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数学新课程》所倡导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动手实践、合作充实、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辐射.为此,我们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探析中学数学教学应当做到: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依据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在数学经历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教改实践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简称中教法)是高等师范专科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基础课。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数学教学基本功,从而在毕业时能基本胜任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这两年我们对中教法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有力的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思想上首先明确三个问题:第一,学生在没有教学实践体会时,不可能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等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研究;第二,教学大纲、初中数学基本内容在学生通过学习高等数学后,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掌握;第三,中教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  相似文献   

3.
组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粗浅体会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推广、组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学生在数学应用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极大的提高,表现出很好的继续培养潜力。培养锻炼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活跃了本科生的科技活动和学习氛围。同时从中体会到: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数学类文化素质选修课,组织校内数学建模竞赛,奖励指导教师和优胜选手,是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精心组织数学建模暑期培训,探索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型教学改革,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措施;精心组织数学建模暑期培训,探索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型教学改革,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A.A斯托利亚尔).语言是通过交流来学习的,数学学习必须让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获取信息,学生增强理解;在交流中数学思想变得清晰,在交流中数学得以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培养数学优等生的途径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组建数学思维训练小组,发挥学生个性特长.  相似文献   

6.
反思性学习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环节.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找准自己在反思性学习中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方法,当好课堂教学的“编导”,积极地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活动;研究学生学习能力中的得失,做好学生学习的“导师”;力争成为“学者型”教师.  相似文献   

7.
习题课教学是高等数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学生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数学学习影响极大.目前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解题过程缺乏探索;忽视解题后的反思.为发挥习题课的特殊功能,对概念小结,例题讲解,解题后反思进行了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新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看到高职一年级新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三个转化策略:积极归因训练;培养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待学习;转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认知。最后,谈到培养学生元认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在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数学教学素质观的前提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要在合理布局课堂结构、优化数学教学方式上去探讨、去发展,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得以具体、全面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兴趣,使学生乐学;导学法,使学生会学;导教法,有助于学生学习;导设问,以启迪学生思维;导小结,以巩固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应处理好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双基”平台上的“开放性”,一旦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数学的开放性.一方面,学生在开放式的教学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以快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2.
训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现代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主要在于启发诱导学生,向学生充分展现这些数学知识被发现、被解决的思维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罗杰斯所说:“我们不能直接地传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展开。”这里所谓的“学习展开”就是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齐迪 《新天地》2011,(11):277-279
学生对数学的基本认识是:数学是由高度抽象的数学符号组成的严谨的知识体系,这种数学观往往不利于数学学习,因此,新课程力求使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数学:数学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培养人的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具体表现在:激发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挖掘主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注入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要同其他教学技巧和艺术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宋磊 《新天地》2011,(12):177-17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所以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寻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让生活与数学“亲密接触”呢,结合实际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教育视角下,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数学学习会因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文化差异形成的文化障碍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学中既要做到统一要求,又要注重量力而行;既要提升数学素养,又要注重渗透数学文化;既要精讲多练,又要让学生适当的自主建构;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注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章宝华 《新天地》2011,(8):114-115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结续、各谐地发展,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是实现数学教学长效性的基础。经历数学化才能使学生在数学能力、数学素养方面更有“后劲”。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实现真正的“长效”,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各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位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鼓励算法多样化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开放式教学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丰富活动和数学思维,即要求学生的活动和数学思维都得到最深刻的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自由.使其根据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得到发展,从而促进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涵义即在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成学生终身发展.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是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过程有效、教学方式有效、教学结果有效。主要实施策略是,以引导探究为依托,实现有效的知识建构;以暴露思维作平台,实现有效的思维训练;以激发兴趣作前提,实现有效的情意驱动.  相似文献   

20.
顾明高 《新天地》2011,(12):137-138
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学生各种条件的改变,老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技巧等也得随之改变,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学习方式包罗万象.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数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生活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从生活到数学的认知过程,将数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数学的趣味与作用,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数学内容的安排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发展、并能终生受用的特点。这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学的思维方式。尽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灵活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的“思想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