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泽东与邓小平是我党第一代与第二代领导核心,他们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一生,根植于他们的忧患意识。毛泽东、邓小平忧患意识的内容虽有差异,但都是对中国传统忧患意识的的继承和发展,都俱有社会性、科学性、实践性特征,而且他们始终把忧患意识与乐观主义相结合。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科技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的科技思想.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他们所阐发的理论侧重点又有所差别.因此,分析和比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科技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重视教育,他们在教育的目标观、地位观、功能观和改革观上既有一定联系,又有一些差异,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在继承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又辅之以对国情与时代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创新,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在本质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中国化.是在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科学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其农业思想科学地总结了四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农业的实践经验,其中每项内容都是在农业发展实践中逐步得到深化和完善的。尽管毛泽东和邓小平对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各自不同的伟大贡献,但他们的农业思想是不可分割开来的,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可以说,邓小平的农业思想是毛泽东农业思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1 我国历史上都是以农业立国,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显而易见,在这样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然要突出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要重视农业的思想;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在毛泽东主持下更明确地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和邓小平是 2 0世纪中国政坛上的两位领袖人物 ,他们以精深的思想和伟大的实践 ,为中国开创了崭新的时代。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 ,不仅对新闻传播工作有许多理论论述 ,制定新闻政策 ,而且还身体力行指导和参与新闻实际工作。他们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 ,成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新闻学的核心内容。一、毛泽东新闻思想与邓小平新闻理论的形成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6.
试析有中国特色经济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鲁成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不懈、积极探求的结晶。毛泽东是这一思想的开拓者,邓小平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而江泽民则丰富和...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观。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程度的不同,他们所阐述的发展观,在发展的过程、目标、主体、重点上都存在着差异。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上升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渐进和突进的统一。渐进是新质的逐渐产生,旧质的逐渐消失的过程,也就是立新和破旧的发展过程。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指出,事物的发展:“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而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指出:“不能认为,只有破…  相似文献   

8.
观点摘编     
邓小平的建国方案 董四代(《攀登》1997.③)认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国方案,并不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他们的创造性的发展:①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了孙中山的节制资本思想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问题.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发展了孙中山的对外开放主张和毛泽东学习一切民族长处的思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发展了孙中山的新民权主义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政治,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党三代主要领导人的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尽管执政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反腐倡廉始终是他们治党治国的基本国策。我党反腐倡廉的理论开始于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这种理论。他们反腐倡廉思想既有一致的方面,又有各具特色的地方。认真学习他们反腐倡廉的理论和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腐败、遏制腐败,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全面胜利,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彩芬 《学术论坛》2001,4(2):25-28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邓小平创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则在理论和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本文分别论述了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3.
李斯所作的刻石文流传下来的共7篇,采用的是每句四字的形式,继承的是四言诗的形式。在7篇刻石文中,有6篇是三句为一章,是古老诗体的复活,同时又是楚文学影响的结果。7篇刻石文,各篇或36句,或72句,每篇作品的句数相对固定,体现出森严的法度,带有法家特色。各篇刻石文都有自己的风格,针对性较强。在运用比喻的地方,继承的是先秦文学所奠定的原形。  相似文献   

14.
计划经济以性善的“道德人”为前提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性恶的“经济人”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的人。我们认为 :这种“现实的人”生活的最佳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人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代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其基本原因是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推行股权分散化运动 ,改变私有制的实现形式 ;大力推进新科技革命 ,发挥“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的重要作用 ;利用世界市场 ,转嫁危机与灾难  相似文献   

16.
李明 《河北学刊》2007,27(5):43-45
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对庄子的哲学经典《齐物论》进行现代解读,可以透见庄子的评价论之基本理论特征。就其内在理论结构而言,从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对象、参照系统到评价情境都贯彻着相对主义,致使评价结果和整个评价活动也必然具有不确定性和虚无性。对此,不仅应结合一般价值理论和评价论的特性,对其理论失足作出分析,而是要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合理性因素给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生态问题所带来的理论资源和启迪。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笔者从教学条件,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教学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展经济学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它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以此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 ,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民族国家理念在《云南》杂志中的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勤 《学术探索》2003,(10):28-31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华民族为适应时代变迁,试图调整自身内部机制所作的一种努力。直至辛亥革命前的几年中,先进的中国人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求历程后,才逐步产生了创建新型民族国家、实行现代化以救亡图存的思路。本文试以《云南》杂志为例,分析、阐述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