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7月5日至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第二次视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民族宗教和民族地区特别是新疆的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强调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重要思想。我国人口较少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我国现阶段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在我国民族关系上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矛盾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等等.  相似文献   

3.
9月6~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和田地区贫困农村,详细了解各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所思、所盼。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生活水平。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引导各民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推动各民族互相学习、加强交流、共同进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要千方百计为各民族群众多办实…  相似文献   

4.
<正>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中国发展,是56个民族的协调发展;全面小康,是56个民族的整体小康;中国富强,是56个民族的共同富强;中华复兴,是56个民族的全面复兴。要实现56个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强,就必须处理好团结与发展的关系。7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各民族都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聚人心。"  相似文献   

5.
今年11月20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先驱胡耀邦同志九十周年诞辰。全国各民族人民都在纪念他,怀念他。因为胡耀邦在担任党的总书记期间,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成效显著的民族观。这就是“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种新的民族思想观,对于民族团结,对于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对于创新、发展新型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思想观(“三个离不开”),对于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历史文化上说,“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原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一体多元的整体。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汉族…  相似文献   

6.
今年11月20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改革开放的思想先驱之一胡耀邦同志九十周年诞辰。全国各族人民都在纪念他,怀念他。胡耀邦同志在担任党的总书记期间,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成效显著的民族思想观,这就是“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种新的民族思想观,对于民族团结,对于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对于创新、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思想观(“三个离不开”),对于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统一的国家里,居住着五十多个民族,而且是不同氏族之问交错杂居,共同生活在一起,这就存在一个民族关系问题。既然是民族关系,无疑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彼此之问的关系。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基本特征就是平等、团结、互助、合作。这种民族关系当然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民族关系中核心的、关键的还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关系。建国三十五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搞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汉族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民族问题研究中,著名的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近年来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论断: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汇,整个中华民族早已形成了一种"多元一体"的格局。此论一出,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形成了民族学者与其它学科的学者均纷纷争谈"多元一体"格局的热闹场面。笔者从费老的论断联想到大家都熟悉的"两个离不开间的提法,打算从另一个角度谈点不甚成熟的意见,以期引起讨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这是关于我国民族关系的"两个离不开"的提法。众所周知,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党就提出了过渡…  相似文献   

9.
建设强大的工业化的社会主义祖国,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任务,这个任务是极其巨大的,只有我国各民族亲密团结,合作互助,才能够实现.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祖国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合作互助,离不开汉族的帮助.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很广大,地下资源也很丰富,但是人口很少,政治、经济、文化一般比较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劳动力缺乏,资金缺乏,技术力量不够,如果离开国家的支援,离开汉族的帮助,要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便会遇到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举个例子来看,建立最早的内蒙古自治区,各项建设事业所以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就是由于蒙汉两族及其他各族人民亲密团结,互助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兴建的包头钢铁联合企业,不仅内蒙人民积极热烈地参加了,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少数民族干部主要分布在各民族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进入了非民族地方(汉族地区和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各民族杂居地区)的各级各部门。作为非民族地方的少数民族干部,他们因其独特的文化背  相似文献   

11.
北京金瓯民族科贸公司简介北京金瓯民族科贸公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办的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各少数民族地区之间,以及我国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了解与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为宗旨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需要实行团结互助,亲密合作,才能达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目的.大家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人口和广大领土的大国.在我们国家之内,除了人口特别众多的汉民族之外,还有数十个少数民族,其人口共3,500多万(1953年的人口统计),约占我国总人口的6%.这些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都是勤劳勇敢和富有智慧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少数民族和汉族一道,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开拓了疆土,发展了生产,创造了文化,对于我们伟大祖国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并且由于历史的发展,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状况,也是互相交插、错综复杂的,许多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在一起,有着"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以及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发展了经济上的联系、文化上的交流和民族间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2008,(7):4-4
要把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转化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动力。要大力宣传在抗震救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生动展示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动人场景,生动展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紧密关系。抓住全国各地支援受灾民族地区重建的契机,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为保障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4.
秦和平 《民族学刊》2023,(9):106-116+164
《毛泽东年谱(1949-1976)》记载了毛泽东民族思想理论创新与实践。首先,拒绝“民族自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迅速实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其次,提出“民主改革”,废除了少数民族的旧制度,通过“民主建政”建设及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经过各族人民几年来的努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绝大部分都已基本上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共同进入社会主义。最后,中华各民族团结互助,“我们的方针是团结进步,更加发展”,不论大的民族,还是小的民族都要团结,中华各民族大团结,相互了解信任,汉族帮助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可以帮助汉族,相互帮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团结互助,合作进步。因此,“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障”,也是毛主席民族工作的光辉思想和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三、当前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加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民族间、地域间的发展差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差距,是历史上形成的。建国以后,党在1953年就提出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文化,逐步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  相似文献   

16.
民族之间交互式的融合是中外民族关系中永久的主体。当今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的产生、发展、壮大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同周围的少数民族之间保持着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关系。正是因为汉族中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成份存在,汉族的风俗、方言才如此复杂多变,汉文化才如此绚丽多彩。也正因为汉族同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在血缘上相互吸纳,地缘上交错杂居,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才如此坚不可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一词的出现及使用情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现有五十六个民族,除汉族以外还有五十五个兄弟民族."由于汉族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民族的人口所占比例很小,所以,在我国习惯上就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少数民族."(《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那么,"少数民族"一词在我国何时出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这一词的使用情况如何?"少数民族"一词开始使用时所含之意,所指范围情况如何?我们根据现在所了解到的材料,对这些问题以及有关的一些问题作一些介绍,并谈些粗浅的看法.众所周知,"民族"一词在我国被广泛使用已有不短的历史.根据现在民族理论学术界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对处理我国民族关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成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对当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两个主义一取消,团结就出现了"从理性上提出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观念,汉族和少数民族"两个离不开"从实践上指明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两个怎样"从事实上概括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标准。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邓小平关于处理民族关系的这些重要论述,有助于处理好现今和今后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既有汉族统治者建立的王朝,也有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王朝。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历史上各王朝都包括着不同的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复杂的。元朝是蒙古统治者建立的王朝,蒙古族是统治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相互学习。习近平同志说:"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就是说,所谓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要向各族人民反复讲,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但是由于我国汉族占绝大多数,汉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