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方传教士是中西交通史上最早具备条件对中西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的群体.为了宣教的需要,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这种非儒家文化圈的知识分子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思考,作为一种来自异域文化的比较审视、旁观照察,对我们体认儒学历史文化的价值是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儒学西传——欧洲哲学思想嬗变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明清之际中西方文化双向交流中的"儒学西传"进行了探讨,梳理了儒学西传的渠道,揭示了在异质文明相碰撞的历史背景下儒学对欧洲发生深刻影响的历史必然性,并指出该过程是一个从自发走向自觉并最终发展成为欧洲社会的内在需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美国与中国的交往始于18世纪。19世纪初,美国“基督教差会”向中国派传教士,通过传教士,中国文化典籍大批输入美国。19世纪70年代起,美国汉语教学和中国学研究蓬勃发展,美国商人和企业家纷纷设立基金会资助中国学研究。美国的儒学研究既全面又系统,如经学史研究、经学思想研究、孔子研究、孟子研究、荀子研究、宋明理学研究、清代儒学研究等,都有成批著作出版。  相似文献   

4.
中国儒学在俄罗斯——献给中俄文化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儒家文化传播俄罗斯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儒学典籍的译介则自东正教来华始,尔后俄罗斯汉学家一批批精研儒学,蔚为大观。儒学,现在已成为俄罗斯“中国学”的显学。  相似文献   

5.
当前法国儒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汉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内容上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数学等方面。近二三十年以来,法国在儒学思想史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的突破。于连、程艾蓝等知名汉学家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分别从思想、学术等层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同时对整个法国思想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讨论几个主要代表人物的研究工作,并尽量顾及他们的最新成果及其互相关系,从而揭示法国汉学界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6.
自利玛窦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又将中国文化传送西方,进行了文化的双向交流以来,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就成为了两种并行不悖的方式,而东学西传又谈之甚少。本文主要谈东学西传中的哲学思想,就17-18世纪儒学西传的历史,以莱布尼兹为例,展开论述儒学西传的过程和影响,随之进行反思,对其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7.
熊十力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唯识学和西方哲学为阶梯,强调儒学形上之维的敞开,在儒学哲学化的思辨进程中增强与西学的对话能力和互动生成。论题侧重分析其在文化批判、文化价值、文化主张和文化转型诸层面的理论特点,以期反观现代儒学哲学化进程中的熊十力及其哲学贡献。  相似文献   

8.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德国新闻媒体纷纷指责基督教新教士的中国传教活动;针对这种指控,德国新教传教士一方面极力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辩护,另一方面也试图找出引发义和团"暴乱"的"真正"原因;他们把所有的责任和罪过都归咎于中国和中国人,并以此论证西方列强对华政策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以日本明治维新初期传统儒学在日本国民教育中的巨大作用为背景,通过分析明治人和大正人的不同,着重阐释西田早期的汉学素养在其建构西田哲学中的基础作用,并通过对王阳明在西田心灵内在转换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具体分析,展示中国儒学的心学体系对西田哲学之产生的棒喝作用。文章的言外之义是说,在我们今天这样的时代,若想真正进入哲学真理的殿堂,对古典精义在体验层面的把握将是绝对必要的,同时当然也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儒学是否宗教、有无宗教性是一个长期争论的历史性问题。由利玛窦来华传教开其端,中经康有为创立孔教会提倡尊孔读经,20世纪中叶得以较大程度地展开,70年代后期又掀起新的高潮。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学者们大都从儒学的某个侧面与他们所理解的"宗教"在某种意义上的不同点或相似性来说明儒学的性质,因此还有必要进一步从理论与历史的结合上,重新界定宗教,从儒学发展过程内部去寻求儒学和宗教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国家起源方式等,中国自周代初年起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政治伦理为思想史主题的文明发展模式。此种文明模式以德治主义为核心,虽然具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其学理本身也存在诸多方面的悖论,并且由于这些悖论而给古代中国的历史带来了至深且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儒教是宗教 ,而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宗教。古代社会的国家组织同时具有宗教组织的职能 ,而国民则构成了儒教的庞大信众。儒教的最大的特色是其信仰对象有一个等级序列。儒教对其信仰对象的崇拜仪式 ,则主要表现在各阶层官员与民众的各种祭祀上。儒教是宗教 ,但儒学 (儒教哲学 )不是宗教 ,而是对儒教的一种理论化、系统化。儒教哲学是对儒教信仰的理论论证 ,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理学之后 ,笔者认为就再没有原创造性的儒教哲学  相似文献   

13.
宋代的儒学教育从内容方面讲,强调伦理教育,强调致用思想;从教授方法上看,针对不同年龄采取的多样的传授方式,避免了一般伦理说教单调死板的弊病;从参与者的角度说,一些信奉儒家思想的政治家思想家,亲自参与办学和教学,令儒学思想的传播更为精准,也更具吸引力。宋代儒学教育的这些优点,都是当今国学教育可以借鉴的内容。同时,由于受专制政体的影响,宋时的儒学教育也有很多的局限性,为当今国学教育提供了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4.
孔子改造原始天命观建立原初人学思想后,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孔子的原初人学理论.董仲舒以神学形式阐发儒家伦理,既是对人的肯定也是对人的否定,他游移在哲学与宗教之间,构成儒家哲学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宋明新儒学通过对董仲舒的哲学化神学和佛教哲学的辩证扬弃,在新的高度向先秦的原初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复归,建立了古典新人学理论.儒家哲学对人的关注和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对中国传统思想方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儒家生命观与当代生态价值之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当代世界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问题,需要对轴心文明以来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的各种伦理价值进行重新整合.由"天人合一"思想推衍出的儒家生命哲学,作为中国古代生态观念的核心体系,表达了农耕文明下保护生态环境的朴素认识和实践,以及对人类未来境遇的深切关怀,构成了中国人持之以恒的心态价值.这对于深刻反思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重新建构适应人类未来发展的生态价值系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讨论儒家传统思想中的非神性自我的确认和自我实现的展开过程所面临困境,来探讨儒学中自我的必然境遇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之精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言儒家必数经史子集,道人伦义理,人们尤钟孔子之仁义,孟子之心性,荀子之性恶,董子之君权神授,邵子之太极,周子之道德性命,二程之天理,陆子之心学,朱子之理气,王船山之行先知后,王守仁之知行合一……不免精于粗而忽于细,明于理而蔽于形。我以为儒家精奥在于儒家文化外形:求美,求善,求仁义;忧国,忧民,忧天下;重文,重礼,重气节;畏天,畏地,畏天命。  相似文献   

18.
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学在中国古代是指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高等学府,其教育课程主要是《五经》、《四书》。这些元典文本经后来学者的不断诠释,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脉不仅绵延生生,而且强盛壮大。中国近现代国学不是古代国学的断裂,而是在学术意蕴上的承传和发扬。20世纪初,鉴于中国严峻的内忧外患,为保国保种,救亡图存,而倡导国学,以与西学相颉颃,国学被作为立国的源泉,引起了国人的重视和关注。当今之世,国学虽屡经磨难,但否极泰来,在此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学的教学与研究要有全球的新视野,和合的新思维,变通的新理念,生生的新价值,现代的新方法,才能对国学做出新诠释。  相似文献   

19.
儒家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仁民爱物、各得其养的思想有着强烈的生态意识。儒家的生态意识与现代生态伦理学有很多相通之处。儒家的生态意识对于我国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