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以高达20%~40%,由此带来的透析不充分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因心血管并发症导致住院率升高,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本文总结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行血液透析的49例低血压患者的诱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血压、血糖及血红蛋白无显著变化,P0.05。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血钾、血钙、血磷、血尿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与透析前相比,变化显著,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低血压63例,心律失常31例,高血压38例,心包积液19例,心绞痛9例,心梗2例,相关性感染44例,脑出血8例,消化道出血5例。结论在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老年患者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早期透析,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找到有效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55例,按是否应用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分为两组,观察救护效果,统计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几率,分析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结果观察组12.5%发生心律失常,9.38%致残,21.88%死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类型是原发的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原因是患者有原发糖尿病、高血压、低血浆白蛋白。有效的急诊护理是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论根据老年脑卒中患者易发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危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能缩短救治时间,降低致残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专项预见性干预减少老年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科首次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85例,随机分为预见性干预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预见性干预组另行专项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围术期功能锻炼、采用弹力包扎预防出血、预防假性动脉瘤形成、预防内瘘血栓形成。结果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年后,预见性干预组的内瘘闭塞、动脉瘤样扩张、血栓形成及并发症总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专项预见性干预可以明确减少老年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4例服用埃克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用药后1个月内不良反应的发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24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发生皮疹(37.5%),4例患者发生腹泻(16.7%),3例发生转氨酶升高(12.5%),4例发生恶心(16.7%)经过用药前后护理干预及积极地对症处理,患者均能耐受治疗.结论 埃克替尼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通过相应护理干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均好转,没有延误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6.
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9—11月在扬州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治疗的4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安德森模型,采用SPSS 26.0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多元线性分层回归,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该类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总分处于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年龄(β=-0.239)、网络健康信息搜寻频率(β=0.177)、自我效能(β=0.441)、透析持续时间(β=-0.124)、Davies-Stoke评分(β=-0.091)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P<0.05)。应对年龄大、透析持续时间长、合并症负担重、自我效能低的患者,给予针对性干预和指导,同时增加患者网络健康信息搜寻频率,提高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老年尿毒症患者原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达到消除或减轻睡眠质量下降的目的。方法对40例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中存在心理负担的15例,皮肤瘙痒10例,血液透析不充分11例,睡眠体位8例,环境因素6例,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均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睡眠质量下降现象。结论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结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乃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为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耐受性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例,组一给予每周3次的常规血液透析及每2周1次的血液透析滤过,组二给予每周3次的高通量血液透析及每2周1次的血液透析滤过,记录透析过程中的血压数据,统计不同血液净化模式下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在低血压发生率方面,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5);在透析第4小时的血压上,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5)。结论对于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滤过在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更低、透析第4小时的血压更稳定,患者有更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诊经静脉给予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沈阳急救中心救治的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97例,急诊给予经静脉注射胺碘酮(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44923,150mg/支)35mg/kg胺碘酮,若未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可加用负荷量150mg胺碘酮,以总量1000mg为上限,观察治疗后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97例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后显效69例(71.13%),有效25例(25.77%),无效3例(3.09%),恶化2例(2.06%),总有效率为96.91%。胺碘酮用药剂量150~950mg,平均(239±46.80)mg。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后的静息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少于治疗前,而P-R间期和Q-T间期均显著多于治疗前(P0.01,P0.05)。结论急诊经静脉给予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急诊行胆道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分析,找出老年糖尿病患者急诊行胆道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从而有效地避免心律失常的 .发生.方法44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急诊行胆道手术,心律失常的统计时间范围是从手术结束到手术后24h内.电解质、血红蛋白的数据为急诊入院时或急诊入院后术前3h内所采集的数据,采集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443例中发生心律失常113例(25.5%),其中有心血管病史发生心律失常为92例,高血钾或低血钾发生心律失常为73例,手术时间大于2h为58例,低血红蛋白发生心律失常为57例,连续硬膜外94例.经过统计学处理发生心律失常分别与有无心血管病史、血钾和血红蛋白值、麻醉方式密切相关.有心血管病史、血钾不正常、血红蛋白偏低、手术时间大于2h、连续硬膜外是引起老年人急诊行胆道手术后致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结论发现主要与原有心血管疾病、高血钾或低血钾、低血红蛋白、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程度进行分析,对临床诊治提高参考。方法将206例老年心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三个年龄段,分析病因构成特点与心衰类型,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LVD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心衰患者中94.7%为多病因,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为主,合并疾病以COPD、糖尿病、心律失常为主。老年人心力衰竭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占66.99%。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在治疗上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老年壶腹周围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280例60岁以上壶腹周围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输血0~400ml,无胰瘘及胆瘘,无腹腔感染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并存疾病,术中精细熟练操作,术后全面监护防治并发症是老年壶腹周围癌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山区生态林管护工作绩效考核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市实施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过程中,对管理人员和生态林管护员的绩效考核尚无统一标准,各区县制定的考核标准在全面性和科学性上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借鉴企业管理绩效考核常用方法——平衡记分卡方法的基础上,从学习与发展、内部管理、环境3个角度,综合管理层和农户层的各级特点,初步构建了北京市山区生态林管护工作的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山区生态林管护的绩效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05~2007年进行成龄低产苹果园技术改造.从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和综合病虫害4个方面入手,使苹果低产园实现了连年大幅增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城市老旧小区在提升改造、居民自治、网格化管理、卫生环境治理和项目化服务运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西安市碑林区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及对比国内外同类城市老旧小区治理等方法,对老旧小区综合治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老旧小区房屋建筑与基础设施老化现象严重,乱搭乱建、脏乱差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组织、市场力量、小区居民和社会志愿者等主体参与不足,现代物业管理服务严重缺乏,多元主体参与老旧小区工作的治理格局尚未形成;社会各界对老旧小区治理的民生意义与公益性定位还不明确,导致政府政策指导相对滞后,硬件提升改造与软环境治理方面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等。研究认为,老旧小区的综合治理应以公共服务理论和以人为本理论为支撑,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多元主体参与共治为着力点,以提高认识站位、完善支持性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管理体系与工作机制为重要抓手,提升老旧小区的综合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南浏段数字航道系统主要由电子航道图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系统支撑平台等组成。综合监控系统是数字航道应用系统的核心,主要由航标遥测遥控平台、船舶监控平台、水位监控平台3部分组成。该系统正式运行后,在航标技术信息动态监控、工作船舶动态监控、水位动态监测、标志被打及船舶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等航道维护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航道维护工作效率。未来随着航道科技的不断进步,综合监控系统将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铁路工程建设中信息管理的要求 ,在现代铁路建设中引入BPR、MRP等先进管理思想 ,以WindowsDNA技术设计开发出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采用了全局数据库管理系统结构 ,降低了系统的构建及维护成本。最后 ,给出了系统的物料管理子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并列出构建该系统的主要程序段。  相似文献   

18.
客运专线的综合维修是列车高速、高密度、安全、平稳运行的保障。建立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综合维修体系,按照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协同作业的方式进行综合维修,必须采用当前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建设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传递快捷、信息沟通及时、信息统计分析准确、信息共享高效等目的,为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少用人、低成本"的综合维修目的、应急应变快速反应和服务行车安全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19.
老干部住院患者死因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干部住院患者的死因。方法回顾我科15年来337例60岁以上老干部住院死亡患者病例,分析致死疾病的顺位排列。结果老干部住院患者死因前5位构成顺位依次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增强干部保健意识,改善生活方式, 定期全面体检,做到对疾病早防早诊早治,是降低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管理文化在多校区运作和高校整体发展中发挥积极功能。当前基于多校区的管理文化建设面临普遍缺失的困境,从统筹新老校区建设、创新制度文化与执行力文化、完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培育员工归属情感等方面,积极寻找构建多校区管理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