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发挥市场作用、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实现宏观调控的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从初期主要关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提供充足粮食供给的能力,向三个方面进行了扩展:第一,关于粮食的流通、可获得性以及可接受性的研究逐步被纳入到研究范围;第二,关注的粮食问题范围从单纯的粮食安全逐步扩展为包括营养安全以及生活安全的更为宽泛范畴;第三,越来越多的关注粮食除了其营养提供功能之外所包含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意义。结合粮食安全概念和内涵的历史演进,本文将近40年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并强调粮食供给阶段;关注家庭粮食安全并强调粮食获取阶段以及关注家庭食物安全、营养安全演变为关注家庭生活安全阶段。并结合不同阶段的研究背景,讨论粮食安全问题研究重点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框架。  相似文献   

3.
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资源替代领域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文献的研究规律与研究特点、存在问题与不足。根据分析成果,提出基于综合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资源替代机制研究的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考察上市公司现金储备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发现作为公司治理机制重要内容的董事会治理结构、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的现金储备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影响的作用方向却与对发达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现金储备行为的研究结论相反.这是因为在弱外部治理机制的经济条件下(不完善的接管市场和经理人市场,如中国),内部治理效力越差的公司倾向于持有较少的现金储备;而在强外部治理机制条件下(如美国)则刚好相反.公司治理效力的变量对公司现金储备水平的不同影响方向,正是由两种经济环境下作为代理人的公司管理者持有现金资产的成本收益构成的异质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法》的制定是确立我国粮食安全权的契机。粮食安全的公共利益属性决定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仅作为法益而存在,而且要顺应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如"食物权"的规定),提升为粮食安全权,通过我国《粮食法》加以规定,甚至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体现到《宪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明晰粮食安全权的主体、内容、客体,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这一权利,真正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湖南省的相关调查认为,新型粮农是有别于传统粮农与一般粮食大户的现代粮食生产者和组织者,是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重要承担者.因此,全社会必须创造更有利于新型粮农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特别是需要发挥政府行为的主导作用,加快新型粮农的培养,促进新型粮农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理论界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趋于深入,但既有理论厚度,又有实践深度的专题著作还不多见。今年初,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流通现代化》一书绝对值得流通理论界和企业界高度重视。近日,更获悉该专著已入围“影响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优秀著作奖,这一由国内流通理论权威评选的奖项,充分证明了该著作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8.
9.
关于区域立法协调的方式,当前学界主要存在"机构重要论"和"机制重要论"两种观点。区域立法协调实践中,机构与机制相互依存、互不可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我国区域立法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当前在区域立法协调方式的选择上,可先行依据省(市)际协议设立区域立法协调委员会,专司与区域立法相关的协调工作。王春业教授所建议设立的区域行政立法委员会延续了"机构重要论"的传统思维,虽有其合理之处,但未意识到这一模式的变革成本和运行成本,暂不可取。区域立法协调委员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相关制度和规则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1998—2012年山东省粮食种植收益及产量数据,运用SVAR模型对粮食种植收益与生产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对于产量增长率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玉米净收益增长率的响应值表现为正负交错,小麦则先减弱,后增强,之后趋于稳定;对于净收益增长率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玉米产量增长率的响应值亦表现为正负交替,小麦则先增强后减弱,且存在时滞。方差分解分析表明,粮食产量增长率及净收益增长率的变动均主要受来自其自身的结构冲击的影响。由此得到启示:粮食种植收益持续增加不能单方面的完全依赖粮食增产;种植收益增加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很小。为此,省政府应采取措施:(1)完善粮食价格支持机制;(2)提升粮食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及单产水平;(3)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4)继续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改进对粮农的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集中化程度在波动中呈现出提高的趋势,其中小麦的集中化程度最高,稻谷最低.粮食区域布局的变动主要表现为粮食主产区逐渐向东北和中部地区集中和转移.南方稻谷优势区域继续稳固、东北稻谷重要性凸显,小麦产区逐渐向中部地区集中,玉米产区逐渐向东北和中原地区集中.本文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农业科技、地理环境约束、区域差异和人地矛盾等因素是造成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演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巴尔扎克在中国>一书以优秀学术专著的水准勾勒了百年来巴尔扎克在中国的行走足迹,梳理了学界对他的译介、研究及其对中国文人、学人的影响与渗透,侧重于对其传播途径与学术交流"研究的研究"、"反响的反响"以及"影响的回响".该书的优点体现在: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结构清晰,方法得当;行文流畅,干净漂亮.  相似文献   

13.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整个安全体系的基础,保护耕地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针对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研究员为代表的部分学者提出的"中国不存在粮食危机论"和"保护耕地错误论",通过深入分析认为,从粮食需求量及基于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前景分析,在粮食自给率维持在95%的情况下,我国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约为1.20亿hm2(约18.0亿亩),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全国粮食基本自给的"红线",难以逾越;从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看,最多只能满足中国粮食需求总量的5%~10%;从政治和整个国家安全角度看,也不可能依靠外国人来养活中国人.因此,茅于轼先生的"中国不存在粮食危机论"和"保护耕地错误论"是非常让人费解的,它将危及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以及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未来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现粮食自给率95%的难度巨大,但只能迎难而上,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4.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30多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和深化的30多年。渤海大学冉清文教授的专著《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集中探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及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既强调了理论的一般性,也突出了理论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1月,王成荣教授等撰写的《第四次零售革命——流通变革与重构》专著出版了,这是北京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首都流通现代化科技创新平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成果,是以王成荣为首的北京财贸职业学院35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专著认为,第四次零售革命是指百货店的兴起、连锁商店的出现、超级市场的诞生之后至今所发生的一次零售全业态、全渠道的革命。可以说,该专著是对从  相似文献   

16.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呈现出网络社会化的趋势,网民可以自由加入像"Facebook"、"人人"、"天涯"等各种虚拟社会网络。网络的兴起推动了传播的平民化,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口碑传播范围飞速增长、传播速度大大增加以及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对品牌资产和产品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于安全的不懈追求,是推动各类安全技术与安全生产科学起源、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已进入社会经济转型期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伴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社会变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经济转型,生产领域面临着生产安全事故频发、人财物损失巨大的严峻形势,亟待学术界和产业界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深入的系统化研究,并寻求有效预防和根治生产安全事故的良方对策。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婚姻的研究影响很大。一方面 ,学术界套用恩格斯的论述 ,忽略了中国古代婚姻发展序列的特殊性 ,也没能洞悉中国古代的基本婚姻制度为一夫多妻制。另一方面 ,恩格斯的论述为研究中国古代婚姻问题———诸如实际的婚姻生活中一夫一妻远比一夫多妻普遍的根本原因 ,一夫多妻婚制的本质 ,贞节观产生的真正原因等 ,提供了思维的启迪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3~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外部规模经济的专业化生产、产业关联放在一个框架下,分析二者间的互动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关联都会对农业经济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其中,中西部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拉动作用强于产业关联,东部区域,产业关联的拉动作用更明显。通过对二者交互项分析,专业化生产与产业关联属于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系的二者在促进农业经济上存在拐点,如果二者关系失衡,就会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目前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部地区,这种拐点都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20.
王亚南一贯倡导建立中国经济学 ,并身体力行。当前关于创建中国经济学的讨论 ,表明了斯大林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失效。现今需要建立以中国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经济学 ,但无须构建新的理论范畴体系。发展中国经济学 ,应提倡不同研究纲领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