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蔡仲德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字芝生,一八九五年十二月四日(农历十月十八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先生6岁入私塾,依次读《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亦读可称新学之地理普及读物《...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哲学家,冯友兰、金岳霖二先生的哲学研究都从逻辑分析与重建形上学始,并建构了非常类似的形上学本体论,即《新理学》与《论道》;最后却一个以神秘主义的人生境界终,一个以理性主义的知识论终。无论是冯友兰的新理学与他的人生境界说之间,还是金岳霖的元学本体论与他的知识论之间,都存在着某种根本的断裂,亦即科学与人文或理性与情感(非理性)之间的断裂。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与柏拉图柴毅龙(昆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冯友兰先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哲学的传承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哲学事业。一般认为,49年以前对冯友兰先生影响较大的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新实在论。事实上,真正对他的内在思想发生重大深层影响的西方哲...  相似文献   

4.
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任继愈冯友兰先生是哲学史家,又是哲学家,他以哲学家的观点治哲学史,故能独具特色。这里只讲一个问题──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家的使命。(一)冯友兰学术活动的时代,在二十世纪。中国人是怀着屈辱走进二十世纪的。1900年,八国联军...  相似文献   

5.
论冯友兰《人生哲学》的主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冯友兰《人生哲学》的主旨刘长城冯友兰先生在其早期哲学著作《人生哲学》中,通过对中西哲学异同之比较,提出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共性”特征,即“打破所谓东西的界限。” ̄①这是冯先生深入系统地研究中西哲学文化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冯先生曾说:“当时我认为,...  相似文献   

6.
以儒学代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先生95岁高龄精力绝人,孜孜不倦地工作,于前年完成了他的多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不幸于1990年11月26日逝世。前几年,我因在北大讲课,在先生晚年得亲炙,闻其绪论。先生是海内外著名哲学家,阐述其哲学思想是纪念先生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先生的一生从未放弃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他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特别强烈,他晚年对历史现实的反思更为深刻.冯友兰先生的政治意识始终呈现在他的学术思想中,已成为他的思想学术的生命、灵魂,他的哲学与政治意识是完全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到了晚年,他更多地提到"旧邦新命",旧邦新命寄托了冯友兰先生的政治理想,也体现了他的道统意识.  相似文献   

8.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陈晓平(武汉大学哲学系)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中把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称为“新统”。在笔者看来,这一名称也适合于冯先生的整个哲学体系。本文就是在这后一种意义上使用“新统”一词的。本文力求阐明冯友兰的新统的内在涵...  相似文献   

9.
一、两种对立的观点去年,冯友兰先生在两篇文章中,提出了“君”、“师”分开的说法。最近,他在《关于孔子讨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又阐述了这个观点。把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归结起来,不外这样两条: (1)“君”、“师”应该分开。冯友兰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君’和‘师’是相提并论的。有所谓‘治统’和‘道统’。‘君’就是封建社会中的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是屬于‘治统’这一方面的;‘师’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制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的境界说与未来道德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先生早在本世纪40年代就系统地提出一种新的道德哲学理论即人生境界说。此理论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研究这一理论时,发现其间蕴藏着非常深刻的内涵,它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可以做为我们建立未来道德哲学的参照系。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冯友兰的境界说,然后对此说之优劣及其与未来道德哲学之间的关系作一分析和评价。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新原人》(1943年)中系统地提出人生境界理论,其宗旨在于回答“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一古老而常新的问题。为此,《新原人》首先…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对辩证法思想的反思张翼星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特别是当代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对中国哲学的贡献是十分显著的。首先,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面,他提供了一种学科的范型,就研究对象、基本范畴、主要派别、传统精神、发展脉络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全面而...  相似文献   

12.
一冯友兰先生是属于本世纪在中国能够提出自己哲学体系的少数哲学家当中的一位。在从事学术活动近七十年的时间中,他一直艰辛耕耘,著述丰富,在国内外学术界都具有重要影响。建国前,冯先生的主要哲学论著有《人生哲学》、《中国哲学史》(两卷本)和  相似文献   

13.
冯友兰境界说的道儒思想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理论主要是从道家和儒家那里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具体地说,他所倡导的最高境界即天地境界主要是道家的,他所倡导的次高境界即道德境界主要是儒家的。有鉴于此,笔者极不赞同把冯友兰归入新儒家,因为,与其把他归入新儒家,还不如把他归入新道家,既然他最为推崇的东西是道家的。当然,较为公允的提法应是:冯友兰先生是一位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各家哲学的现代中国哲学家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先生作为本世纪中国最知名和最富创造性的哲学家,自然对哲学的对象、内容、性质、特征与功能有着独特而又系统的阐述。今日之中国哲学和整个中国文化一起,正面临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挑战以及世纪之交的选择、重构和再建。在此境状下,我们重温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观,不仅是理解冯友兰全部哲学体系的基础,而且也有助于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哲学面向现代化、面向新世纪的新开展。一、冯友兰的哲学观评述1.哲学的对象与特质冯友兰把哲学看作是对人生的反思,这种反思首先是就哲学对象而言的。他认为人生是哲学的对象,哲学即是思想人或人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界,冯友兰先生是公认的哲学大师。在二、三十年代,他撰写了被誉为“里程碑”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开创了科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格局。在三、四十年代,出于对民族危机的深刻感受,他建立了“新理学”体系,以其融汇中西、体大思精,成为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哲学家。1949年以后,在社会巨变的旋流中,冯先生重新探寻安身立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冯友兰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不可因此忽视冯友兰先生在道家文化研究尤其在庄学研究上的成就和贡献.冯友兰先生的庄学研究,不但起步早,而且新见迭出,成果丰硕,成为现代庄学研究的重镇.本文把冯友兰先生的庄学研究分为三个各具特色且又相互关联的阶段,在各阶段冯友兰先生都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在现代庄学研究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形式抽象的哲学与人生意境的哲学———论冯友兰哲学及其方法论的内在张力郭齐勇冯友兰先生的哲学代表作《新理学》等“贞元六书”的杰出贡献、价值及其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①。本文试图从另一个侧面,探讨冯先生重建中国传统哲学过程中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8.
方东美先生(1899—1977)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在他的生命哲学系统中,特重生命精神境界之建构。其境界说,不同于冯友兰、宗白华、唐君毅,而有自己的特色。简言之,方先生境界说是艺术、道德、宗教三重境界的层层升华、贯通互动。在方东美的两篇重要论文《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与《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中,方先生提出了他的形上人之精神人格超升的三重境界说,把超越于自然人的形上人之生命精神分为艺术天地、道德宇宙、宗教境界三重,层层提升,上下回向,生命精神贯注其间,通达顺畅,构…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的艺术论和美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的艺术论和美论严志明(武汉大学哲学系)关于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哲学、新理学系统,已有不少的文章或专著作了研究。本文则拟就冯先生的艺术论和美论作一初步梳理,试许其得失,以作借鉴。这里,首先须说明的是,由于冯先生关于艺术本质的看法前后变化较大,故本文对...  相似文献   

20.
洪秀全、曾国藩功过片论———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的一个论点曹念明有关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曾国藩的功过是非,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册的《自序》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概括的论述:“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所要学习而搬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