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傅玲 《统计与决策》2008,(5):173-175
在"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理论中,人力资本价值的确认和计量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也阻碍了该理论的推行进程。本文根据资本保值增值的性质,将人力资本价值认定同物质资本的价值认定相类比,并考虑人力资本投入的特性,以人力资本的成本和当期投入的资本增量之和作为人力资本价值确认的依据,并建立了人力资本成本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2.
曾爱青 《统计与决策》2007,(10):147-149
按生产要素概括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按照这两个方面对企业人力物力创造的贡献价值进行分离,并对分离的必要性及其分离模型的设计作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分离模型分别反映人力物力各自创造的贡献价值,为计量人力资本群体、个体贡献价值创造和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到来,资源相对重要性的转换使得智力资本的管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智力资本可以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种类型.智力资本内部各部分的产权权属特点各异,对智力资本进行产权分割并在企业各要素主体之间进行相对应的产权配置是智力资本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梁志勇 《统计与决策》2007,(10):166-168
本文分析了影响人力资本价值的主要因素,着力探讨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思路和方式,确定人力资本的报酬提供初步的分析框架,为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力资本非货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非货币价值是人力资本价值一个缺少的部分,如何对人力资本非货币价值进行准确计量和评价是研究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通过建立人力资本非货币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试图从定量的角度对人力资本的非货币价值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基于收入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分析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然而,人力资本易于定义却难以计量。文章结合中国实际,对收入法进行修正和简化,估算出了中国1952~2003年以货币计量的人力资本存量数据,并将之与物质资本、GDP等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一、人力、物力贡献价值分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从价值研究的角度将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本、人力、土地概括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个方面.并重点对两个方面的贡献价值进行科学分离的研究.西奥多·舒尔茨(ITEmdtofe w.Schtlitz)认为资本有两种形式,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物质资本是体现于物质产品上的;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现代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概念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的收入,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进行再生产过程所必需的,与用于购买各种生产资料的投资是相同的.它与物力资本一样都对企业剩余价值的形成做出了贡献,按照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人力资本也应该依据它对企业创造价值的贡献程度来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  相似文献   

8.
郑兵云 《统计教育》2008,(11):37-42
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进行评价是当前较为迫切的问题,已有部分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文章评述了目前较为典型的几种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评估模型,如历史成本法、未来工资贴现的现值调整法、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法和未来收益贴现法等,并从各种模型的原理、内容、适用性等角度分析其优缺点。基于以上评述,本文根据收益现值标准,以企业产生的预期收益为基准,考虑折现因素,引入分成率的概念,并根据企业家个体综合素质差异进行修正来确定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一种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和贡献方式的视角,将员工划分为一般型人力资本、研发型人力资本、营销型人力资本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四种类型,针对各类型员工的特点,采用不同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本建立分类计量模型,以期为管理者准确认识本企业人力资本状况,客观评价人力资本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个体基本要素及价值取向两方面构造了选择职业的数学模型 ,考虑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前提下 ,给出确定最优职业的方法 ,并用摸拟数据及模型予以演示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按贡献价值统计计量研究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由于人力资本本身所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难度远远超过物力资本。国内外研究了几十年,至今没有解决这一难题。由于这一难题没有解决,人力资本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反映,劳动者的分配由于无量化的依据而没有享受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运用EVA模型对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理论意义,以资本市场上有代表性的民生银行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经济增加值(EVA)模型并结合民生银行相关数据对商业银行价值评估应用研究,剖析了导致商业银行整体价值低估的因素,提高了商业银行创造价值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人力资本价值的测评虽然有多种思路,但是没有解决概念界定过于宽泛、缺乏对测评对象特殊性的认识,测评方法单一、实用性不够,或模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在实践中无法真正得到应用。文章认为人力资本价值的测评应当首先规定研究范围,依照测评对象的特征,设计符合实践要求的指标体系,测评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为此,以高技术企业个体人力资本价值测评为例,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实证了该测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增加值的概念及特点: 经济增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后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之后的余额。它是全面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真正盈利或创造价值的一个指标或一种方法。所谓“全面”和“真正”是指与传统会计核算的利润相对比而言的。会计上计算的企业最终利润是指税后利润,而附加经济价值原理则认为,税后利润并没全面、真正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盈利或价值,因为它没有考虑资本成本或资本费用。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是美国著名学者舒尔茨和贝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它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随着工业化时代逐渐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人力资本正开始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竞争、国力竞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期望在职时间、人力资本映射资产价值的现金流现值等要素构建了企业人力资本内在价值基础期权折算模型,并结合叠期循环特性的人力资本内在价值期权化利益实现进行Black-Scholes模型的改进,从而进一步实施具备复合叠套特性的企业人力资本内在价值期权估计中的应用验证.同时,将基于Black-Scholes模型的企业人力资本期权价值层级的叠套演进行为以层级跳跃为判断依据进行折算,并利用期权价格的随机最优控制作为区间问题进行折算.结果证实:改进Black-Scholes模型在针对叠套以及跳跃行为的人力资本变动过程中,为企业的人力资本存留决策提供了较好的验证及测度价值,但在企业存在更为显著的人力资源动态调整期间的期权价值预测中,需要结合综合投入成本进行相应的人力资本期权价值估计.  相似文献   

17.
企业人力资本贡献价值的统计计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国内现状研究入手,在吸取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人力资本贡献率测量模型和人力资本贡献价值统计计量模型,并对其突破与创新作了系统的论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再估算:1995——2005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人力资本水平的估算问题已备受关注,本文论证了永续盘存法估算人力资本存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遵循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在估算思路、前提假设、计算依据等方面一致可比的原则,系统讨论了永续盘存法框架下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技术,有效解决了人力资本折旧确定问题、人力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编制问题,从而形成了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估算的整体方案。并讨论了人力资本效率分解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中国1995-2005年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效率水平做了估算。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回顾了智力资本整体测度模型和单项测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其优缺点。并认为,建立耦合视角下的智力资本价值贡献分析框架可以动态、全面地揭示企业智力资本价值贡献机理,反映出智力资本构成要素间互动关系;构建智力资本价值贡献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可以探求智力资本价值贡献机制;架构资产价值控制体系,可以弥补现行会计的计量不充分难题。  相似文献   

20.
道德资本超越了传统的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重要的资本.文章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一个测评企业道德资本存量的定量模型,以指导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升其道德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