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新人类”生命的浪费——日本青少年的自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战后日本青少年的自杀率呈递增之势。本文说明了日本青少年自杀的状况及其特点;分析了日本青少年自杀的历史文化原因:对自杀独特的道德评价、特有的“义务和义理”、“武士道”以及情感模式中的“内疚感”、集团意识和依赖心理、拘谨自制等,分析了“切腹”的文化源流、审美意识中的自杀和自古的崇尚与渲染,分析了生死观;本文与西欧进行比较分析了对自杀的传统的法律评价。本文还研究了“新人类”自杀的现实氛围:现实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剧变、家庭关系的淡化、突出的日本女性问题、工作的过度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性问题、日趋尖锐的代际冲突、青少年亚文化、日本的教育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日本的动漫产业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日本动漫因为在内容上充满人性与生活性,题材丰富、大胆,故事情节有趣,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日本动漫产业在迅速壮大的同时,也把日本的文化不断向世界传播;但是,与代表现代日本文化的动漫相对立的是日本的传统宗教神道教。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充满朝气的年轻一代虽然对神道教表现出了淡漠的态度,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动漫文化中蕴藏着神道教的因素,神道教以动漫作为载体,对日本青年一代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如何科学地向青少年传递性知识从而避免非意愿的或是过早的性行为是澳门当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对澳门保持"健康城市"有重要的策略意义。对1338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当性态度作为中介变量时,性知识对性相关行为的中介影响呈显著正相关;且运用"知信行"理论分析青少年性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时需考虑性别差异。澳门相对保守的性教育限制了青少年获取有利于其性及生殖健康的知识,同时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一旦有机会从学校或社会获得性知识,原本保守的性态度就会受到社会上开放的性态度所冲击,并影响其行为。澳门当局应从"积极的青年发展观"等策略角度,优化青少年性教育。  相似文献   

4.
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的新方向,元宇宙技术将不仅为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实时分析、场景构筑和环境营造提供技术支持,也使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具有沉浸式全域体验、主体间性互动生态及“数字社会人”愿景等特征。但同时,由于元宇宙场景的去中心化逻辑,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过程也将面临开放空间下的政治认知混乱、自由场景下的政治秩序试探、符码式参与的政治行为失范等伦理和道德风险。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观布局下,党和国家、传统政治社会化机构及青少年自身应认清元宇宙技术背后的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规避对策,化机遇为挑战,推动元宇宙技术与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融合发展,着力培养可担当数字未来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5.
每一次科技革命和知识革新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也使人们认识到科技创新、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国外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起步早,积累了一定经验,我国目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虽然存在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氛围等的缺失,但是也具有开放社会青少年主体性创新人格和创新内容增加的优势。因此,要建立专门教育机构以提供技术支持,增强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在教育目标中的比重,完善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我国青少年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日益开放,婚前性关系、未婚同居、少女怀孕等现象时常发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加强对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呼声日渐强烈.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当代的西方社会的青少年的性问题不尽相同,但仍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认真研究当代西方学校性道德教育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加强青少年性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活动阵地是青少年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开展青少年工作的重要依托.也是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社区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现阶段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对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进行宏观的战略构想,应当包括全新的理念,准确的职能定位,科学的管理机制,配套的扶持政策,专业化的工作队伍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同居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同居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以性吸引为基础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本文从社会转型、消费文化、社会问题等角度对网络同居现象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网络同居这种青少年亚文化现象蕴涵着青少年对交流的渴望、对性知识的窥探和对两性关系的嬉戏;同时折射出青少年在性知识方面的贫乏、性教育的缺失以及青少年辅导与服务的缺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日本青少年问题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日本出现了青少年恶性犯罪及异常心理等“文明病”的问题,这既有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教育政策失误的原因,也有“自由化”、“个性化”教育改革和“学历社会”的矛盾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俊兰 《现代交际》2014,(11):12-13
日本的年轻人用语1被称做是"语言的混乱",一直受到广泛的批判。然而日本的青少年却把它当做日常用语渗透到了自己的语言中,且不断地推陈出新。像这样的年轻人用语,大多流行一时最终自然被人们遗忘,但也有极少的一部分固定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说年轻人用语富于变化性,且可以作为研究青少年各种问题的线索来使用。近年来围绕日本青少年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中,日本年轻人用语在扮演着什么角色?本文抱着这样的疑问,从日本年轻人用语的视点对其青少年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契合性。以优秀文化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青少年摆正价值心态,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新时代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的文化自觉,鼓励青少年投身广泛的社会实践,并在家风文化中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动漫属于大众传媒经济产品中的一种,一直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人们的成长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日本动漫作为整个动漫界的代表,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自进入21世纪以来,当代社会得到迅速的发展,青少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日本动漫在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对青少年成长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以日本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分析日本动漫观赏对日本青少年所造成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对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社会就像是母亲的手,这双手是不断展开,为青少年开放;这双手也紧紧地交叠,把青少年紧紧地怀抱着。这双手是否敢放展开,显示她是否肯对青少年宽容,也显示不断地为青少年展示新的方向,给与新的机会;这双手是否敢放拥抱,也显示她对青少年是否珍惜,是否尽一切努力提携青少年成长。不错,这双手代表了机会、发展、指引、督导,也代表了饶恕、接纳、给与安全。但是在澳门,政府在80年代以前,在政策上并没有给与成年人造就机会,以至成年人在怀抱80、切年代的青少年的时候,这双手是有点营养不良,不能发挥她的功用;另外,成年…  相似文献   

14.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但文化的因素最值得我们研究。犯罪是行为人对社会主文化的背叛,是反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青少年犯罪与传统文化、文化断裂、文化冲突、不良文化、反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传统文化,即由历史沿革而来的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他们开创了仁、义、礼、智的思想体系,主张性善论,告诫人们应当具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这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了促进…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对青少年发展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形式不同,在信息共享的平等性、信息表达的自由性、信息存在的虚拟性、信息交流的无中心性与再生性以及信息内容的冗余、无序等方面有自身特点.网络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平等意识、责任意识、创新个性,有利于青少年增长才干和智力开发,但作为"双刃剑",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社会各界应注意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完善法制法规建设,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消费: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及其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娱乐亚文化的实质是后现代的消费文化,以“解构”传统和权威为目标。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反映了青少年崇尚公平、重视参与的行动取向,凸显了当代青少年强烈的主体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困惑与迷茫。  相似文献   

17.
李寒秋 《老年人》2008,(6):14-15
2008年5月6日~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这是时隔10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日本。胡主席访日期间,受到了日本天皇和日本内阁首相福田康夫的隆重接待。胡主席5天的访日行程,高密度地安排了55场活动,除了与福田康夫首相举行会谈外,还亲切会见了日本前首相、参众两院议长、其他政界要人、日本民间友好人士、普通民众和青少年等。胡主席此次“暖春之旅”,受到日本各界友好人士的热烈欢迎,也受到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相似文献   

18.
一种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青年研究在亚洲兴起。日本是亚洲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它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等与青年研究相关的学科中,陆续出现了一批青年研究的理论成果。日本的总理府下设立了青年对策本部,开展了对青少年问题较系统的调查研究。1975年又建立了日本青少年研究所,不少大学与大企业都设有关于青少年研究机构,广泛地开展着应用性对策性的研究。中国的这种研究,严格地说,始于70年代末。1980年建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以后在青年工作部门  相似文献   

19.
近日,重庆洋人街建设的一座以性为主题的“性公园”,以裸体雕塑招徕游客,张贴裸体人像、壁画,介绍国外性习俗、性文化等,引发市民广泛质疑,媒体对此也进行了监督报道。最终,这座在建中的“性公园”被全部拆除。重庆性公园引发的争议,实际上是中国近年来关于性文化、性道德、性教育领域各种争论的集中反映。伴随社会从封闭到开放,性也从绝对隐私变成了公众文化,其间,性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获得了发展,但同时,性的淫秽性和低俗性也乘虚而入。特别是性文化成为商业手段时,很多认识的界线开始出现了模糊。  相似文献   

20.
未婚流动青少年是生殖健康领域内的高风险人群。对1255名未婚流动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贫乏、来源缺乏专业性,性观念或性行为开放,公共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明显不平衡。上海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践行青少年友好服务、重视网络及同伴教育是目前促进流动青少年生殖健康工作较优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