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1988年以来,我党“以经济促进政治”的方针深入人心,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发展很快.祖国大陆累计引进台资项目超过3.5万个,总投资额超过630亿美元,两岸转口年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其中台湾对祖国大陆贸易顺差达150多亿元,台湾对我出口的依存度达到16%.两岸贸易往来已成为维系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广西自1984年至今.累计批准台资企业657家,合同台资总额8.15亿美元.1995年广西与台湾经香港的转口贸易额达5023万美元.在我区,台资仅次于港资,成为广西利用境外资金的第二大来源.1996  相似文献   

2.
一、海峡两岸贸易的新情势1987年10月14日台湾当局开放探亲的政策在海峡两岸掀起层层波澜,在海外也引起强烈的反响。在台湾,要求海峡两岸直接通商及到大陆投资的呼声四起,一浪高过一浪。现在,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五大贸易伙伴,而台湾也成为大陆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一些台商与大陆进行直接贸易;有些台商干脆将整厂或生产线移往大陆;以往来参与转口贸易的台商纷纷着手与大陆洽谈贸易,有些台商则在香港等地设立联络办事处或另立子公司,计划进一步开发市场;还有些台商以各种名义组团到大陆进行实地考察,仅去年的广交会就有数千名台商参加。据台湾方面统计表明,有70%的台商打算与大陆进行间接贸易,有1/3的企业家愿意向大陆投资。  相似文献   

3.
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以来,台商就迈开了投资大陆的脚步。从1990年开始,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络绎不绝,传统产业掀起了第一波的投资大陆热潮,1993年时达到了高峰。1995年前后,在两岸频繁的学术交流推动下,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热络起来,与传统产业的投资交相辉映。到去年又掀起了第二波的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热潮,半导体等科技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挑战当局“戒急用忍”政策积极跨海登陆,发展至今,台湾投资大陆已形成相当规模。据台湾媒体报导,投资大陆的台湾企业已达5万多家,投资项目达2万多件,投资金额已逾700亿美元(也有称1000亿美元),岛内三分之一的上市上柜公司都已投资大陆。  相似文献   

4.
一、台湾与大陆农贸的逆差态势台湾与大陆的农产品贸易,和其它方面的贸易一样是以两岸关系的缓和为契机的.从1987年7月台湾开放二十九项农工原料间接进口以来,迄今发展迅猛:1987年两地农产品贸易额为3.29亿美元,到1992年即达6.41亿美元,增长了94%,年平均增长11.95%.同期台湾从大陆转进口的农产品总值从1.61亿美元增加到3.47亿美元,年平  相似文献   

5.
<正> 一、香港贸易模式的特点在香港的经济史上,贸易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一个新的贸易模式逐步形成了.这个贸易模式既有别于过去以转口贸易为主的模式,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模式相比,也具有鲜明的特色.香港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是极高的,而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又比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更高.1959年,香港本地产品的出口值第一次超过了转口值,这可以说是香港贸易迈向新阶段的开始.这一年,香港进口总值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是95.9%,而出口总值(包括转口)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是03.6%.从1959年至1984年,前者的比重都比后者高.一直到1985年,后者(占89.2%)才超过前者(占87.8%).随后两年,两者极为接近.1988年,进口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跃升至120.7%,又超过出口所占比例(119.3%).30年中,进口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高于出口所  相似文献   

6.
自1949年以来,台湾高教事业有很大发展,培养了不少高级人才,对台湾的经济“起飞”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分析台湾高教体制的得失,对大陆高教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台湾高教体制的现状台湾的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从1952年到1986年,台湾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8.7%,同期国民生产毛额从16.6亿美元增加到740.8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毛额从205.5美元增加到 3748美元。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台湾当局重视高级人才的培养,重视发展高教事业。  相似文献   

7.
香港长期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中介和桥梁。随着台湾当局落实“入世议定书”中关于直接贸易和直接投资承诺日期的临近和两岸航空业界谈判的进展,两岸“三通”已势在必行。“三通”虽对两岸经港转口贸易产生一定影响,但我认为对作为两岸经港贸易主体的两岸经港离岸贸易影响不大,“三通”后香港作为大陆台商投资服务基地的作用还将进一步加强,香港作为大陆台商的资金运作基地和资金调度中心的作用仍将不可代替。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杭州市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呈现出新的势头。1987年外贸收购总值达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出口生产企业有400多家,出口商品门类由过去10大类增加到16大类,产品由500多种上升到1000多种。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能力也逐步提高,目前共批准技术引进项目416项,用汇21394万美元,全部投产后可增产值37亿元,增税利6.3亿元,创汇1.4亿美元。兴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41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陆制定并调整了一系列对台经贸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台湾当局渐进地放宽了对大陆经贸政策。同时,民间企业也开始奔赴大陆投资办厂。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直接带动了两岸间接贸易的快速发展。80年代末期台湾主要的出口对象开始呈现出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大陆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从新疆对外贸易的实践来看,外贸工作在我区的经济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外贸工作搞得好不好,关系到我区的对外开放,关系到我区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关系到我区四化建设的全局。过去的十年是新疆对外开放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时期,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经济技术合作都有很大进展,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1990年全区出口总额达到3.4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19.5倍,  相似文献   

11.
在台湾资本中,可以划分为官僚资本、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三种。其中,官僚资本的“国营事业”营业额为148亿美元,私人资本的“集团企业”为134亿美元,外国资本的“跨国公司”为106亿美元。台湾的私人资本,特别是私人集团企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超过了官僚资本。仅一九七九年民营工业产值就为262.55亿美元,比一九五二年增长近80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由此可见,台湾的私人资本在台湾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分析台湾私人资本的发展来探讨台湾私人资本对大陆投资、贸易的可能性,以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往来,促进统一祖国大业的完成。  相似文献   

12.
加快吸引台资,办好台商投资企业,不仅关系到利用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加快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外向型经济建设,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海峡两岸关系,促使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因此,有必要剖析台商投资企业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这对促进台商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一、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现状和特点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的转移,尤其是近年来台湾的社会治安恶化,劳资纠纷增多,民众环境保护意识高涨,地价猛涨,原材料短缺,劳动力不足等诸多因素,迫使台资加速外向转移。随着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台胞选择到大陆投资,台资大量涌入大陆,其投资活动逐步从零星、隐蔽、分散发展到成批、公开、联合进行,日益形成一股强大热潮。截止1991年10月底,大陆共批准台资企业2846项,台胞协议投资达36.2亿美元,目前,台商在大陆投资开办的企业已达4200多家,比前期有大幅度的增长,台资已成为大陆外商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的方针是全方位的开放,而发展同香港地区的商品贸易往来则是实现这一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自1979年以来,内地同香港的有形贸易取得了重大的进展。1984年,内地对港出口总额达到557.53亿港元(约合73.7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24.4%,占香港进口总额的25%,在香港进口来源地的排列  相似文献   

14.
一、经贸合作回顾 我国与韩国的经济交往起始于70年代中期,先是进行小规模的民间转口贸易,从无到有,逐步发展。1980年双方的贸易总额为1.88亿美元,仅隔5年至1985年就上升为12.9亿美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1988年实现直接通航以来,双方的经济活动发展愈加迅速。1986年广州秋季交易会上,我国与韩国商人达成的贸易合同金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来台湾一隅在特殊条件下,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原因何在?与海峡两岸关系有何联系?这些都是值得深讨的问题。 一、台湾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1989年台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980美元,进出口总额1102亿美元。尽管发展有些畸形,基础也不甚牢固,发展水平也还低于香港和新加坡。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处于前列,离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已不是很遥远,这也是事实。台湾经济发展为什么相当快?可说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世界上的事物住住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台湾经济的发展也确实存在多种原因。将其归纳,就是下列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肇庆市对外经济贸易有了较大发展,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354万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5.48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3.56亿美元,“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出口1.92亿美元),增长22.3倍,平均每年增长25.2%,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要保持这一发展势头并在此基础上跃上新的台阶,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拓展新的市场,以形成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是非常重要和势在必行的。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该市的实际谈点看法。一、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有利于改变出口市场不合理的分布现状。长期以来,肇庆市出口市场的分布格局不很合理。从1991年的情况来看,全市出口实绩达3.59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2.19亿美元,“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与印度是近邻,在中国对东南亚、南亚的对外开放中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印度是云南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国,滇印贸易的增长十分迅速,贸易的互补性非常强.在当今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联系进一步紧密的情况下,滇印贸易的前景十分广阔.云南省要重视发展与印度的贸易合作,实现把云南建成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 潮州市的对外经济贸易,在国家和省实施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方针指导下,发展较快,尤其是近两年来,步伐更大,与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更加密切,目前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1988年通过各外贸专业公司和经济特区外贸收购出口总值达5.5亿元,比1980年增长四倍多,完成“三来一补”工缴费比1980年增长5.8倍,新办的“三资”企业蓬勃发展,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几年来先后利用外资3065万美元,去年,全市创汇近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云南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思考欧阳国斌引进和利用好外资,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的经验无一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日本从战后到七十年代初的20多年中,总计引进外资达200多亿美元。新加坡...  相似文献   

20.
1990年6月20日至24日,由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五方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开发大西南第五次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举行。来自四省(区)五方的理论工作者63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就西南对外开放、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地区经济横向联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会议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对外开放问题会议对西南的对外开放作了较全面的探讨。与会同志认为,近年来西南的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8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8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三倍以上;外贸依存度提高,其中,广西在1987年已达到14.2%;边境贸易发展迅速,198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