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祆教即拜火教,崇拜火光,日月星辰。祆教艺术鲜为人知。本文从历史、音乐舞蹈、民俗、考古等角度揭示古代西域的袄教艺术不仅繁盛过,而且继续对近代民俗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代长安与祆教文化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袄教是中国古代对古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的称谓。‘袄”字是汉代以后创造的一个汉字。“袄”字在《说文解字》中未见,大致在南北朝时期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后,至迟在隋末唐初才出现的。《说文新附》(宋·徐本《说文解字》第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对“祆”字作这样解释:“袄,胡神也。从示,无声。”这是全面对“祆”字的说明,有形有音,十分清楚。徐的弟弟徐锴,在其《说文系传》中,又作了补充:“祆,胡神也。从示从天。”(《汉语大字典)第4卷第2388页。)值得注意的是王玉树(清·陕西安康人,其事迹见李慈…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证了吐鲁番新出"末胡营"文书属高昌王国早期王室文书,"末胡营"是专供商胡居住和交易的市场,它是古丝路上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城,也是西域商胡进行祆教活动的场所,其遗址就在高昌故城东北面的巴达木村。  相似文献   

4.
孙武军 《西域研究》2024,(2):154-164
《中古祆教东传及其华化研究》是张小贵在祆教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又一力作。此著及作者之前两部著作在整体构架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呈现出各个主题齐步推进的格局。按照祆教教主及其他、祆庙、祆神崇拜、圣火崇拜、丧葬礼俗、其他习俗六个主题对三部著作进行考察,能够更为全面领略作者祆教研究的学术演变进程和内在逻辑理路。作者的文本经典等资料的精妙统合、源流贯通的专题研究、“作”“述”结合的学术风格等研究特色,为中国学者祆教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祆教是新疆流传时间长、范围广、影响较大的一种外来宗教,10世纪以后逐渐消失。在传播过程中,祆教与其他宗教和文化习俗相融合,形成明显地方特点。许多带有祆教色彩的遗俗保留到现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西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如果从公元前6世纪算起,至公元12世纪,仅在西域存在过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宗教就有祆教、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五种,而先后信奉这些宗教的民族有几十个,单列的民族宗教研究在取得较大学术成果的同时,也堆积了一些的学术赝品,为后继者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有一本去伪存真、删繁就简、条理清晰,既能体现作者个人见解,又能对以往西城民族宗教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论述与分析的著作是学术界所共同期盼的。基于这样一些原因,高永久先生的《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综论》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新审视汉籍于火祆教发端的原始记载,结合近些年田野调查所见民间科仪本中涉及该教教主的信息,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证明唐宋之后,民间于祆教教主的信息传递尚不绝如缕,尤其是明清时期,八闽之地的民间宗教,更有将其奉为主神者。由是,从一个侧面佐证祆教也像其他入华夷教一样,最后归宿于民间。  相似文献   

8.
祆教曾是历史上流传时间较长、分布范围较广的宗教之一,它对哈萨克族的文化影响比较深刻。它与哈萨克族的自然崇拜有许多共同之处,经过长期的融合、吸收,哈萨克族形成了某些固有的风俗习惯,从这些风俗习惯中仍可见到祆教的遗存。  相似文献   

9.
莫高窟第23窟雨中耕作图表现了《妙法莲花经》序品中的雩雨场景。用图像学的方法分析其中胡服、胡舞、胡乐、胡塔及衔绶鸟图案所蕴含的粟特(祆教)文化信息。在对古籍及敦煌文书中雩雨与赛祆材料进行引征的基础上,剖析祆教逐渐由实体宗教蜕变为文化形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学记二章     
刘文锁 《西域研究》2004,(3):119-121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学记 是书由蔡鸿生先生著序,巨笔如椽,与本文一道交相辉映;书末有著者的"跋",读之声情并茂,清风扑面.全书分上、下二编,上编题"萨宝体制下中国祆教画像石的西胡风格及其中国化",以下分作十章.下编题"丝绸之路上祆教艺术与新疆及河西等地区艺术的互动",分为十三章,文字之侧附录了著者耗费几十年心血积累的大量的图像资料,在史、论、资料三方面,都有精辟、深刻的涉及,是关于艺术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诸领域学术研究的不可多得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把受宗教迷信影响的起事和暴动,往往称之为“妖贼”、“妖人”或“妖道”,这类事件不绝于书,吴承伯起义只是其中影响很小的一次,但它却被误认为受火祆教影响的一次起义。本文考察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与吴承伯起义相仿的几次暴动,以及火祆教来华的流播状况,认为吴承伯所挟之“道”,不能当作“祆道”,即波斯火教解,而应通“妖”,作“妖道”解;并认为吴承伯起义受到民间道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考古发现看火袄教在中国的初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考古发现看火袄教在中国的初传林梅村70年代以来,火袄教人华问题成为西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先后参加讨论的学者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柳存仁(1976年)、香港中文大学的饶宗颐(1978年)、日本学者福井文雅(1980年)、中山大学的蔡鸿生(1983年)、...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历史上。新疆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曾信奉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祆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现在信仰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4.
鲁涛 《云梦学刊》2011,(3):103-103
《唐代的西域屯垦开发与社会生活研究》(张安福、郭宁等著))于2011年4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认为,屯垦开发是唐朝治理西域的重要策略,在屯垦开发的基础上,唐朝发展了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5.
五船道与伊吾路王宗维一、"五船道"的提出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命出使月氏,约之共击匈奴,途中为匈奴所获。元朔元年(前128年)他从匈奴中逃出,至西域。三年(前126年)骞从西域归汉,标志着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正式开通。从此,中原王朝与西域...  相似文献   

16.
新疆大学中语系教授热扎克·买提尼亚孜(维吾尔族)主持并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域翻译史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西域翻译史》一书,由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西域翻译史》(以下简称《翻译史》)课题组,有新疆大学马德元、张玮、马维汉、陈世明、艾合买提·叶海亚等多民族专家组成。这是一个颇具特色的课题组,《翻译史》是一项填补空白的新成果。 《翻译史》全书包括绪论和古代西域民族接触及语言状况、东汉至隋朝西域翻译活动、唐宋时期西域的翻译活动、元明时期西域的翻译活动、清代西域的翻译活动以及察合台语文学…  相似文献   

17.
是书由蔡鸿生先生著序 ,巨笔如椽 ,与本文一道交相辉映 ;书末有著者的“跋” ,读之声情并茂 ,清风扑面。全书分上、下二编 ,上编题“萨宝体制下中国祆教画像石的西胡风格及其中国化” ,以下分作十章。下编题“丝绸之路上祆教艺术与新疆及河西等地区艺术的互动” ,分为十三章 ,文字之侧附录了著者耗费几十年心血积累的大量的图像资料 ,在史、论、资料三方面 ,都有精辟、深刻的涉及 ,是关于艺术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诸领域学术研究的不可多得的著作。该书的特点 ,归纳起来 ,窃以为有下述几个方面 :一曰学术境界。蔡先生的“序”说得极好 :“…  相似文献   

18.
再论陈诚的西域纪行诗段海蓉陈诚(1365-1458)字子鲁,号竹山,他是明代多次出使西域的使臣、旅行家。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即选入行入司充行人。此后陈诚"辙迹遍四方"①,皆能不辱使命,有功而归。后因朱棣即位,建文旧臣受到排挤,于永乐元年(1...  相似文献   

19.
曹(Tshar)─—吐蕃统治敦煌及西域的一级基层兵制杨铭,何宁生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兴起于今青藏高原的吐蕃,曾一度攻占和统治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东南缘达百年之久。本世纪初以来,在敦煌、若羌、和田等地出上的大量吐蕃文书,就反映了唐代吐蕃统治上述...  相似文献   

20.
张小贵 《西域研究》2007,6(3):77-85
本文考察了狗在琐罗亚斯德教中的角色和功能,认为其在葬仪中主要负责驱除尸魔,而并不具备食死者尸肉的功能。中古时期,粟特祆教仍与波斯本土的琐罗亚斯德教保持联系,而且还就葬俗的方面进行请教。因此史载康国别院"令狗食人肉"并不可信,乃作者不了解当地风俗的误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