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通过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不会沉没。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特有的性质,使传播学中的许多传统理论受到质疑,其中就包括"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上,根据传统的实证研究得出的"沉默的螺旋"是否会消失?根据诺依曼"沉默的螺旋"假说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定,通过辨析,从"群体压力"、"孤独恐惧感"和"从众心理"等方面能够论证"沉默的螺旋"产生的基本条件在网络空间中仍然存在。由此得出结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空间中仍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时代,“沉默螺旋”理论明显地表现出局限性,网络传播出现一种新的态势,即“反沉默螺旋”现象。通过观察“反沉默螺旋”现象在现实中的诸多案例,得出了其出现一种模式和两种路径:即理性和非理性途径,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的交互性、中坚分子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沉默的螺旋"中的"多数意见"压力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压力作为居于更根本层次的"隐蔽力量",影响人们意见的表达.霍夫斯泰德(Hofstede)文化模式里面包含了影响"沉默的螺旋"机制的四种文化维度.探讨了"沉默的螺旋"与文化模式之间的一般对应关系,并分析了中国文化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旋转势头强劲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5.
“沉默的螺旋”与网络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通过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不会沉没.  相似文献   

6.
中国典型的后发现代化的发展特性在给大众传播带来发展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后发现代化对传播环境的综合影响体现在大众传播的多个层面:在国际传播中现代化进程的“异步”性形成传播的不平衡;在国内传播中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媒体发展的不平衡并成为总体发展的瓶颈;大众传播在对外来文化的传播上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易出现“全面西化”和“全盘否定”的极端。因此,现阶段,大众传播如何在异步中寻求平衡,在差异中整合媒体效益,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本质目的,成为后发现代化背景下传播困境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传播强效果理论的代表,在传播学界关于舆论学的研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了一些质疑,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传统上关于媒介和舆论的学说都面临着挑战。实验表明,在网络中,沉默的螺旋不再一统天下,取而代之的将是反沉默螺旋现象。  相似文献   

8.
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传播强效果理论的代表,在传播学界关于舆论学的研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了一些质疑,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传统上关于媒介和舆论的学说都面临着挑战。实验表明,在网络中,沉默的螺旋不再一统天下,取而代之的将是反沉默螺旋现象。  相似文献   

9.
网络群体极化的发生是由网络环境下群体行为的心理特征、沉默的螺旋及网络中无处不在的信息过滤与茧房共同造成的。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在信息的选择和接收上也更容易走向极端。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主要表现为网络环境下的从众心理、简单化思维、长时间沉湎于劣质信息的茧房。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防治要靠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思政工作者的正确引导及政府对网络的监管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道德舆论在生成过程中出现了与"沉默的螺旋"相反的现象.在虚拟语境中如何理解"孤立恐惧"和社会情境的逐渐减弱,从"反沉默螺旋"现象出现的原因中挖掘道德舆论在虚拟语境下理性和非理性传播路径.虚拟语境下道德舆论生成中"反沉默螺旋"现象导致公众情感控制理性、形成多元道德舆论环境、中坚分子不再沉默以及公共意见失去可靠性等问题.可以从培养虚拟语境下正面道德舆论的意见领袖、创造更加多元宽容的社会环境、注重道德舆论"把关人"的培养,不断在实践中修正"沉默的螺旋"理论,增强理论的现代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通信设施与软件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舆论监督与引导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网络涉腐舆情日益成为微时代廉政舆论生态的晴雨表,因此,在微时代加强网络涉腐舆情引导很有必要。网民数量倍增、政务信息公开、移动终端网络互动、官民廉政微舆论场融合,这些都为微时代网络涉腐舆情引导提供了新机遇。与此同时,网络语言暴力、新媒体用户异质性、网络政治谣言、无序"人肉搜索"等,又给新时期网络涉腐舆情引导带来了挑战。在推进政治新常态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网络涉腐舆情引导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网络涉腐舆情引导的针对性、有效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网络论坛因其自身的技术特征被众多的学者认为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良好平台。本文引入“公共领域”理论,在分析“公共领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网络论坛置于传播学、政治学与社会学框架中,并结合“重庆钉子户”事件,对强国论坛、网易、天涯杂谈三个不同类型的网络论坛中关于此事的言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网络论坛呈现“公共领域”的雏形,但与“公共领域”还存在很大差距,无论是官方型网站、商业型网站还是在民间型网站都无法承担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重任,而且网络论坛中,“理性精神的欠缺”、“广泛参与和有效对话之间的二难”、“共识与民意的差距”、“知识分子与网络论坛中话语霸权的呈现”等都是网络技术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也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互联网既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广阔自由的公共舆论空间,已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同时也成为信任危机的来源地。尤其是在新时期借助互联网,对地方党委、政府的信任危机更加凸显出来。加强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建设是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地方党委、政府信任危机的根本举措,应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掌握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灵活有效的危机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媒介革命的纵深发展,中国新媒体发展已经进入了“微时代”。与之相应的是,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使得网络成为媒体危机甚至诸多突发事件恶化的媒介,导致社会风险扩大化、恶性化发展。网络谣言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在义愤心理、信息流瀑、从众效应、群体极化和偏颇吸收的作用下,本身即形成了一定的自我强化机制。因此,针对新媒体时代网络社会的新常态,必须强化网络社会制度规范,创新网络社会治理模式,切实提高网络谣言的治理能力,发挥网络积极正面的功能,使之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5.
居住地政府在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掌握不全、产生外部效应和情感沟通困难等障碍,所以,让户籍地政府介入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十分必要的。这一设想有助于降低居住地政府与流动人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户籍地辖区对居住地辖区产生的外部效应,降低流动人口与居住地政府和居民之间的交往成本。具体实现途径包括: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逐步推行城市绿卡制度,开展外出前的培训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服务,承担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派遣干部参与流动人口管理。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我国网络空间舆情的防控和治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是,互联网本质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以互联网舆情的自组织演化为视角,运用AMOS和SPSS软件对政府行为、媒体行为、意见领袖行为、网民行为和网络舆情发展进行实证调研,并对网络舆情的主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行为、媒体行为、意见领袖行为均对网民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倡导的舆论导向、媒体之间的协作关系、意见领袖的舆论观点、网民以及第三方力量的介入都将影响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演化。基于我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舆情防控经验,自组织视角下的网络舆情治理需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强化媒体协作关系、保持舆情要素的非线性作用、注重引领网络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7.
何宗强  李婷 《国际论坛》2012,(2):32-38,80
奥巴马上台之后推出了"公共外交2.0"政策,试图用网络科技来提升公共外交的效用。本文以传播学和国际政治学相关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网络外交的战略意图,并结合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网络外交评价其实际效用。本文认为,美国实施网络外交的目的在于促进心灵沟通,减少传播噪音,丰富外交手段。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网络外交实践表明,美国借助网络媒介可以更加迅速、便捷地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政策主张,但仅凭网络沟通和政治作秀,难以达到赢得他国民心的目的。美国利用网络媒介占据信息传播的高地,达到了塑造舆论环境、扰乱他国秩序的目的。美国网络外交与传统外交相互配合,软硬兼施,实践了"巧实力"外交战略。美国网络外交是一种廉价但可能高回报的外交方式。  相似文献   

18.
网络化是当代信息传播的重要趋势,这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面地分析网络化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寻网络化背景中理论大众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构建适应网络化新形势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策略和长效机制,是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官方场域与公众场域的分化是中国网络政治传播生态显著的特点。通过选取4个时政型网络事件,使用内容分析方法并结合框架理论,对官方场域与公众场域在议题建构中所使用的6项通用框架(事实认定、冲突、责任归因、对策建议、道德判断与人情味)与3项主题框架(政治行为、政治评价、政治发展)进行了量化分析。结论显示,官方场域与公众场域在框架使用中存在多层次的差异性,公众场域往往能够在事实层面影响官方场域,具有向官方场域输入议程的能力,而在行动层面的影响力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问责政府及其官员逐渐成为常态。公民网络问责一般要历经网络曝光、广泛参与、汇聚信息、真相揭示、形成压力、产生结果等阶段。成功的公民网络问责应当具备网络问责主体积极参与、网络问责环境良好、问责信息及时公开、问责事由确凿等基本要素,但网络问责必须以传统的体制内问责作为最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