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到目前为止,新一届政府精简取消了221项行政审批事项,未来5年,还会把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1/3. 相似文献
3.
4.
10年前,我国提出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大背景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后,我国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其背景与我国现在正面临着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新任务密切相关。加快转型升级不仅要调结构、促转变,破解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更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解深 相似文献
5.
<正>行政审批制度是国家干预、调控以及管理社会经济事务的一种有效的权力手段,在加强行政管理制度,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历史悠久。早在大禹时期,就制定了"春三月,山林不登斧。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条禁令,这是我国官方干预经济的最早记录。随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由 相似文献
6.
2012年底,安徽省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范围最广、审查最严、力度最大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对省直45家单位实施的707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确定保留省级行政审批事项320项,取消和调整387项,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达54.7%,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了51.2% 相似文献
7.
8.
9.
行政审批制度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现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行政审批,但很难说已形成一种制度,行政审批作为一种制度的出现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行政审批制度发展到今天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制度成果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行政审批制度也随之相应的做出调整,做出了一些贡献;看到贡献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使行政审批制度可以更好的为市场经济服务也应进一步的做出调整。本文从行政审批的定义、我国行政审批改革的历史过程出发,指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所取得的成果与贡献的同时也揭示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待可以对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自2001年9月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在它的总体领导和监督下,尤其是新一届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改革演进轨迹和改革成效的梳理,并从中发现改革面临的四大难题,进而提出了改革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15.
"脸难看、事难办,图章能把腿跑断."这句曾在老百姓中十分流行的顺口溜儿,一语道破了行政审批制度的种种弊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我国加入WTO的日益迫近,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审批管理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市场经济呼唤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要求改革现行的审批制度.于是,各级政府转变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浪潮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办事效率"大提速"运动在全国各地迅猛展开.可以说,世纪之初,政府改革驶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行政审批与监管的关系有点像是功夫在诗外,没有强有力的监管,行政审批的放权很难真正持久。阻碍审批改革的三个因素行政审批改革已进行过多次,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逾2000项,但实际效果并非尽如人意。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最后批准放行要经过几十个部门、上百道审批环节,盖上百个章,全套程序费时数年。审批改革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20.
《管理世界》2018,(4)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政府职能转变能够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完善政府自身建设、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形成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红利,进而优化政府的治理体系并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运用系统化、定量化工具探索政府职能转变制度红利的理论框架、实现效果和生成机制,对于降低市场风险、提升变革成功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欧盟通用评估框架(CAF)背景、内涵及中国适用性基础上,提出基于CAF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红利及其生成机制分析框架,进而编制了具有较高效度、信度水平的测量问卷。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制度红利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东部地区表现更好,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因素对制度红利生成的作用机理表明:(1)领导力是持续释放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制度红利的决定性因素;(2)行政审批流程更多影响着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3)公民参与在释放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制度红利方面作用明显;(4)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的保障性资源的绝大部分影响力必须通过行政审批流程等配套措施实现;(5)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改善,能够显著提升政府自身运行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和公正性。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的方向包括完善面向职能转变的领导力提升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一体化标准化改革、强化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力度、构建流程为中心的职能转变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