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成立于2008年,系由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组建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下属的功能研究室,由岗位科学家李崇光教授任主任,现有团队成员12名。  相似文献   

2.
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产业经济效益是实现湖北水禽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化经营面临的主要难题。结合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团队对湖北省水禽养殖户及龙头企业的调查,从产业结构调整、经营组织形式、产业链整合与优化等方面分析了湖北水禽产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对湖北水禽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充分利用湖北水资源条件优势、产业技术优势、产业加工布局基础、产品品牌优势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组织优势,全面提升水禽产业竞争力,把水禽产业打造成千亿元大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禽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全国21个水禽主产省(市、区)2010-2011年水禽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了水禽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政府对水禽产业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为水禽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和指导,引领水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市场需求的拉动和良好的效益,刺激了水禽产业的大发展。同时也指出了水禽产业发展还存在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养殖方式落后、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而对近年水禽产业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分析,认为水禽养殖数量稳中有增,将呈现持续发展的趋势;水禽养殖方式将继续朝着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转变,我国水禽品种分布将再度呈现地方化、多元化、区域化的态势,水禽产业深度开发与广度开发结合,产业利润不断增加,水禽产业的分布呈现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态势。提出促进水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7点建议:大力支持和组建全国性的水禽育种协作攻关体系,力争使水禽品种自主化;进一步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加大政府对水禽产业发展的扶持;积极推动产业联盟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积极开发水禽健康养殖新模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增设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低碳经济概念及其内涵,提出水禽健康养殖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低碳角度分析了我国水禽养殖现状:我国水禽养殖业总体现状堪忧,养殖者污染防治意识模糊;水禽养殖对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严重,不符合低碳经济内涵;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对水禽自身健康构成危害。对我国现有5种低碳化水禽养殖模式进行了比较,针对水禽养殖存在的问题,从4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中国水禽产业持续、环保、健康发展的对策,即提高水禽从业者的低碳环保意识;加大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增强水禽低碳养殖的技术开发力度;提升政府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5.
《肇庆学院学报》2014,(4):F0002-F0002
肇庆学院柑橘产业技术应用与创新团队组建于2011年,现有3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助理研究员,是一个以青年研究人员为主体、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团队组建以来,坚持以“科研先行,产学研相结合,服务地方柑橘产业”为宗旨,依托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积极开展柑橘地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改良及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水禽产业在我国畜牧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从水禽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发展、水禽生产呈现区域分布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水禽产业化健康养殖模式形成、水禽产业化组织模式基本建立等4个方面回顾了水禽产业化发展历程,认为水禽产业化发展面临5个方面的问题:水禽产业化链环发展呈现不平衡现象、水禽品种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水禽饲养环境堪忧、水禽深加工能力不突出、水禽产业信息化水平较低。论述未来水禽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发展中国特色的水禽经营方式;改良水禽品种,加大水禽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建立水禽产业质量控制体系,开展行业自律,重视食品安全;加强水禽产业组织的紧密联系,分享产业利润;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扶持,引导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在研究产业集群风险问题时需考虑到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路径,低碳经济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业效益,为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利空间。本文分析了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风险,提出资源型产业集群应对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武汉产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现状,论述了武汉产业经济走科技进步道路的必然性和功效,并进行了构思与设计,阐明了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与西部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术产业是影响西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从高技术产业对西部经济增长先导性作用入手,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高技术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80-2012年的相关数据,选取物流发展成效指标、物流供给指标、物流需求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测算山东省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是区域物流需求、供给、规模的增长均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区域经济增长也推动了物流产业发展。山东省要注重提高区域物流供给能力、优化区域物流布局、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物流产业集团、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以物流产业发展促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肇庆学院学报》2014,(1):F0002-F0002
肇庆学院“企业管理创新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由1名教授、7名副教授和5位博士组成,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科研创新梯队。专项项目团队采取协同创新、跨学科领域合作的方式组建。  相似文献   

12.
创意产业是源自于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行业。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或译成“创造性产业”,是推崇创新创造,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经济实践。  相似文献   

13.
依据基本的经济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贡献问题,着重探讨三次产业的速度贡献和结构贡献。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贡献开始逐步发挥出较强的正的作用,而产业增长速度却产生了较强的负的贡献。同时,实际数据也证明了产业增长速度总贡献和产业结构总贡献具有一定的负向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技术是对一般传统技术而言的新兴尖端技术,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产业为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作为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讨论高技术产业内涵的基础上,研究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贡献及贡献率的测定方法,测定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贡献率,并就高技术产业如何持续提升陕西经济,提出坚持用高技术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扩大高技术产业规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投融资力度及加快高端科技和管理人才引进、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纪伟国译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9,(3):64-64,F0002,F0003
《经济学家》杂志于2008年底推出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综合展望,分别从各国宏观经济和全球产业经济角度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比较。本文为节选的全球产业经济部分。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后,中国缺乏率先进行近代经济开放与产业发展转型的条件和机会,只能在遭到外国不断侵略和压迫下在一个虽痛苦而属必要的步骤中被动地结束闭关自守和经历产业转型。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稍见快速发展的同时,外资凭借随意在中国投资的特权,有了更迅速的增长。1927年后,中国经济开放与产业转型有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经济开放逐渐摆脱了一些明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特征,产业转型基本沿着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轨迹发展,但并未走上相对可行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7.
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互为动力、相互制约,产业升级的迟滞会制约经济的持续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也不利于产业升级.经济增长阶段转换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期,选择和实施科学的产业升级路径,有利于经济增长阶段的平稳转换,实现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间的良性循环;反之,忽视转换期产业升级的规律,选择和实施错误的产业升级路径,则会制约经济的增长,形成相互掣肘的局面,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的重要时期,应在已有理论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和产业发展规律,提出科学指导中国产业升级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经济分析是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尤其微观经济分析的延伸和发展。本文侧重从历史的、对比的角度探讨了产业经济分析的由来,产业经济分析与宏微观经济分析在分析对象、分析方法、分析范畴、分析内容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西方产业经济分析的最新进展,论述了产业经济分析在我国的构建及在我国进行产业经济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0—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中国县域尺度28个制造业行业的生产函数,从产业生命周期特征分析、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分析、产业生命周期对集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探讨集聚经济的产业异质性和动态性,结果表明:1制造业总体存在逆成长型、成长型与稳定型三种生命周期演化模式,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之间具备显著差异,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年轻化、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稳定化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成熟化特征;2产业的专业化随成熟度增加呈倒"U"型分布,多样化呈现递减趋势;3地方化经济呈现"U"型分布,城市化经济则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初期和后期的地方化经济大于城市化经济,中期的城市化经济大于地方化经济。1  相似文献   

20.
运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界定翻译产业内涵及其表现形态,分析了翻译产业的产业效应,提出了发展我国翻译产业的战略举措,并结合成都翻译产业发展案例,说明了作为绿色朝阳产业的翻译产业对于促进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城市软实力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