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不仅仅是一门工具课─—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情感教育问题曹若愚教育是像诗一样美好的事业,而语文课在中学教育中无疑是其中最美的篇章之一。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案色彩缤纷,而语文的教改更呈现出极其活跃的局面,但也有令人忧心的倾向。一些人只谈语文...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叙事状物。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每教学一篇课文,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语言学习这个本体目标,通过多样的形式活化教材文本语言,即变课文静态的语言文字为动态的语言文字,以生动地感染学生。下面笔者以《画风》(人教版二下)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活化”文本语言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从叶圣陶等权威人士的言论,还是从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作整体考察,都说明语文课不是“语言课”,也不是“文学文章课”,而是“言语课”。即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主要通过对典型的“言语作品”的剖析、玩味的模仿,在各种“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收获,并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步形成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以应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言语”,不论是行为,还是作品,都是“言”与“意”的矛盾统一。中学生学习语文,实际上就是求得“言”与“意”的互相转换。语文教师的所有工作与努力,也就是帮助学生达到各种程度的“言”与“意”的贯通。因此,“言”与“意”的互转性便是语文课的性质,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正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经常发现,语文课上层出不穷的图片的呈现、音乐的渲染、视频的再现,热热闹闹的查阅搜索,不亦乐乎的互动发帖……可冷静地思考,哪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哪些活动正体现着语文学科的特点?农村有句俗话:“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有些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偏离了语言文字训练、感悟的方向,我们有必要冷静地说: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姓“语”。  相似文献   

5.
语文老师往往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语文课教起来枯燥无味,考起来神秘莫测;学生学起来兴味索然,以至于本应是最有意思的一门课,成了最让学生讨厌的课程之一,这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更是语文老师的悲哀。冷静下来,究其原因,我们可以找出很多很多,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课本、课堂、考试,在指导思想上受教条主义的束缚太严重:把语文当作政治工具和思想的“物质外壳”,歪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因此,“言”与“意”的互转便是语文教学的内部动力。这就给我们研究和认定语文教学中若干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明快的“武器”,为实现语文教育的科学化和高效化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晓惠 《新天地》2011,(12):480-480
当下,语文教师的困惑常常是不知道语文课怎么上!如阴霾笼罩在师生的领空,却不得要领!真是“月朦胧,鸟朦胧,越上越朦胧。”  相似文献   

8.
要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它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有必要先研究明白几个根本性的问题。课程性质,目的任务、读写关系就属于这样的问题。第一,中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是什么?工具课,基础课,还是其它?“语文”这个课程名称指的是什么?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还是其它? 主张把语文课定为工具课的根据大约有三条。一是一九六三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阐明了“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二是现行《全日制中等学校工作条例》第二章第十一条说:“语文和数学是学习和从事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去年参加了连云港市语文“同题异构”教学研讨课,我执教《母狼的智慧》一文,课后,同行给予比较高的评价,专家称“是一节真正的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下面针对“语文味”想谈谈自己浅薄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基于语文的本质特征,学习语文就有别于其他学科。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语文这把特定的锁,“语感教学”是开启它的一把金钥匙。一、培养语感的意义培养语感有利于体现语文课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语文课不仅要使学生读懂文字本身,还要使其有感。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其次,重视语感的培养,还可以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再者,重视语感的培养,还可以使语文的思想教育收到实效。因为,语…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是使学生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必要的课程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加强综合素质过程的重要一环。如今,我国高等学校的理、工、农、法、医、财经等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大学语文》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但在许多大专院校,《大学语文》却是专业课的“婢女”,始终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为什么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一方面高喊《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一方面又让它处于这样尴尬的境地呢? 与以往的语文学习相比,《大学语文》既是中学语文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一门独立的新课。以往的语文学习主要是把语文课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语言文字的运用,旨在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实践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具体表现为要学会如何通过语言文字从别人的材料中准确、熟练地获取信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沟通。学生要不仅能在语文课上表现出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是以交际语言教育为根本的母语教育。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格外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培养,语文课是言语课。必须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听说读写训练.其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最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始终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静态的语文知识上.而严重忽略了口语能力的培养.致使许多学生说话困难。具体表现在:课堂上不愿发言,有的学生说话结结巴巴,缺乏条理性。这样下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14.
“双减”给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双减”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可以从以下五点着力:加强学习,准确把握语文育人方向;厚积卓识,自觉提升语文专业素养;研读课标,“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用好教材,提升语文课程实施能力;借鉴课例,发展语文教学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一门基础工具课。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的一种影响,侧重进行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正如《中共中央关於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所概括的那样:“德育即思想和政治教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由语文教学原则所决定,也是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一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什么?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而又长期未得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些语文刊物从总结经验入手,又在重新讨论这个问题。不少语文教学专家和语文教师从切身经验中指出,语文课不是汉语课,不是逻辑课,不是文学课,也不是三者的混合课;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就是训练学生能正确运用语言交流思想  相似文献   

17.
文本解读应是语文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渠道,它是以“文学、经典”为核心,让学生“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一条道路,让学生与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钱理群语),这是塑造心灵,激发生命力、创造力,实现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但是,在最近几年语文文本解读却遭到严重的削弱,课堂一味追求热闹,忽视文本,不善解读,成了语文课最大的心痛。前不久正好赶上了一次市级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我听了40多节课,其中不乏有许多优质课,但也有许多课是严重得变味了,成了“班会主题课”、“才艺展示课”…  相似文献   

18.
将博物观念引入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是有意义、有效果的全新教学形式。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开设的“语文与博物”选修课以专题教学的形式,重组、统整语文学习任务群,建构了深度的语文课程,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课程立足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建构,创设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以回归语文教育的生命本质。在实现语言文字和生活世界有效互动的同时,从不同向度推动了学生语文学习身份的多重建构。  相似文献   

19.
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综合活动课整合起来.可以说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突出了语文课的综合性、实践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起来.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冲动,形成学习动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面对语文教学"缓慢差费"这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上语文课?语文课应回归本位,抓住语言训练这个重点,掌握语言训练规律,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以提升学习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