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安忆以“中性”状态进行写作,女性经验被主流话语遮蔽。王安忆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城市”为窗口,从女性个体对孤独这一生命原生态的反叛与认同,对母性的拒绝与回归中,对于家庭的独立与依附中,实现她对城市女性生存意义的体认与终极关怀,并找出一条救赎之路——建构女性自己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2.
女作家铁凝在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母亲形象,表达了对自然母性情怀的强烈呼唤,在当代女性文学中凸显了独特、厚重、深刻的母性意识的特质。即对传统母亲形象的理性审视、对现实母亲的“审丑”意识以及歌颂自然母性的伟力。  相似文献   

3.
从女作家批评、女性文学批评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指出莫里森在创作时借助母性之叙事视角,聚焦于黑人母亲,通过她们的感知与处境,借助读者之凝视,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在种族主义存在的美国社会里的遭遇。她从多个角度深刻地剖析了历史语境下美国种族主义、奴隶制、父权制及白人文化殖民是自己所属种族及黑人女性受迫害并产生悲剧的根源,莫里森通过母性诉说之悲剧主题揭示美国非裔种族、非裔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困境,表征一个民族共有的严酷生活处境。还指出莫里森母爱之歌的谱写表明其在严酷生活的历史境遇下,探寻黑人个体生存、民族文化认同及民族文化出路时对母性价值的思考,美国黑人的成长离不开母性的指引与本民族文化的滋养。莫里森母性诉说在人性道德的追问中给人类以希望。  相似文献   

4.
铁凝在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中,塑造了一个介于母性与女性之间的社会角色白大省,独特的女性心理使她在剖析女性精神世界时也直指男权文化的影响对白大省母性意识的强化与女性意识的背离。  相似文献   

5.
莫言长篇小说《蛙》以“姑姑”为叙事中心,塑造了一位在特定历史境域中复杂、扭曲、苦涩、挣扎着,且带有政治品质及男性化特色的女性形象。小说对其由多难境域到心灵及精神性转机的体验,直击人们的灵魂深处的痛楚,不仅符号性地包蕴着强烈的历史感,而且内蕴深沉的理性反思。“姑姑”曾经失却女性本有的品性,但她最终以躯体中流淌着的母性血脉而使人性之善得以回归,其中隐含着回溯历史,审视文化,而以深沉的反思及自我救赎,借力自身的行动而达心灵和精神归位,以重建女性、母性及人性的本真。  相似文献   

6.
在将多神教的“女神”、“索菲亚”、“圣灵—圣母”、“大地母亲”、“俄罗斯祖国”等概念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俄罗斯文化孕育出对女性和母性的广泛崇拜。这成为俄罗斯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导致文学中对尘世爱情的圣化:女性形象蕴涵了更多的圣洁、神秘和深沉。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以及后来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对“永恒女性”都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认同,很多女性形象都是对这一原型的改写和翻新。  相似文献   

7.
母爱的缺失和找寻循环贯穿于杜拉斯的一生,由此形成的“母性情结”反映在写作中,使得其文本中的母亲形象表现出偏执、扭曲、神圣、慈善等多面性的母性特征。杜拉斯的母性情结及其文本中的母性书写体现了作家对父权文化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母女之间亲密的“共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特指,并具有深度的人性和文化内涵。“共生”导致女性在潜意识中对母亲的依赖以及个体逃离这种关系的艰难;而母亲形象由于受到几千年父权文化的建构,具有了双重的属性,在父权体制中起着辅助性的功能。让母亲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让女儿从母亲的庇护下解放出来并获得个体和精神的真正独立,是影视作品女性意识建设的新课题。母女形象;“共生”关系;父权;建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孕期是女性预备承接母职的重要阶段,孕期女性一方面受到传统母职观念和医疗要求带来的束缚,另一方面也在社交媒体中通过孕期展演和情绪宣泄打破沉默。孕期女性通过媒介平台女性用户间的互动支持迸发情感能量,进而促进母性意识的觉醒,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通过增加女性主义议题等方式强化了群体价值规范和母性认同。研究认为孕期女性个体在社交媒体连接与聚合中完成了赋权实践,并运用符号叙事建构出一个“宏大”的母性形象,以此在博弈中得到更多家庭话语权等个人权利,从而影响和改变父权制下家庭固有结构和权力格局。  相似文献   

10.
构成民族精神的某些群体性特征,实则是很男性化的。它在作家海泉艺术世界中,突出地表现为某种以男性话语为精神主体、弥散男性性格元素的“游牧精神”,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原生态文化氛围和草原民族本真的生命存在形态。尼采格外强调“艺术家现象”和“男人现象”对理解艺术的重要性。从其“生命意志”论角度来理解海泉的男性话语世界是一个契入点。就作者文本中体现出的生命意志的极度膨胀、生命本体论的人生及诗学观等等,即可见出作者写作本身就是“男人 艺术家”的组合现象。作者笔下一个个“远征”在路上的现代亦或古代骑士,隐喻着一个男人成长的故事,他们为游牧文化基因中那些永不安分的生命活性元素所催动,选择“远征”并“只能这样”。在他们的身后,有着游牧民族父辈文化的教诲与草原母性文化无言的支撑、牺牲和铺垫。  相似文献   

11.
尼采和马克思学说的最高指向都是"人","超人"和"自由人"分别是他们构想出来的理想人,两种理想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尼采拒斥普遍性,马克思则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尼采和马克思学说这种整体指向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超人"和"自由人"在具体特征、具体追求和实现途径等方面的不同。马克思的"自由人"设想更具现实性,"自由人"的发展更全面;尼采的"超人"体现了精神的解放与生命本能的释放,对人的发展亦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戴震首篇义理论著,《法象论》从“气化”角度阐明了对天人之道与人性的理解。“气化”的过程被描述为“生生而条理”,这表明天人之道不仅是自然“生生”的过程,而且“内在”地蕴含着自身的规定性。同样,以“气化”为基础的人性既包括“血气”这一自然事实,也包括“天德”这一具有规范性的道德意识,人性中的自然事实与道德规范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戴震的“气化”思想呈现出目的论色彩:“气化”创生的过程以“条理”作为自身的内在目的;自然人性以道德倾向为其内在目的。由此,戴震得以肯定情欲中内在的道德意义,并最终提出“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的人性理论。  相似文献   

13.
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文化传统源远流长。通过对活在人民口头的"历史文物"—山东方言俗语的研究,可以看到作为华夏文明基础的齐鲁文化对山东人民的性格塑造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在山东的方言俗语中,"以人为本"、"仁者爱人"、"修身养德"、"忠孝之道"、"以礼为范"、"和谐中庸"和"重本轻末"等思想都明显地表露出来。对根植于山东人思想深处的"齐鲁文化"探本溯源,深入了解山东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等,可为山东和谐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前者是一种乐感文化,它所彰显的是一种原欲型的世俗"人本主义"的特点,这主要与希腊的地理位置、希腊人的个体本位意识以及希腊民族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有紧密联系;而后者则蕴含的是一种理性型的宗教"神本主义"特征,是一种罪感文化,这主要因为希伯来民族是由一个流浪者群体构成的,这些无立锥之地的流浪者们在重重外部压力下确立了一个精神领袖——上帝,并以上帝的绝对权威作为本民族的牢固纽带。  相似文献   

15.
齐美尔是古典社会学思想家中最为敏感锐利的性别论者之一。齐美尔的社会性别思想以形而上学为基础,对男女性别差异从本质性和文化性两个方面进行解释;将性别问题视为现代性危机之一,并剖析了两个典型女性悲惨的例证——金钱婚姻与卖淫;作为“差异的欣赏者”,齐美尔认为女性运动不应追求与男性的差异夷平,而应建立一种不同于男性文化的“女性文化”,在人类文化的库存中增加女性的精神价值,最终实现整个人类的灵魂平等与自由。  相似文献   

16.
作为印度传统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古圣梵典《奥义书》在凝聚古代印度民族心魂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奥义书》精神体验的基点与信仰理念的核心乃是实现个人"自我"同宇宙精神契合通同的"梵我一如"境界和通过宗教修行超越轮回达到灵魂解脱两种诉求,以阿特曼"四位"说为表征的解脱观念与"梵我一如"思想并行不悖地贯穿于各种部类《奥义书》诗文的字里行间,这两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了《奥义书》信仰的文化基础和哲理思维的深层蕴涵,支配、影响印度人的精神生活长达数千年之久。  相似文献   

17.
“性恶论”是荀子德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具有助于道德个体修身塑德,促进人生环境和谐,引导社会秩序有序建构的现代价值。然而,由于历史上对“性恶论”的德育价值缺乏全面而客观的认知,导致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失衡、道德奖惩机制形式化、道德滑坡趋势严峻、道德教育效果不佳,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实施与深化。因此,当代道德教育应汲取荀子“性恶论’’德育思想精华,以“化性起伪、隆礼重法、涂之人可以为禹”的新路径,在家庭、学校、社会领域深化道德教育,提升个体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精神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由于黑人女性独特的生存经历,黑人母亲身份具有不同于白人中产阶级核心家庭中的母性身份的内涵。从"哈莱姆文艺复兴"以来的黑人女性创作中可以看出:在家庭伦理方面,黑人家庭大多呈现出"女人当家长"的一致性。佐拉·尼尔·赫斯顿、托妮·莫里森、特里·麦克米兰和泰雅里·琼斯的作品再现了黑人家庭历经的百年沧桑,揭示了黑人母亲身份从保存、文化传递到养育的变化。这种变化也蕴含了家庭伦理的变迁:精神意义上的女家长正逐渐替代传统的物质意义上的女家长。  相似文献   

19.
"茨式女性"在现实中有着相似的特质,她们在客观世界里难以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向内转、追求精神生活的圆满便成为她们与现实抗衡的主流方式。从美学角度欣赏,她们充满了人性美和理性美,是真实的代言。"茨式女性"将人的欲望升华到了一定的高度,体现出追求纯真爱情的美学意义,这同时也是茨威格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意。从精神互补的角度考察,异性在"茨式女性"残缺的生命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具有互补的美学价值,对现实世界的指导意义是"茨式女性"将精神交付异性最有力的美学价值。"茨式女性"以情感中的心理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内在生命力的真实写照,精神交付异性使她们的生命获得了圆满。  相似文献   

20.
阿德勒心理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个体的积极性层面。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在组织中管理者应积极开发员工自身的"本能"积极性。从阿德勒的自卑与补偿、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追求优越和生活风格等理论进行阐述,结合积极心理学对阿德勒心理学思想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