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计,更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和谐。正因如此,各方面都密切关注着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本文在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从就业现状视角出发,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揭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而探究哪些因素在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利于学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有的放矢,实现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高等教育模式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更多大学深造机会。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人数也急剧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如何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步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办学模式转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体系结构日趋完善。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尤为迅速,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它既增加了广大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又加剧了就业的竞争和困难。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展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攀娜 《现代妇女》2014,(5):185-185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出现了局部和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的局面。金融危机的袭击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在客观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外部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5.
蒲宏伟 《职业时空》2008,4(2):96-9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据调查数字显示,从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07年将达到500万,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年俱增。大学生们被蜂拥着“赶”进不算太宽敞的巨业市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始从传统的毕业分配向现代的就业指导转变。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辅导员是整个工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论是对就业政策和法规的宣讲,就业信息的宣传,解答学生一系列有关就业的问题,办理学生毕业手续等等,都要辅导员去落实,  相似文献   

7.
马振远  张娜  张惠瑀 《职业时空》2008,4(8):179-179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被推向市场,即由原来的政府分配就业转变为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具有以前那种明显的学历优势和政策优势,开始融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双向选择市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已初步形成。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总体的供求关系发生急剧变动,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强、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毕业生数量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及健康稳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学生现状、列举了影响就业的五种现象,指出毕业生应该采取的态度及对策,高校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9.
林海峰 《职业》2011,(8):18-19
199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过去的"国家统一包分包揽"向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转变。这一历史性变化,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高校而言,毕业生就业工作都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培养精英逐步向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转变,这种转变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2004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全国高校毕业生达360万,比2003年增长46%。毕业生规模的大幅度增加,导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与难点。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导致社会总体需求并没有成倍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供需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先天不足",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也相对较低,整体就业形势也不太乐观。本文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和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改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应对方法进行了一些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绳发  丁义国 《职业时空》2008,4(2):127-128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就业需求的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压力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为了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安康学院紧密围绕着“一个中心(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两个基本点(正确的就业观念、广阔的就业市场)”的目标,实施“走出去”的积极就业方针,“立足省内,面向西部和基层市场,建立稳定的东南沿海就业基地”的大学生就业战略思路,建立稳固的就业基地,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高校逐年扩招和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如何提升其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关系到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求职就业情况。本文从拟从独立学院如何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角度进行探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曹艳华 《职业时空》2008,4(8):122-122
教育是立国之本,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们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既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社会稳定,并且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就业率是检验学校工作好坏的最终标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毕业生也日益增多。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这对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形成了障碍。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现阶段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其目的是希望能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有效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瑞莲 《职业时空》2008,4(10):162-16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步入大众化的新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加之伴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摩擦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的思路和办法,多渠道共同努力,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旭平 《职业时空》2008,4(10):161-16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求“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学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八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逐渐成为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贫困生、女生和“差生”这三个群体更是存在着就业压力大、就业成功率低、就业矛盾突出等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顺利就业、就好业,事关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学萍 《职业时空》2008,4(9):11-1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的教师,是高校从事就业工作的重要成员,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孙东升 《职业》2008,(33):70-71
<正>毕业生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的生存。高校要充分研究就业市场规律,要了解就业市场,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抓好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才培养环节,坚定不移地推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注重培养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要围绕就业市场来提升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