚上是用报纸新糊的,地面也是纤尘不染。炕上坐着一位老奶奶,我的学生张…  相似文献   

19.
草原上最后一位王爷贾怡媛“生啦,生啦……是个大阿哥!”“阿弥陀佛!……”68年前,一个男婴降生在鄂尔多斯中部阿拉腾席连的一座郡王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蒙旗的执政王爷)府邸内。顿时,一向森严肃穆的王府大院里螺号齐鸣、载歌载舞、点神灯、烧香、献哈...  相似文献   

20.
李尽晖 《民族论坛》2011,(7X):102-105
新时期新疆农牧区教育发展成就斐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师资结构不合理、不标准;师生住房短缺;学校资金不足,学生补贴不到位;学校资产流失严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增加农牧区教育投入;推荐教育布局科学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编制标准;妥善处置闲置校产;加快教师周转房建设;加强双语教学;最终实现农牧区寄宿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