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企业合并及其反垄断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企业合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我国法学界有学者认为,企业合并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企业,通过取得财产或股份,合并为一个企业的法律行为。〔1〕依此,企业合并仅包括吸收合并、新设合并,这与我国公司法中公司合并的规定是一致的。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合并的经济形式并不单纯地表现为被合并方主体地位的消失,大量的是一企业通过资产收购或股份收购购买另一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份,从而控制被合并方,被合并方的法律地位不一定消失。如我国已出现的康采恩现象,被控制企业并不丧失独立的法律地位。〔2〕而且从国际上…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对房地产转让,出让,出租和抵押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应当注意的是签订房地产合同时除应运用房地产法规指导外,还应注意掌握不同合同的特点。签订房地产抵押合同应注意掌握的事宜有如下几点: 一、注意合同主体资格的合法性 合同主体资格合法是指签约房地产抵押合同的抵押人和抵押权人,是否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具备以上能力的主体签订的抵押合同无效不受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论票据的票据关系及其基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是出票人依法发行的、由自己无条件支付或指示他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卷,票据法律关系就是依据票据行为而产生、在各当事人之间形成票据法上权利义务的一种法律关系。票据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中的一类,它既有法律关系的本质特性.又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容。一、票据法律关系(一)票据法律关系的主体。票据法律关系主体就是在票据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经济组织,用票据法理论来称谓.就是票据上的当事人。一类叫基本当事人,即出票行为完成时必不可少的当事人,这些当事人的参g与…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学上,兼并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成以长期经营为目的的一个新企业。兼并的形式有很多种。我国在1989年2月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规定》第4条规定,兼并的形式有:承担债务式、购买式、吸收股份式和控股式四种。在美国,把公司的吸收合并称为兼并(takeover)。还有些国家的法律和学者认为,取得另一个企业一定数额的股份或出资额;受让或承租其他企业一定资产或业务;控制其他企业的业务经营或人事任免等也是兼并的形式。笔者认为,兼并是否发生,实质上是看原来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公司是否变成为只有一个所有者和…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可分成潜在的产生与实际的产生两种形态。两者产生的条件是不同的 :前者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什么情况 ,就自然应适用规定的行政法律关系模式 ;后者是指在前一种情况的基础上 ,主体还要有积极的主张 ,并督促一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实际运行。作出这种区分的意义在于 :它可以使人们在一定的法律事实发生后积极地按照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去主张应有权利 ,否则就不能及时有效地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它强调了当事人的行为对实际形成行政法律关系以及对明确、固定各自权利义务并催促实现权利义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它还可以促进行政法律关系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合同通常称为契约。是两个以上对等的当事人对合同目标达成的协议,属于经济法和民法范畴。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经济合同就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是指由建设单位(发包方)和施工单位(承包方)双方签订的关于承包方依约完成发包方所委托的建设工程任务,而发包方依约验收并支付报酬或价款的协议。它包括勘察、设计、建筑、安装,可以由一个总包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总包合同,也可以由几个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分别签订合同。它是承包工程任务所签约经济合同的总称。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相似文献   

7.
协作出版缺乏法律依据:从法律上讲,著作权人行使出版发行权不存在协作出版方式;在协作出版中,出版社不具备协作出版法律上的主体资格;出版社与著作权人权利义务不对等;出版社许可著作权人使用书号并获取书号使用费没有法律依据;协作出版各环节缺乏必需的法律监控。协作出版是为解决学术著作出书难而采取的应急措施,曾起过一定作用。但由于其本身在理论上缺乏法律依据,实际上是短期行为,因而带来较多负面效应。实践中已不适应当前出版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第1款第2项前段确立了“合同必需规则”,包括以订立合同作为合法性基础的情形。然而,该项仅要求“为订立……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过于宽泛,既不符合目的正当性原则,又可能危及信息自决,存在隐藏的法律漏洞。为此,应对该项作目的论限缩,增加“应信息主体要求采取措施”以限制其范围。订立合同作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应符合三项构成要件:其一,处理行为发生在与信息主体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但应排除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其二,信息主体主动要求处理者采取措施;其三,处理行为是为采取先合同措施所必需。个人信息保护法与合同法之间存在密切的体系关联,但同时又应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论法律规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规则是指立法者将具有共同规定性的社会或者自然事实,通过文字符号赋予其法律意义,并以之具体引导主体权利义务行为的一般性规定,它是法律规范中关于人们行为的直接指南部分。法律规则具有生产主体国家性、针对对象概括性,制作方法技术性、内容上的规范性以及基本功能上导向性和预测性的特征。在法律规则构成要素上,本文倡导“新三要素说”,主张法律规则的要素具体包括条件预设、行为导向和处置措施三个方面。法律规则作为法官审判的依据,与司法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具体说来,两者的关联可以被总结为下述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法律规则是司法的主要规范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司法又可以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0.
商事登记制度是商事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将应进行登记的事项,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登记于登记簿,确立商事主体的对内对外关系,并公之于众,取得商事主体资格的一种法律制度。有必要就福建省在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初现的成效,回望改革的历程和面临的困境,并对福建省今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路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政府采购法》有关内容的缺失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采购制度具有追求综合效益、宏观调控经济、防止政府腐败的职能。当前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存在主体规定不清晰、法律适用范围狭窄、采购合同定位不明确、采购行为缺少行政救济途径、采购行为缺少监管等缺失。为此,有必要在今后明确以下完善立法的思路:明确政府采购主体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关系,扩大《政府采购法》适用范围,明确政府采购可以进入行政诉讼的范围,完善政府采购的法律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法律权利转变为法律义务和法律义务转变为法律权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法律发展常态,也是社会转型的微观显现。研究权利义务之间的转换既可以充分认识人类社会的转型,同时也可以为在一定社会情境下将何种行为确认为权利义务提供理论基础。因此,需要对权利义务之间转换的原因、表现以及限制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法律主体?谁可以成为法律主体?在区分实在论-非单纯资格说-群集论等有关法律主体概念的基本立场之后,力图发展出一套基于霍菲尔德权利义务类型理论的法律主体概念,将法律主体资格大致划分为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义务能力三类要素。其中权利能力的资格不以具备意志为前提,但要以法律的独立尊重为前提;行为能力与义务能力要以具备意志为前提。在这种情况下,胎儿、动物、自然环境等新兴主体如果获得了法律的独立尊重,即便缺乏完整的意志,也不会因此丧失获得权利能力的机会,尽管它们很难具备行为能力和义务能力。人工智能具有明显工具属性,缺乏被法律独立尊重的理由,因此无法成为类似生物人那样真正的法律主体。拟制主体是被虚构出来简化语言表达的人造术语,并非权利义务最终意义上的承担者;基于表达和思维便利的考虑,不排除人工智能可以像法人、神灵、死者那样成为拟制主体。  相似文献   

14.
论公司合并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司合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尤其需要法律的引导、规范和保障。由于公司合并立法严重滞后,一方面,合并处于无序状态;另一方面,合并市场不发育,资产又盘不活。规范公司合并最基本的法律应该是企业合并法,它应当是一部对企业合并一般性、普遍性关系进行调整的基本法律,是公司合并法律体系的“小宪法”。  相似文献   

15.
公司是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我国立法及司法解释对于公司超越经营范围合同效力的认定在经历演变后倾向于承认此类合同的效力.<合同法>司法解释第十条的规定虽然有其很大的合理性,但该解释也存在着缺陷应当把公司超越经营范围所订立的合同归为可撤销合同一类,即给善意相对人一个撤销权;对于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合同,司法解释不妨作具体、区别而论.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多将"同意"定性为合同承诺或信息权益处分行为,产生了各种实践困局。信息处理者对个人享有事实上的私权力,"同意"这一法律行为定性与意思自治精神发生背离。从制度逻辑看,"同意"实现的是合作性组织秩序,个人没有设权意愿也不设定权利义务规则,与合同权益变动规律有罅隙;从法律技术看,个人信息人格价值不得处分,财产价值处分权不由个人享有,"同意"不构成处分性的抽象法律行为。"同意"是准法律行为,行为意思与表示意思保护个人"同意"自主性及其对"同意"法律意义的认识,效果法定是对权力失衡的纠偏,避免了主体客体化。作为正当基础,"同意"是信息处理加入权的行使,法定效果是处理者既获得了限制个人信息人格价值和生产保有个人信息财产价值的双重正当性,又产生了法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动态"同意",是对信息处理决策权和退出权的行使。"同意"这一准法律行为定性,使个人信息保护的公法性强制规范与私法性自由规范形成链接,在定纷止争的基础上,给个人提供更加完整的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17.
公司清算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算是依法定程序清理目标公司的债权债务、处理其剩余财产并最终终止公司法律人格的法律制度。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混淆了清算义务主体和清算实施主体的区别。正确界定清算义务主体和清算实施主体的地位及其关系 ,承认债权人对清算方案和清算报告的确认权与撤消权 ,是完善公司清算制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政府购买律师刑事法律援助服务可以采取合同外包方式,然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外包合同的法律性质无法简单地界定为民事合同或者行政合同,如果立足于公民律师辩护的宪法性权利、刑事法律援助的国家义务性与合同制度运作遵循市场规律的立场,这一合同是兼具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某些特性的混合性质的合同,所以可界定为特殊的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从法律适用角度上看,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外包合同中三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公法与私法的有关规则。  相似文献   

19.
兼并,一般指两个公司通过法定方式重新组合,组合后只有一个公司继续存在,另一个公司被其吸收.(这种情况也可能出现在两个以上的公司之间,但重组后,只存在一个公司).我国《公司法》将合并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显然,狭义地看,兼并只是吸收合并,是与新设合并相对的一种合并形式.我国《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对“兼并”下的定义为:“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  相似文献   

20.
银行结算在经济活动中的形成,是银行与开户人(包括收、付款人)之间因委托办理清算开户人之间债权债务这一法律事实而产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合同法律关系。其主体为银行及经济往来间的法人和自然人,其客体为货币。其内容是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其所反映的一方面是平等主体间有偿的服务与受服务的合同关系,一方面是不平等主体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制约关系。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具体表现。自然属性要求按经济规律组织、协调社会经济活动。银行结算的这种特殊职能与性质,决定了由此所构成的必然是一种特殊的法律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