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当前在城市流动商贩的治理中,城管与商贩的矛盾问题表现得很突出。流动商贩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商贩是城市治理的重点对象,由于治理方式、法律的滞后、对城市治理的认识存在差异等原因,导致城管人员在对商贩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常常与商贩发生矛盾。本文就城管和流动商贩矛盾存在的原因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2.
博客记     
2008年1月7日,湖北天门市民魏文华因拍摄城管队员非法施暴,被城管打死。2006年8月,北京城管李志强查抄无证商贩的过程中,被一商贩杀死。暴力,矛盾;法律缺憾,制度缺失;"情绪罚单","鹰派"、"鸽派"说……已让城管处于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3.
11月19日,广州的6名城管队员在执行巡查任务时,被6名流动商贩堵在车内砍伤。当地城管负责人直言:“做城管真的很难、很危险,现在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周奔 《现代妇女》2014,(2):143-143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外来人口的频繁流动、产业企业的"关、停、并、转",流动摊贩已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城管执法的难点。本文采用科学化与合理性的方法,以上海市奉贤区流动摊贩为研究对象,利用多中心视角治理探索城管作为行政主体在摊贩治理中的执法问题及冲突的原因,着重在法律法规体系、政府部门、流动摊贩、公众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流动商贩治理是近些年城市管理的难点和市民关注的焦点。广州市自2011年开始,尝试建立流动商贩疏导区,探索"堵疏结合"的流动商贩治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也发现,由于治理缺乏持续性、利益的驱动以及监督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流动商贩疏导区存在选址不当、日常管理不规范、社会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因此,今后要加强政策宣传、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以保证流动商贩疏导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管大概是发展中的中国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它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反差和矛盾实在太大了.一方面,城市管理纠正着城市生活中的种种不规范;另一方面,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不绝于耳,城管给一些弱势群体所带来的伤痛让人无法忽视.作为这种矛盾的反映,城管在传统媒体和网络上呈现出不同的两种形象:在百姓最容易看到的传统媒体上,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为清除某种城市顽症,城管英勇出击的新闻;而在网络上,则充斥着暴力执法、城管凶猛之类负面新闻,舆论呈一边倒的声讨势态.  相似文献   

7.
“老人城管”一出,执法效果显著。“老人城管”不可能一上去就是“拳打脚踢”,打的必然是温情牌,是语重心长的劝说、是非常耐心的叙说,当“城管”姿态低了,商贩们自然也会客气几分。这就避免了“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我们能否以十年为限,这十年间能否不再给城管增加新的职责?首先放缓不断增加职责的趋势,然后我们再来研究哪些职权不适宜,再逐步地过滤掉。赵阳是一位老城管了。从上世纪90年代的"市容稽查"到如今南京玄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的队员,赵阳在城市管理基层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近二十年。大多数到了他这个岁数的人,早巳知天命。而赵阳却把城管这份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在工作之佘,他还担任  相似文献   

9.
在他们日复一日的巡逻、与小贩"扯皮"的过程中,城市也在"整洁"与"便捷"之间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王胜浩今年46岁,安徽泾县人。年轻时当过兵,复员之后一直在当地的工厂打工。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倒闭,王胜浩没7工作。在上海奋斗的老乡此时给他来了电话:"你愿不愿意到上海来当城管?"王胜浩说,他当时对城管这份工作并没有什么概念,但他想着,来上海说不定能长点见识。2008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拥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小众群体——流动摊贩,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队伍越来越壮大的特殊群体。此外,近年来流动摊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因此,我们小组通过对流动摊贩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还原这个群体真实的生存状况。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市昌平区安四路路口,一位六旬老人跌倒在路边,坐地近10分钟,没有一人前去搀扶.城管队员发现后,天空还下起了小雨.怕老人受凉,城管队员找来雨伞,轮流为老人撑伞.(4月9日《北京晚报》) 回龙观分队的10多名城管队员将老人围成一圈,并在路口设置警示标识,以防老人被车撞到;轮流为老人撑伞、遮风挡雨,直到其家人赶到.城管时常被冠以"冷酷无情",但是,此情此景,恰恰是这些城管队员弥补了路人的"冷酷无情",撑起了一片社会和谐的晴天.  相似文献   

12.
从城管体制的变革过程来说,国家权力实际上在不断增强,这既表现在对城市秩序的管理上,也表现在这一管理过程中对私暴力的控制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城管"暴力执法"再度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一部分反映的是最为常见的城管粗暴执法致人伤亡问题,7月17日临武瓜农在城管执法中倒地身亡,5月31日延安城管双脚跳起猛踩倒地商户;还有一部分则典型地反映了城管执法的困境,8月3日武汉发生一起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流动小摊贩管理问题逐渐突显,由其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也日趋复杂,城管暴力执法、流动小摊贩暴力抗法等不和谐现象愈演愈烈,影响了城市发展与社会和谐。文中主要从城市流动摊贩存在的利弊、公共管理部门对流动摊贩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解决流动摊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管打人是个老话题,每次听到城管的消息.几乎都跟打人连在一起,让人觉得,城管就是为打人而存在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城管也一样。打人需要理由,城管打人更需要理由。所以,听多了城管又打人了的消息之后,是不是也该听城管说说,他们真的打了吗,为什么打,理由何在?不太夸张地说,现在很多城管打人的消息,其实同时也是舆论打城管。而且,媒体和舆论在把城管的形象定  相似文献   

15.
江苏镇江市城市协管员朱某吃早餐时和摊贩发生争执时竟口出狂言:"我就吃共产党喝共产党的,我就欺负老百姓,你去告我吧。"作为城管人员,朱某居高临下,利用职权吃拿卡要,说他"欺负"老百姓并不为过。据说在城管人员中,有朱某这种行经的人,并非个别。小商小贩本是社会弱势群  相似文献   

16.
为完成政府的行政目标,城管部门把弱势群体作为其执法对象,于是,矛盾出现在了城管和弱势群体之间,而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矛盾则被遮住了。  相似文献   

17.
成熟的社会在面对媒体报道时,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关注媒体没有报道的细节,而不要只关注媒体报道出来的情况,尽量避免被媒体的预设立场误导。在当今中国的舆论场上,大概没有其他群体像城管这样,只要出现在媒体上,就是负面新闻,几乎没有正面的。可见,城管已经被媒体和社会公众定义为天然的坏人。出一个事情,只要与城管沾边,无论事实真相如何,城管肯定都会成为各方的批评矛头所向。  相似文献   

18.
城管污名化是城管执法者被贴上侮辱性标签致使其拥有或被相信拥有某些贬抑属性和特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外部污名化和自我污名化。城管污名化的形成机理在于城管执法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城管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城管执法内部奖惩制度不健全、部分城管执法对象及媒体的不当宣传、城管执法特定的工作环境和性质以及城市执法理念滞后等。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改进城管执法理念、完善城管执法部门机构设置、更新城管执法对象陈旧观念、确保媒体宣传真实可靠等途径可以有效祛除城管污名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城市,许多原本生活在农村的儿童也随其父母进城成为城市中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群体在城市生活融入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不同群体及环境的"歧视"和排斥,从而出现了社会认同的困境.社会认同困境会阻碍流动儿童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城市社会各界必须对流动儿童采取扶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何玉宏 《城市观察》2013,26(4):153-160
作为一种城市景观构成元素,宽马路和高架桥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巨大的体量急剧地改变着城市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城市风貌。片面追求"面子"也进而使得交通环境单调乏味甚至恶化,并直接影响了城市的生活品质。论文在列举了宽马路与高架桥作为中国城市交通建设表征的弊端后,分析了导致中国城市交通环境现状的症结,指出:正是由于专注提高汽车交通效率的发展观和政府对于现代化城市形象的片面理解,才催生了以宽马路与高架桥为特征的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城市"怪态"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