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畅销书推荐     
止清 《四川统计》2012,(5):53-53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作者:董志勇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我们每天都在面临选择和决策,但这些选择并非全都是“理性”的,人们受过去的经验、不精确的参照等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做出有损最大利益的“非理性”选择。行为经济学洞悉了人们思维深处的奥秘,指出生活中“荒唐”决策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用双曲线贴现模型和前景理论刻画人们决策中反映出来的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通过在中国进行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比较研究来自中国25个省(区)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和决策偏好,并实证检验文化价值观对个人决策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人们真实的决策偏好符合行为经济学理论和模型,我国地区间存在显著的价值观差异,个人主义是影响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高的个人主义文化对应着人们高的风险厌恶程度和对即刻收益的偏好,这个结论支持了"软垫假设",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信任水平对决策偏好并不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的公司并购融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蓓 《统计与决策》2011,(18):67-70
文章基于行为经济学的非理性经济人假设来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融资决策的影响是研究并购理论及公司融资行为的一个新思路。研究结果显示:尽管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基于对职业声誉和自身利益的长远考虑,在并购融资时并不一定采取高水平的负债融资决策,但是对并购后短期盈利的乐观估计确实为管理者选择激进的债务期限结构提供了理由。由此证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并购融资决策。  相似文献   

4.
理性行为下的支付与均衡──博弈论简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行为下的支付与均衡博弈论简介(二)朱震葆经济学有一个公理:假定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即所谓“理性人”的“个体理性行为”。博弈论研究的问题也都是建立在“理性人”的“个体理性行为”基础之上的“非合作博弈”。什么是“理性人”呢?“理性人”是指:在面临给定的...  相似文献   

5.
决策,是我们生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概念释为:决策就是在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进行抉择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这一概念从本质上说明了决策的三个方面,第一,决策者的主观意识是要得到最佳方案;第二,决策必需要经过比较,比较是决策的前提,决策是比较的结果;第三,决策要经过一定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思维变化比较的过程。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决策与“拍脑袋”、“想当然”的区别。本文在对决策概念得以正确认识的同时着重就决策过程中对“劣势”的认识进行讨论。一、对劣势决策的定义劣势决策其含义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即在提出…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激励和约束人们作出某种行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它包括对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规定。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来界定人们选择空间,激励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选择”还是“契约”?樊纲当代世界上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保罗·萨缪尔逊,在二十三岁的时候着手写他的博士论文,题为《经济学基础》。这里“基础”二字不是指“基本知识”,而是指经济学这一学科最基础的理论内容和最具一般性的研究方...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Kevin McCabe首次提出神经经济学概念以来,已成为21世纪实验经济学研究的最前沿.其运用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式、方法与技术手段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决策行为以及脑组织在人类决策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和发生机理.神经经济学将实验经济学研究提升更为深层的高度,以神经生物学研究为手段立足于脑组织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对经济学、决策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上提出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验证、质疑与修正.作为刚刚起步的新兴学科,无疑具有崭新的研究空间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实际上,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动机和营销人员的看法是有所不同的。不管消费者是出于对我们品牌的偏爱,抑或仅仅是出于习惯而购买,最重要的一点是:消费者选择购买了我们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充分地评估我们的产品,我们需要区分消费者的“考量行为”和“选择行为”,从而了解直觉或者习惯在消费者决策中的所发挥的作用.再结合我们的研究技术,更好地捕捉消费者的直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博奕论(moors),是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谋求这种决策均衡问题的方法论。它有二层含义:首先,人们之间决策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当一个主体(譬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决策时,他就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决策)的影响,并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其次,这一系列的决策构成了一个战略组合(strateqypl’Ofll6)、存在一个均衡(equililerium)问题,这个均衡应是所有参与人(理性人)的最优战略组成。槽奔论需要做的就是求解这个均衡,换句话讲,博弈分析的目的是预测博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的免费“午餐”──占座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平方米的自修教室里只三人,且正在酣然午睡,其余座位上只有书、包之类。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找到座位的却又不见其人的现象?一、占座现象的经济学透视:免费制的弊端如今,大学图书馆自修教室占座现象已司空见惯。校方曾多次告示禁止占座者,但收效甚微。有人惯用道德标准度量人的行为,认为占座者缺乏社会公德,须对他们进行道德感化使其遵守社会公德。有人认为对占座老的惩罚力度不够,须制定严厉的惩罚制度,使这些人望“惩”生畏,自觉“检点”自己的行为。对于此类“病因诊断”与“治病良药”,在究明“病因”前是不可…  相似文献   

12.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决策经常出现"拍脑袋"、"头脑发热"的情况.比如,一些"懒汉"消费者,贪图当前生活质量而不考虑日后福利,花钱"寅吃卯粮","今朝有酒今朝醉",手头不留余钱;还有一些"羊群行为者",消费决策容易受到别人决策的影响,花钱爱"随大流",盲目"跟风"消费.  相似文献   

13.
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机理及其均衡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古典经济学从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新视角重整了以新古典经济学为核心的多种互相独立的经济学理论.文章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探讨了生产型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均衡决策,剖析了生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机理,以便为各地在培育生产服务业的实践活动中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卡涅曼和特沃斯基等为代表的个体选择实验研究是实验经济学的三大研究方向之一.实验结果违反了理性个体决策理论,如期望效用理论,这些实验结果可以用来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许多反常现象,这些实验所隐含的理论,可以指导投资者从心理经济学角度发现市场机会,可以使保险公司更加关注投保人的心理和认知偏差,也可以更为深入地解剖消费者行为.  相似文献   

15.
寡头垄断市场在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市场上每家厂商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在产量或价格方面决策的变化会影响整个市场和其他竞争者的行为。因此,每家厂商在作出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本身的成本和收益情况,还要考虑其他厂商的决策对自己决策的影响。在经济学中,斯塔克博格模型是研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份额呈下降趋势,职业养老金计划呈转向缴费确定型(DC)计划的趋势,养老保障中的长寿风险、投资风险、通胀风险等将更多地由个人承担。虽然相关研究表明,养老资产年金化是退休者的最优选择,但在实践中退休者自愿年金化的比率很低,使人们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中。那么,是哪些因素通过怎样的渠道影响着人们的年金化决策?如何评价年金化的价值?这些问题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在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将行为经济学中的"累积前景理论"引入传统的精算模型,从个人风险决策的角度衡量年金的价值,并进一步将遗赠动机纳入终身福利价值模型,从风险决策角度测算遗赠动机对年金化决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保险成本和投资机会成本等现实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决策视角下,年金的累积前景价值低于年金精算中性价值,养老年金不再是个人的最优选择。同时遗赠动机越强的个人越倾向于自我养老,保险成本和投资机会成本也会显著影响个人的年金决策。这些结论使年金需求不足的现象得到了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源于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的西方股市大暴跌,西方经济理论界开始钻研一门崭新的学科——混乱经济学(或称非线性经济学) 混乱经济学是自然科学中“混乱学”在经济理论中的渗透与移植。混乱学是一门在西方迅速发展的跨学科研究,最初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探讨自然界某一系统内的偶发性变异和无序现象。根据“混乱学”的观点,“混乱”指表面上看来偶发而实则非偶发的无序行为。混乱学就是要研究并发现其中潜在的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行为金融学的视角,通过将“后悔厌恶”因素加入期望效用函数中,主要分析了“后悔厌恶”在基金投资中对投资人资产配置决策造成的影响.文章认为,与传统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相比,当风险资产溢价较低时,后悔厌恶型投资者将选择一个更冒险的投资组合;当风险资产溢价较高时,则选择更温和的投资组合,并且后悔厌恶程度越高的投资人所选择资产组合越趋于中性.由于“后悔厌恶”的存在,在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中,可以适当放宽对养老基金投资的比例限制,并且可以通过设立养老基金投资收益保证条款以减轻“后悔厌恶”对基金经理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色谱经济分析法的前期研究中,分别对分配比、塔板理论进行了经济学置换.作为塔板理论的补充和修正,速率理论从一个更为实际的角度考虑了多种因素影响下的组分分离.文章对速率理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子扩散项进行了经济学思考和置换,并模拟了分子扩散项对消费者不同组分分离的影响.研究认为分子扩散项的存在使得组分流出曲线的峰展变宽,分离效果下降,在实际生活中针对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后续涡流扩散、传质扩散等置换研究找到了研究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基于生活污染和空间计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大部分的研究假定污染排放不受相邻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基于中国1998—2007年省级生活污染排放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对EK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生活污染排放的空间依赖关系并不显著;同时,人均生活污水、人均生活污水中COD和人均生活S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倒U型”曲线关系,人均生活烟尘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倒N型”曲线关系,这说明就生活染污而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是相互协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