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伴随着丽水经济的崛起,丽水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末,丽水市共有服务业法人单位9995家,占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的72.0%:从业人员15.33万人,占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42.6%。其中非公有制企业比重较高。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223个,占全部服务业企业数的74.1%;从业人员2.70万人,占全部服务业企业的51.9%,非公有制服务业企业的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的比重比全省高出7.2和10.4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推动丽水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一、"十一五"时期内蒙古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十一五"时期,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542.26亿元(现价,下同)增加到2010年的4209.02亿元,年均递增15.0%,快于同期全国服务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01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9.3%;服务业实现税收542.42亿元,比2005年增加327.62亿元,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38.2%,服务领域日益成为地方增税的重要来源.2010年全区服务业从业人员407.5万人,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达34.4%,比2005年提高3.9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人员89.6万人,占全区新增就业人员的62.4%.服务业正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3.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贡献 石嘴山市服务业在改革开放以后正常发展,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16.4%上升到2000年的28.4%;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90年的16.9%上升到2007年35.3%。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到51.56亿元,比上年净增近10亿元,在2003年基础上实现总量翻番。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的62.0%。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迅速,2006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0.1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2%,在全省经济发达县(市、区)中最高,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服务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及时、全面反映和监测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是政府统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李岚  车芳  鄢罡 《四川统计》2014,(1):42-43
上榜企业总体情况:年均增幅达28.72% 2011年起,四川省每年发布全省地方税收纳税排行榜,公布上年缴纳地方税收前300名企业(以下简称上榜企业或300强企业)。2010~2012年,上榜企业共缴纳地方税收798.59亿元,从2010年的200.56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332.29亿元,年均增幅达28.72%,高于同期全省地方税收年均增幅4.13个百分点,占全省地方税收的比重从18%提高到19.21%,对全省地方税收增长贡献率达21.41%。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2010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9%,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对服务业的贡献率为18.4%。初步预计,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4%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月艮务产业,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伴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过程,其中,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服务业贡献率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据我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O%。农村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于农业再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环节发展起来的一大产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农村传统服务业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相似文献   

8.
《青海统计》2008,(5):43-43
随着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增加。2007年底,在全省43.07万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4.92万人,比上年增加0.78万人,增长5.5%,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比重为34.6%。其中女性专业技术人员6.52万人,占全省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43.7%。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丽水经济的崛起,丽水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末,丽水市共有服务业法人单位9995家,占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的72 0%;从业人员15.33万人,占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42.6%。其中非公有制企业比重较高。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223个,占全部服务业企业数的74.1%;从业人员2 70万人,占全部服务业企业的51.9%,非公有制服务业企业的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的比重比全省高出7.2和10.4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推动丽水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发展现状:增长速度加快,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比重有所下降 四川省服务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1549.5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7964.8亿元,服务业总体规模扩大了5倍以上,居全国各省市第12位、西部省区第1位.其中,2011年、2012年分别达到11.2%、14.5%,比全国同期服务业增长速度分别高出2.3和6.4个百分点. 然而,相对于四川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速度,服务业的发展仍显滞后和缓慢,服务业比重呈下降趋势.2012年全省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4%,比2005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不仅远低于同期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60%、75%,甚至低于西部省份陕西省.比全国服务业占GDP比重的平均值44.1%低了10.7个百分点,差距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从近年来,江苏服务业呈现出增长较快。201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9%。到十二五末,全省服务业占GDP比重要达到48%。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统计上的一些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一、江苏服务业新型业态发展情况在传统服务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江苏近几年来出现了大量新型服务业态。风险投资、其他金融业、软件业、服务外包、物流业、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许多新型服务业态层出不穷,且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政府历来就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并在全国率先做出了加快发展生产性和民生性服务业的决定。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服务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省委省政府及时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2009年全省服务业快速发展,并扭转了2002年以来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下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青海统计》2009,(3):43-43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经济总体仍保持了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2.19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高出全省2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为43.91%;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比重为38.01%,增速高出全省4.2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的比重为67.23%,增速高出全省0.9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出全省281元,增速低于全省1.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高出全省882元,增速高于全省1.9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应较高的综合性经济、文化和创汇型产业.它可直接带动和促进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的发展,对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增加就业机会,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流费需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足等具有重要意义.台州市第一届党代会报告提出发展第三产业的古井目标:到2000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回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36%,到2010年,要把全市建设成为科工贸发达的田代化港口江市.主要经济指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为实四上述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09年,胶州市紧紧围绕“促增长,重民生,保稳定”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扎实做好各项服务业工作.使服务业领域亮点频呈。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6.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青海统计》2008,(10):42-42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39.7%上升到2007年的56.6%(见下表)。从就业人员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不断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上升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王磊 《四川省情》2014,(12):42-44
2013年全省汽车产量达80.7万辆,占全国比重为3.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1.75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5.3%;实现总产值1772亿元,利润211.2亿元,整体规模不断扩张。但市场占有率不到全国5%,实力有限。  相似文献   

18.
盐城市“十五”计划明确提出,“十五”期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5.5%以上,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所占比重要明显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本文就盐城服务业如何实现跨越发展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青海统计》2007,(6):42-42
据非公有制经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64.9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为25.72%,比上年增加了1.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青海统计》2008,(9):42-42
据非公有制经济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14.5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27.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