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鹏在《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撰文指出,在马克思那里,“善”与“真”相统一,“真”是通达“善”的途径。“真”与“善”可统一,“可以统一”以尚未统一为前提。反思历史,我们遇到的是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求真以发展经济,求善以共同富裕。发展经济讲求效率,共同富裕讲求公平。效率与公平有冲突,人们想二者兼得,却不得不面对何者优先的选择。把“真”放在首位,我们遇到“公平”问题;把“善”放在首位,我们遇到效率问题。我们不能避免二者关系的紧张,只能在由“真”至“善”的过程中寻求它们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在洛克的经验世界里,“抽象观念”的形成与表现总是不可避免,人类的经验过程总是要伴随着“抽象观念”的存在过程。洛克的“抽象观念”具备经验意义上的心灵位置和内容,它体现为洛克式的“抽象观念”实在,表现了这种“实在”的“名”就是人类经验的自然语言形式。语义世界的“抽象观念”出于心灵中的本源,它与自然语言形式的关系确立自由而任意。“抽象观念”于心灵和语言的经验之中并非总是保持了自身的同一性,所有作为经验对象或结果的“名”与“实”关系并非具备一种必然性的统一基础。“抽象观念”的“名”“实”区分与统一唯有回到理性主体存在的世界里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   相似文献   

3.
李存山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撰文指出,中国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变”亦有“常”,“变”就是文化发展的变革性、阶段性,“常”就是文化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孔子论三代之礼的相“因”与“损益”,符合文化发展之“变”与“常”的辩证法。自汉代始立的“三纲”,并非中国文化所“因”的常道,而是汉儒为了适应“汉承秦制”作出的“损益”。在中国近代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从“中体西用”发展到“标本并治”乃至“重估一切价值”,“哲学”观念和进化论的引入对这一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国文化,其常道并非“三纲”,而应是崇尚道德、以民为本、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这也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的优秀传统,而我们也应在文化上作出与现时代相适应的“损益”。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关于后现代文化的讨论中,“本文”(Text)概念几乎无所不在。在人们的心目中,它已经成为当代人文科学革命变革的标志和起点,然而其含义究竟如何?许多人尚不甚了了,对之误解和歪曲的事时有发生。作者在研究时发现,“本文”虽然是一个西方概念,却与中国道家之“道”有着多方面的血缘关系;如“消解”与“反者道之动”(老子);“对话”与“负阴抱阳”(老子);“本文”与“万物一马”(庄子)等,本“对话”在一个中国学者(E)和一个西方学者(W)之间进行,其本身又是一篇关于“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从语义和认知两个方面对“里”、“中”、“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着重分析了“里”的语义和认知意象,并考察了三者在语义上的牵连和差异,认为“里”“中”在语义上有较多的相似性,而差异主要取决干各自基本义及其引申义;“内”则表现出与“里”“中”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又能反映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本文从日语的“表”和“裏”在语言中的表现“内”与“外”、“建前”与“本音”等几个方面来剖析“表”和“裏”,以进一步加深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7.
副词“就”、“才”都有多个义项,用法也极其复杂,但是,我们认为与“了”相关的,首先是关于时间的,因此,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只探讨表示主观量“早”、“晚”的“时间词就……”、“时间词才……”两个句式中“了”的隐现问题。“时间词就……”、“时间词才……”在所表达的主观量上构成反义,但是,其中“了”的隐现原因,重要的并不是它们所表达的主观量,而是其客观语义基础。即:“就”表示的是两个历时过程相接发生,“时间词就VP”中的时间词所表示的时点是不断流逝的时间流中一个滚动的点,“就”字句中“了”的隐现与其中动词的自主性、非自主性相关。“才”字句中一般不出现“了”,则是因为“才”已经表示了“实现”义。  相似文献   

8.
古代“尊左”与“尚右”问题新探──兼谈以“左右”示“尊卑”的“三分法”康一、“虚左”与“位右”是否矛盾《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公子从车骑,虚左”句,课本对“左”的往解是:“左,左边的位子,是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位在廉颇之右”句,课本对“右”的...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明确其思想与创作的“现代性”或“反现代性”却是沈从文研究的一大难题。从时间的角度以及沈从文的风景描写与“风景中的人”三个方面来看,沈从文具有“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并行的独特魅力。“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矛盾两极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形成了极强的艺术与思想张力,这种张力来自于艺术领域的不二法则——真实,也造就了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和耀眼。童庆炳先生倡导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切实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界”“圈”“坛”三者作为类词缀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都附缀于代表某一行业、领域或表示具有同一特征的某一社会集群之类的字眼后。因此,“界”在组合上不受音节限制,基本上可以和任何行业结合,多用于严肃场合并且虚化程度不高;“圈”多与双音节结合,语用范围比“界”窄,多用于时尚的场合,且虚化程度最弱;“坛”基本上只与单音节结合,多用在文艺界和体育界,常出现在轻松、随意的场合,虚化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笔者基于翻译的“符号转换”和“意义再生”的“跨文化交际”性质,从认知与交际的功能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以语言文字“心理剖析”先明行文“心理事实”的“剖析论”与以“语用推理”确定行文“最佳关联”的“关联论”在本体论和方法论阐发上的殊途同归。论证了行文“心理事实”的“剖析”结果与“最佳关联”的“推理”结果,都是语言符号转换的“依据”和意义再生的“本源”,旨在揭示“剖析论”高屋建瓴,“关联论”条分缕析,所遵循的都是以原文意义“再生”为取向的“忠实”原则。“剖析论”与“关联论”一样,对指导翻译和翻译研究与批评具有潜在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儿童“读经”现象引发了学界的广泛争论,儿童“读经”的本质是一场经典文化的教育活动。在“经”的选择上,要关注文学的经典,在内容上要体现广博性、科学性和递进性;在“读”的问题上,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兴趣,而且要处理好“阅”与“读”、“读”与“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顾骧先生在《随笔》2007年第5期指谬,他说:“等额选举”是一个复合词,由“等额”与“选举”两个概念、两个词组成。“选举”又可析为“选”与“举”种属关系复合词,古代所谓“选贤举(任)能”是也。形式逻辑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对同一关系而言),不能同时用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A”和“非A”  相似文献   

14.
对四个与言语行为有关的词:“没有”“不会”“不行”“拜托”,在台湾“国语”与普通话中使用情况的不同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不同主要是语法化程度深浅之不同,相对于普通话而言,台湾“国语”中这四个词在用法上都已有往前推展的迹象。  相似文献   

15.
“恨不得”与“巴不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恨不得”与“巴不得”为一组近义动词,两者都具有表示“迫切盼望”的意义。以往判断两者的不同,多是从所希望的事情能否实现这一性质着手的。然而,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以此手段来区别两者间存在的差异。现试从语义角度,将其分成“恨型”、“盼得型”,“盼型”三部分,从而说明“恨不得”与“巴不得”间存在的差异,不仅是一个所希望的事情能否实现的问题,而且在表示“迫切的盼望”这一意义时,它们往往要受到“恨”“巴”词义本身的限制,其不同是与其本来意义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文化发展的动因在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包括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种的繁衍”活动和符号活动,文化在变迁中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就是由于这三种活动所造成;而文化变迁的方式呈现出“多重时空层叠整合”特点,一种新文化的形成,是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选择与重新解释而达到的“叠合”;故而,不可能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全球化”或“本土化”。未来在全球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融汇中出现的趋势可表述为“经济技术发展全球化,社会文化变迁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见解对立,于此得到了发生学消解。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非日语专业学习者“ほ”与“が”的习得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习者在引用从句、转位判断句、主题/主语的用法、“~へ代替~ヲ”的用法、新信息/旧信息的用法、依赖性弱的理由从句、“-へ、-が”特殊句式、现象句及排他的用法中,“ほ”与“が”的误用率比较高。造成“ほ”与“が”误用的主要原因是《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教材中缺乏对一些基本概念的阐述与说明,对“ほ”与“が”的区别使用也缺少适当的介绍。因而在《新版标日》教材修订中,应加入对判断句和现象句、主题和主语、新信息和旧信息等概念的介绍,以及“ほ”与“が”功能用法介绍,加强“ほ”与“が”使用差异的对比,使学习者对“ほ”与“が”的功能用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理解,减少“ほ”与“が”的误用。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汉语中,“母子”与“子母”是一对同素异序词,在表示“母亲和儿子的合称”这一意义,二者存在着同义关系。而当“子母”作语素时,又形成“子母~”的格式,“子母”是以比喻的方式反映客观对象,是喻指的,后一个“~”是直接反映所指的客观对象,是直指的。  相似文献   

19.
“书画同源”思想涉及到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是否相通的问题,唐代张彦远率先阐述了文字与绘画同源的观点。对张彦远观点进行详尽的分析,以此为依据,对汉字的来源——“图画”进行研究,通过对“图画”进行范畴的界定,明确阐释了“图画”与“绘画”的异同,反驳了文字起源于绘画的学说。对八卦的系统说明,证明了八卦与绘画、文字不属于同一系统,也就驳斥了文字与绘画起源于八卦的说法,最终得出文字与绘画同源于“图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康德的“自由”、“物自体”及其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在研读康德《判断力批判》过程中,对康德未多作解释但确是很重要的思想作了发挥,把康德论及的“自由”、“物自体”思想加以引伸,探讨了“自由”与“物自体”、“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作者认为,对“物自体”的“思”不同于经验的知识和科学,是最为理性的、纯粹理性的。康德以后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从理性的“自由”出发,努力克服康德的“物自体”,把“本质”与“现象”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