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明 《理论界》2007,(11):137-138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已是客观的事实。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和借鉴将越来越普遍,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现代文化将逐渐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文明冲突和文明共存引发世界文明的变迁、演进、发展和多样化,不同文明在交融中发生碰撞而走向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趋势。我们要学会在复杂多极的文明世界中共存,学会从其他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这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社会转型运动,意味着人类历史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启。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产生了民族国家以及民族国家前提下的世界体系,而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将走进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将生活在“全球社会”中。全球社会的建构将对道德和文化提出全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是我们在人类的历史遗产中不可能获得的,需要我们去自觉地加以建构。实际上,从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已经带来的社会变化看,正在为我们去建构起新型的道德和文化做出准备和提供条件。全球社会中的道德与文化将是建立在社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前提下的,需要满足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人的生活和活动的要求,从属于和服务于人的共生共在的目的,在行动上表现为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3.
民族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关系是客观世界关系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民族的全部客观过程,并伴随着民族的发展进步而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愈加色彩纷呈,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民族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民族关系的客观性质.人们在认识民族及民族关系过程中,形成了观念形态的民族关系,即民族关系定义,它与客观存在的民族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为:客观存在的民族关系作为人们的认识对象,是民族定义形成的客观基  相似文献   

4.
论真理层次     
<正>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认识过程,无论是对于世界整体的认识,还是对于世界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认识,都可以划分成几个阶段。这些阶段说明真理是分层次的。一、真理层次的客观基础1、物质世界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真理层次。现代自然科学体系证明了物质世界结构是分层次的。人类在这个庞大的物质世界结构体系中生活,只能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认识物质世界,绝对不可能一下子  相似文献   

5.
人都拥有自己的世界,但问题是人何以能拥有这样的世界.卡西尔从语言符号功能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一、语言乃是人类建构世界活动的历史经验织成的符号之网,人就生活在这个符号世界中,"以致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二、语言对世界的建构主要是通过为事物命名和赋予世界以秩序的方式实现的.三、人凭借语言的这两种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对外在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更能建构起内在的心理世界,"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四、语言是具有民族性的,语言对世界的建构模塑了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是形成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内在根源.认真梳理卡西尔的语言观,对我们深刻认识语言的本质、语言在建构人类世界过程中的根本作用、语言对民族文化心理及民族文化创造活动的内在制约等,都是极富启迪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认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蕴涵着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隐喻和文化密不可分。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客观世界本身的相似性为不同语言中相似性隐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由于不同民族文化意识、社会风俗、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有些隐喻概念又为某民族所特有,不仅体现该民族自身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以及传统习惯,也透视出该民族的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概念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近现代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鹏 《河北学刊》2006,26(2):45-49
面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在近代的深刻危机,中国社会曾作出了种种回应,选择了种种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其中, 中西古今之争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从“中西之争”到“古今之争”的演变是人们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危机与中西社会文化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推进的表现,它典型地展示了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变革的一个轨迹。同时,它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由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历史与世界文化这一新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8.
神话表现了民初时期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认识和愿望,是通过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神话的比较可以看出,其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不同的。而这种区别,既表现在原始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上,又在体现在漫长的民族性格的养成中。拟通过对北欧神话及其持续的现代影响力研究,展现不同文化环境下人类的心理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认识史上,各国的理论传统不尽相同。就哲学而言,各国哲学各具特性,都具有自己的逻辑结构,这是与各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的。而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导因之一就是语言。当然如果再进一步深掘的话,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相对稳定的不同的实践内容和社会制度,存在着世代相继的传统,如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风俗等,以上种种因素都会影响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个地区的思维方式。这里,我们只集中讨论语言对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以进一步揭示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实践分类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类的社会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纷纭复杂的。所以,人类的实践活动,必然是一个由多方面、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客观活动所构成的开放系统。本文将深入到实践体系的内部,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对实践的主要类别作进一步的探讨。 变革性实践和探索性实践 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现实世界的活动。改造世界,首先要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从实践主体对客观对象的作用方式上看,可以把实践区分为变革性实践和探索性实践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具有人类性,不论在东方或西方,人们都是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同时在改造自己,都需要有吃穿用的生活方式,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本形式,只是在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怎样吃、怎样穿、怎样用的方面表现出差别,发展自己的智慧,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形态并形成传统。不同肤色和国别的人们都要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认识上进行认同和交流,因此任何一国的文化都具有世界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信息社会正逐渐从e社会过渡到u社会。u社会是一个"人-机-物"组成的动态开放的网络社会,即人类社会、信息世界、物理世界组成的三元世界。泛在信息社会利用泛在技术来描述我们生活的世界,物理世界得以信息化展现。泛在信息社会不仅突出物与物间的互联,更强调对物的实时、动态的信息控制与信息服务,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使人类对客观世界具有更透彻的感知能力、更全面的认识能力、更为智慧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内外舆论界引用较频繁的一个概念 ,关于全球化的内涵 ,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基本的含义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已日益冲破传统民族国家的界限 ,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展开的客观现象和历史趋势。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我国作为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可避免地会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寻求发展的机遇。那么 ,全球化将对我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些认识。一、全球化对我国的积极作用第一 ,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外资 ,从而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个民族,均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解释自然、社会现象的“意义——符号”体系,由此而形成各民族自己独特的生活、思维、文化模式。这种模式,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于生活在具体民族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的认识与行为方式之中,作为一种善遍性心态指导、规范、制约着该民族每一成员的物质括动与精神活动,成为一种受全民族成员所认同的思想、行为方式的内在原则。这种内在原则,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物质基础条件和文化传统条件影响下,在不同的民族气质、禀赋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观念与心理动机的体系化、模式化表现。所谓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正是这种表现了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体系化、模式化。  相似文献   

15.
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其具体体现为民族文化(也包括宗教文化)。在阶级社会里,文化又分为剥削阶级的文化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努力使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张梅  张立成 《理论界》2011,(11):96-98
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深刻地揭示了符号功能、符号活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从符号角度揭示人与文化的本质特征,为我们的人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人是符号的动物"这一论断极富时代感,正反映了当今人类信息时代的突出特点。随着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人的世界会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符号化的倾向。人越来越多地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符号世界中,生活在"主观现实"中。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上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进步的过程,现代化愈是发展,就愈凸显文化的重要性。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精神文化发展状态作出说明,以期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人类文化的发展态势,从而为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以来 ,全球化作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日益加速 ,并且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客观世界的变化必然引起主观世界的反应 ,因此 ,全球化的客观结果必然对人类旧有的思维模式产生影响。本文在总结全球化带来的客观变化的基础上 ,试析其对人类思维模式的影响。一、全球化的客观后果全球化是近年来许多学者积极关注的课题。不同的学者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理解。本文采用英国学者阿尔布劳 (Albrow·M)的观点 ,他说全球化主要是指“世界各民族融合为一个单一社会、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比较阅读现代人类学两大理论流派的代表著作的基础上,从人文类型和文化模式两个角度来探讨在当代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党的十七大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只有对人类的文化模式有个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客观地评价各民族的文化.从而实现对弱者的人文关怀,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刘达成、昆明市环保科研所杨兴永等同志编译的《当代原始民族》一书,最近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当代原始民族》是近二、三十年来我们读到的反映这一领域、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和科普知识,兼一定趣味性的专题读物。作者爱德华·韦尔(美)大多运用第一手实地考察的民族学调查资料,并吸取各国同行在这一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今残存于世界各大洲各种经济类型的原始部落、原始民族的生产生活情景。此书,对于如何加深对经典作家关于“人类的幼年时代”、“人类的童年”等有关论述的理解;对于如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出现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