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景化是文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诗歌是前景化语言运用最为明显的一种文体,前景化阐释诗歌语言中的种种偏离现象,抓住了诗歌的前景化特征,因此也就能更好地欣赏到诗歌的美学价值。利奇将语言划分为三个大的层次,若以前景化的视角从语义层、句法层和词汇层三个层面上对比分析许渊冲和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翻译的李白诗歌《行路难》,便可以探究出哪种译文能更突出原文的前景化特征,更能传达出原文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诗歌语言研究中普遍存在两个层次、四个要素之间的混淆问题,第一个层次是声与音、韵与律的混淆,第二个层次是声音与韵律的混淆。在符号学上,声与音原是两种不同的符号,诗歌语言的语音兼备表情功能而使两者混同;韵与律原是分属语言与音乐,诗与歌的原始结盟使语言在音乐的影响下形成纯形式的格律,韵与律自此难解难分,并演化为格律。在新、旧诗更替中,韵律或格律的去留问题成为焦点,诗歌整体声音问题被狭化为格律问题,而中外诗歌写作史上声音与格律一直是两个平行的话题。现代诗放逐格律,但没有放逐诗歌的声音,反而释放了诗歌声音的潜能,在声音语象的创造上与中外诗歌传统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外语教学中的两个层次,即语言层次和语言文化理解层次,阐述了不同文化所引起的不同思维模式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并分析了知识层次在外语教学中的局限性,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相似文献   

4.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追求,历来为诗歌创作者和诗评者所重视。追求含蓄美的技法由浅入深有语法层次、修辞层次和宗教觉悟层次等三个层次。层次不同,手法各异,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含蓄艺术的三种境界。论文从手法分析入手,结合不同层次的比较,探讨古诗含蓄艺术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
法国翻译学理论释意学的创始人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和玛丽亚娜·勒代雷认为翻译有三个层次:词义层次、话语层次、篇章层次。其中还有一个三角模型,即三个步骤:理解,脱离原语言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而要脱离语言外壳进行重新表达就需要加入认知补充。其中认知补充又包括译者根据自己的记忆、经验、理论知识、想象以及思考阅读等方式获得的与原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以及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诗歌的语言特点、思想深度以及情感丰富等特点使得它的翻译需要译者具备极高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即还需要译者的认知补充才能完全诠释好诗歌的内涵与情感。  相似文献   

6.
儿童诗歌通常以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为基础,通过简单、韵律的语言展示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儿童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育、塑造和培养儿童基本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文章以云南省临沧市章驮乡塘房小学,邦卖小学等七所小学为例,按照"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要求,认真调查了解教学现状,从培养小学生能力的角度来查找滇西农村小学儿童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相应对策,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在萧开愚的诗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语言本体和语言层次的悖论,前者要求诗歌面对现实时绝对的自足性,后者则更多地考虑了现实对诗歌的的参照和渗透作用。萧开愚的可贵之处是同时在两个方面都有深入的探索,虽然他对汉语性和诗歌形式的强调可能使他在诗坛上曲高和寡,但他对现实的关注也使他写出《破烂的田野》这样的愤怒之作。如果他那里存在一个诗歌的理想国,这个理想国不会是整体性的、一体化的,而是以悖论和残缺的方式出现,也就是说,萧开愚的诗歌理想国是以不同的层次呈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体偏离的讨论由来已久,尤其体现在诗歌研究领域内。然而,这些讨论大多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上,很少涉及语言层面之外,故而对文本分析的解释力有限,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偏离理论的发展。故本文将以中英两首悼亡诗歌为例,指出诗歌的感人魅力和艺术价值不仅在于语言层面上,也存在于非语言层面上的偏离,进而说明偏离的范围应该包括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对偏离的认识与把握也应该从语言形式的偏离扩展到题材偏离、视角偏离、图式偏离等非语言层次。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一种由此及彼的间接性的语言描述方式,是"以其所知而喻其所不知",是一种语言行为。而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诗歌中大量隐喻的使用与节奏、韵律、意象、句法等其他诗歌语言成分共同使诗歌语言产生"陌生化"的效果,创造出诗歌特有的审美价值。隐喻是诗歌丰富意蕴的表现手段,是诗歌含混美的创造手段,隐喻是诗歌的实质。隐喻所指的含混性和开放性,为读者的解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0.
围绕英语诗歌所涉及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分别从英语诗歌用词、英语词汇外延与内涵意义、英语诗歌意象创作表达手法、英语诗歌比喻表现形式、英语诗歌象征意义表现手法等五个方面具体对英语诗的遣词作以分析,从而阐释英语诗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1.
诗歌教学是一个实施语文美育的过程,新课标非常重视诗歌教学美育的功能,注重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领悟,关注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的提升,并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品味体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鉴赏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象、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杨双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2):65-68
诗歌《羊齿山》作为托马斯最具代表性的诗篇之一,语言运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本文运用文体学中前景化的视角分析《羊齿山》一诗的语言,不仅赋予诗歌新颖性和创造性,而且达到了突出主题的效果.又从变异和过分规则化两个方面剖析前景化实现的手段,前景化手段的运用不仅赋予了本诗独特的魅力,而且突出了诗歌的主题.通过探讨诗歌语言在语音、语相、词汇、语义和语法等层次上的变异和过分规则化,帮助读者分析和解读诗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各种文学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诗歌是一种与语言的音、韵联系密切的文学形式。音韵学的发展对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又使得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音韵和格律各有千秋。本文从语音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两种语言诗歌韵律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英美诗歌因其形式变化多样、结构灵活巧妙、语言内涵丰富,成为英美文学课程学习的重难点。学生往往望而却步,不知从何下手。结合诗歌的这些特点及英美诗歌教学的现状,本文提出将新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诗歌教学中,并以安得鲁.马维尔《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为例,说明新批评在诗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5.
索绪尔在1906到1909年间致力于研究拉丁文诗歌和吠陀梵文诗歌中隐匿神名的易位书写,这与他讲授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时间(1906年至1911年)几乎同步。自1964年开始,索绪尔的易位书写笔记不断地引起学者和批评家的广泛关注,该笔记不仅为诗歌研究开辟了新的探索领域,而且对语言问题本身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可能。雅各布森所关注的语言特殊性、斯塔罗宾斯基所强调的诗歌批评以及克里斯蒂娃所探讨的“异常书写”诗歌理论,分别从诗学功能、阅读模式和文本生产等角度为易位书写研究作出了卓有建树的诠释。易位书写所带来的启示在于,既然语言系统的表意惯例和阅读习惯都值得推敲,那么语言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和多元性有助于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一切形而上学所构建的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16.
论教学语言的层次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语言可以而且应该划分出不同层次。本文分别具体论述了教学语言的 3个层次的主要标准和要求 ,并指出了划分层次的意义和之所以划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诗歌迎来语言的审美转向,“拒绝隐喻”的诗歌语言风暴甚嚣尘上。作为“朦胧诗人”之一的杨炼,在其出国后仍旧醉心创作,并一以贯之地坚持将笔触最大程度地深入人类处境的诗歌艺术追求。杨炼的海外诗歌充分呈现了语言的内在张力所创建的韵致深远的诗意空间,诗人精于运用隐喻并融入个体经验的生命体验,创造了不同于国内诗坛倾向平面化叙事性风格诗歌语言的“后朦胧”诗语,取得了独有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当代诗歌的语言本体意识与当下以口语写作为中心的写作现象自然地保持了距离,通过语言对虚无性的深度体验与精神探索,构成了当代诗歌书写的可能,李心释所具有的语言学家、诗人双重身份,使得他的诗歌书写有效地深入到诗的语言内核,对当代诗歌写作、诗歌史的诗学建构、以及诗歌突破文体边界走向当代社会与生命意识的建构,均产生了较为重要的话语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 2、掌握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类考题的一般解答思路。 【案例设想】 古代诗歌鉴赏层次的考点有三个——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层级的考点中,表达技巧是近几年改为主观题型后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探讨了语言误用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试题分词组、句子、篇章三个语言层次,采用二种测试形式:一种在所测语项前提供空格;另一种不提供空格。根据不同语层及测试形式中的误用率,对冠词教学及测试方式进行了讨论。且比较和分析了程度不同的学生的语言错误及原因,讨论了处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者的语言弱点及教学侧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