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部分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开设的教育学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宏观教育学和微观教育学 ,讲课时间为一个学年 ,第一学期开设宏观教育学 ,第二学期讲授微观教育学。教育学课程教材种类很多 ,教师自由选择教材。《学会教学》(“learning to teach”)是美国部分师范院校采用的微观教育学教科书。这里结合此书 ,谈美国师范院校微观教育教材内容结构和特点。  一、教材内容结构《学会教学》作为微观教育学 ,是为师范专业学生设计的 ,其教材内容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所有学科、所有年级教学。教科书由绪论和三个部分组成。绪论以教学的简明发展历史开始 …  相似文献   

2.
张伶 《阴山学刊》2003,16(1):102-107
通过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反映出来的有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使我们认识到 :改革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内容、结构体系 ,以及构建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等内容 ,是提升教育学课程教学价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从“化学教材教法”向“化学教育学”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关系;化学教育学与教育学、化学之间的关系及研究的任务、内容等.  相似文献   

4.
面向21世纪 建立我国高师美育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正在进行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体系改革的工作,我们研讨建立高师美育教学体系的问题,也应该紧扣这个主题。本文联系我国当前高师美育教学的现实,拟就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师美育课程体系谈一点设想。这里所说的“高师美育课程”是指,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为目的的公共艺术、美学理论、美育理论等课程。一、高师美育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高师美育课程的目标应该服从于高师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这里从高师人才培养规格主要包含的基本素质、教师职业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三个方面,提…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学“范例—结构—发展”教学法提出的理论背景师范院校的教育课程《教育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在所有的教育课程和公共课程中,是主干课,它和任何一个科系中的专业主干课,构成该科系的主干课体系。《教育学》与《心理学》、《中学各科教材教法》一起体现出高师课程结构的特殊性,在高师课程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育学的教学宗旨是提高师范生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师的职业文化修养,使师范生在学校期间就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形成教育的基本功,成为合格的教师。由此,它的教学要完成如下几个任务:首先,使师范生掌握教育的基…  相似文献   

6.
本回顾了《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课程的建设,着重从教材与教法处理方面,总结了围绕“教学”为中心,明确“研究”是方向、照顾高师学生和中学的实际等三条原则。  相似文献   

7.
论高师教育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系统建构的改革罗明东在高等师范学校课程体系中,教育类课程是最具师范特色的课程,是教师职业性的根本体现。教育类课程是指高师各专业开设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技巧、实践等的教师职业训练课程,是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鲁涛 《云梦学刊》2010,31(3):F0003-F0003
《当代学术史研究》彭时代顾问、余三定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该书除对“学术”、“学术史”等一般性问题作学理上的探讨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对当代学术现象、学科发展、学术流变、学术争鸣作宏观扫描和整体研究。如对“学术期刊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公共"课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现在面临着许多非常严峻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水平的师范院校,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者认为,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必须从课程性质、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教师专业素养、学生内部动机、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教育普遍面临两个尖锐的矛盾:其一是学生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文素养缺失所造成的综合素质的下降;其二是需要讲授的内容多而课时有限,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完善《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加强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从某种角度上说:学生学业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考试的指导思想则是:“选拔适合教育学生”。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学业评价,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只有极个别学生学习优秀,而大多数学生属于一般,因此,就把优秀的成绩给极少数学生,这样评价无形中变为一种甄别过程,只有少数学生能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成了这种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三年制教学方案》是国家教委为深化高等师专教育教学改革,培养跨世纪的初中教师,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民族素质的提高而制定的。它的突出特点是加强公共理论课教学、重视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增加地方和学校规定的课程等,从而体现了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的基础性和教育性、师范性和针对性、地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学会联合举行的浙江省教育学术讨论会暨浙江省教育学研究会年会于84年12月21日至25日在杭州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改革的决定》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题词为指导,着重从宏观上探讨普通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包括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专题。现将讨论的重要方面综述如下。 一、关于教育方针 代表们建议,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可作如下表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相似文献   

14.
刘理  赖静  袁俏 《云梦学刊》2006,27(6):125-128
从教育学视角看,高校教学工作评估确保了教育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在高校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机融合,使高校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机构和人的特殊实践活动方式的本质特征得到彰显;引导高校回归教育本质,凸显育人的本体性功能,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内部规律得不到尊重、教育本质特征被忽视的状况;促进了高校对专业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生发展等教育本身的关注,变“听上级的话”“、跟市场走”为按教育规律办学,从而引导我国高校沿着高校的正确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15.
为了突出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向、专业导向,教育部2011年开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规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师范专业毕业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资格证书。这项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师范专业按照培养方案开展教师培养,要经过教育实习,而非师范专业只经过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就可以获得资格证书。这种政策隐含着对教师教育的否定。特别是各省、市、自治区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科目和内容与教育部印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之间缺少契合。这可能会导致高等学校取消教师教育专业,开办教师资格证书课程中心,不再为学生提供实习。因此,建议实行四年学科专业教育加一至二年教师职业教育的制度,培养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教师。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的教育学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万民 《齐鲁学刊》2003,(4):118-120
接受美学理论高度肯定了读者在美学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及能动作用 ,改变了过去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偏差 ,其中的许多观点在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给予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它包括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接受是最本质的” ,接受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第二文本” ,学生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影响教育的效果 ,“学生参与”是实现思想教育有效性的最佳路径等  相似文献   

17.
刘远杰 《南京社会科学》2023,(4):146-155+166
确立知识生产与理论创新的中国主体性是现代中国教育学人的基本追求,可表达为以中国为方法的现代教育学的想象、探索与建构。以中国为方法的现代教育学,亦即“以中国为方法,以中国、人类与世界为目的”的教育学,它具有现代教育学的鲜明中国主体性,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实践范式与价值逻辑的生动展现,同时构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知识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为以中国为方法的现代教育学建构了价值论引导和方法论体系。以中国为方法的现代教育学必将为深入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持续赋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开辟则为以中国为方法的现代教育学建构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港澳两地的公民教育事关“一国两制”战略方针,对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与归属感有关键作用。分别将港澳地区的公民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从政策背景、主体、愿景、内容与实施效果几个层面进行探讨。对比分析港澳公民教育课程改革,发现回归前两地均实行非政治公民教育;回归前后两地均开展公民政治教育;2002年后香港公民教育名实相悖,而澳门地区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最后,发掘港澳公民教育存异的原因与课程领导权、学校落实、教师及教材相关。  相似文献   

19.
高师教育学课程存在教师角色定位不当、课程资源贫乏、教学形式传统、单一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片面等问题.文章试图用多元智力理论作为指导思想,针对以上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谈谈高师教育学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李政涛 《南京社会科学》2012,(4):124-132,150
无论是“教育实践”在人类实践体系中的地位,还是教育学在人类学科体系中的地位都不高.教育实践是一种“生命·实践”,它应该成为人类实践体系的中心和基础.以教育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也可能成为一门中心学科.教育学的地位和命运取决于教育实践的地位和命运.应从“面向实践的教育”转向“面向教育的实践”,确立探究实践的教育立场、教育眼光和教育尺度,探寻人类实践的“教育逻辑”和“教育基础”,完成实践的“教育转向”,重建基于教育实践的实践哲学,寻找实践论哲学发展的教育方向和教育学方向,进而建构教育学历史本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