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倩平 《南都学坛》2013,33(3):58-62
《左传》记梦近30例,梦象多有鬼神妖异,且大多记录了占梦和应验的具体情况,记梦的数量和详细程度都居先秦典籍之冠,多被人认为是"记妖梦以垂文"而备受诟病。《左传》这一特点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史学文本中文学性、趣味性的增强,却并非作者有意宣扬鬼神卜验、天道报应,现代人看来神奇莫测的梦占现象,细究起来则有内在逻辑可循。梦的产生、应验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密不可分,而且梦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与春秋时期的鬼神信仰相关。占梦"应验"一是因为梦与做梦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其本身就带有预言性;二是占梦者大都知识广博且善于把握做梦者心理;三是因为史官对占梦史料有倾向性的选择——占梦的应验都有其内在逻辑可循,所谓之"妖梦"并不妖,这间接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梦文化心理独具特色。在中国古代,梦不仅是个体愿望的达成,而且是集体或社会愿望的达成;与弗洛伊德不同,在中国古代梦不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相交通,而是在鬼神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沟通,梦是幽明两界的使者,梦可以通鬼通神;在中国古代梦还有一个无法取代的作用,那就是梦能预测未来,警示吉凶。梦已经成为传统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也不可取代的内容。为此,我们的古人也创造出一些属于自己文化的释梦方式:即象征释梦、文字占梦、方位解梦、双人共证与卜筮相互参证释梦、恶梦正解等几种典型的释梦方式。  相似文献   

3.
解梦,表面上看是对神秘梦象的诊释,实际上是借梦兆对命运进行叩问和探究。那些似真似幻的解梦语,凝定为相对固定的语言模式,折射出中国古人的生存状态和观念意识,其间潜藏着丰富复杂的文化密码,自然崇拜是其中蕴含的一项重要文化内容。本文通过对解梦语的分析,看自然崇拜如何在文化心理层面支配着人们对梦象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早期先民将梦的产生归于外在神灵鬼魅的感召和预兆,故对于梦象的征兆,他们常借助占卜来预测其吉凶.战国以来,在民间乃至社会上层,鬼神致梦的观念仍相当普遍,人们对于梦的吉凶预测,除以梦象直接占断外,五行学说成为这一时期占梦的主要原理依据.而对于恶梦,人们则常通过咒祷或巫术性手段加以禳除.出土秦简中的《梦》、《诘》、《占梦书》等篇内容的刊布,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时人有关梦幻占禳的信仰.  相似文献   

5.
民间俗信中,神灵经常会向凡人发出各种指令,即神谕。受令者若不执行这类指令,就要受到惩罚。因此,神谕实为禁忌。按照神的方式式途径划分,神谕故事可归类为梦兆式,物兆式、神灵或精怪言告式,每类故事母题都在宗教、伦理、心理等不同层面,蕴示着神谕的现实功能。  相似文献   

6.
屈原《惜诵》是整篇用来纪梦的伟大文学作品。在轴心时期产生的中国典籍中纪梦有三种途径,它们分别以政事条文、哲理寓言和辞赋诗篇的方式来言说梦和梦境。敦煌卷子《新集周公解梦》、《庄子》和《惜诵》为这三种纪梦途径的代表性历史文献。在此三者之中,以辞赋诗篇纪梦最具文学性。《惜诵》是屈原赋中的大篇,宗教性与叙事性在其中完美交融。《惜诵》中的神主要有上帝(苍天)、五帝、六神和厉神,厉神的身份为占梦者。《惜诵》和《离骚》在风格上具有一致性,崇高或曰壮美是它们的基本风格。《惜诵》的文类为赋体,因为具有叙事脉络而使得其他美质有所附丽。《惜诵》的存在说明了中国梦具有内在的历史根源,中国本是人类美好梦想的渊潭。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的梦和占梦晁福林一作为人们习见的一种特殊思维现象,梦为上古时期的人们所重视。原始时代人们作梦的具体情况,现在已经很难索解。若论时代最早的关于梦的文字记载,当推殷墟卜辞中的相关材料。文献中有材料可以与之印证。商王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对中国人的鬼神信仰进行深入批判 ,是鲁迅改造国民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在小说中借鬼神信仰解剖民族灵魂 ,观照社会人生 ,构建了一个奇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9.
论恐惧梦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本能欲望的满足,他提出可以区分出愿望梦、焦虑梦和惩罚梦等三种梦,并把焦虑梦和惩罚梦看作是愿望梦的特殊形式。此文提出梦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平常梦、愿望梦和恐惧梦,文章分析了恐惧梦的形式和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恐惧梦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红楼梦》中有大量关于鬼神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发现,曹雪芹与后四十回作者对鬼神的态度同样是矛盾的,但他们却善于利用这些鬼神描写去教育和警醒世人,表现出明显的宗教意识;同时,这些关于鬼神的描写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体现出一定的神秘奇幻性、象征性和怪诞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