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学伦 《经理人》2008,(4):110-111
“创新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不仅要有一股敢干敢闯的精神,更要有一种埋头苦干、不怕失败、坚韧不拔的韧劲。否则,创新可能就会半途夭折。”深圳皮皮熊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扈蓝天,这位创造出世界上第一款情绪数字化智能玩具的美丽女性,回首企业的创新之路感慨良多。“几年来,我们既品味了创新的快乐,更尝尽了创新的艰难,但再大的困难我也绝不放弃。中国玩具要从‘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2.
有专家这样认为,中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促进中国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制造国转变,中国有望继二战期间的"美国制造"和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制造"后,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加工中心.  相似文献   

3.
李永东 《经理人》2007,(11):24-24
今年上半年以来,食品、玩具、目化等许多企业出口产品遭欧美国家退货或质疑,佛山玩具商张树鸿甚至因产品召回而自杀,引发了一场“中国制造”保卫战。行业专家说这主要是国外行业壁垒和检测标准不同给中国产品带来的困境。中国企业家必须寻找途径为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正名,突破地域市场和行业标准的壁垒。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世界消费市场“中国制造”的理论意义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直接的理论指导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的现状,阐述了科技创新对“中国制造”的影响,并对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炜 《经理人》2010,(2):10-10
“中国制造”表面上是在做产品推陈出新,但实质上是同类“中国制造”在互相重复,从而产生竞争的“虚荣”,因为“中国制造”相信——你的产品不能大量销售,就不能被人广泛认知,就不能形成品牌。这就是中国至今缺乏国际品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育琨 《经理人》2004,(3):24-25
或许我们正陶醉于“中国因素为全球经济提供活力”、“机遇的新名字叫中国”等这样的口号,或许我们正为“世界工厂”落地中国而举杯庆贺。然而,“中国制造”现在正遭受着假冒伪劣和廉价仿制品的磨难。“世界工厂”的头衔,挥不去我们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居于世界食物链下游的厄运。  相似文献   

8.
左前锋 《经理人》2007,(7):108-109
中国的产业到了一个由制造产品向制造品牌转化的阶段了!5月14日,在“定位?公关· 突破中国营销瓶颈”论坛上,首次来华的全球“定位之父”、世界著名行销大师阿尔·里斯对着中国听众说。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工厂在制造一切,但是产品利润从制造向创造的转移,让中国企业在代工环节的获益微乎其微。这是中国制造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那么,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势下,中国制造如何升级,过渡到中国创造?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创造?中国创造如何结合自身实际?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1月,一则以宣传“中国制造”为主题的广告片,通过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在世界播放,为期六周。据悉,这则广告是在中国商务部支持下,由若干家中国进出口商会具体策划,一家外资广告公司制作的,目的是“塑造‘中国制造’在全球的良好形象”。广告播出后,引起国内外各界对“中国制造”境遇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曾立平 《经理人》2007,(9):64-66
凭借独特的管理理念和制造体系,全球制造业的标杆企业——日本丰田公司实现了高速的成长,成为市值上千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当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都被巨额亏损折磨得苦无出头之日时,日本丰田却在赚取越来越丰厚的巨额利润。但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众多制造型企业却忍受着“刀片利润”的折磨,在激烈的竞争中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国门”,中国源源不断地引进外部的资源、人才和技术,又源源不断地把“中国制造”输往世界各个角落。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5616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2000多倍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 多年的高速发展,今天的中国享受着“世界工厂”的美誉。“中国制造”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在世界每个角落几乎随处可见,成为当地人的生活必需品。可以说,“中国制造”已经行销全球。比如说根据研究,在工业制成品中,中国已有超过130 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4.
问题     
《领导文萃》2008,(21):7-8
“中国制造”的吸引力在降低;任期短使官员卖力求官要官;看国产大片就像看中国足球;专家对未来经济走势信心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从低利润、低附加值迈向高利润、高附加值,让中国设计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中国设计这个概念非常好。但是要具体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6.
郑旭 《经理人》2007,(12):24-24
10月19日,“中国制造”又背上了黑锅。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纳思达侵犯爱普生墨盒专利案”做出终审判决,判定涉案的爱普生专利有效。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纳思达是外商独资企业,但是其在中国设立的公司在美国的“337调查”案中两次失利,受损最大的还是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声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正重新包装,中国制造正图谋创新蝶变,要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8.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8,(10):10-10
反思中国制造,很多人在提中国创造,但是我们错了。世界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制造时代,中国制造的突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一方面从制造到研发,从制造到品牌,另一方面从一般的制造到卓越的制造。而困局与危机中的中小企业更应有长远目光,及早建立适应国际化的人才机制,这才是生存发展壮大持续增长的坚实利器。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公布了2005年国际专利申请的统计,来自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了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跃居世界第十位。对此“利好”消息,有关专家提醒说,还应看到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依然巨大。  相似文献   

20.
文小开 《决策探索》2010,(23):40-42
“中国制造”的困境和挑战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和重组。其有两个标志性的结果:其一,全球性的政经力量发生了重组,G20取代G8成为应对全球性危机的平台。其二,产业竞争格局进一步深刻改变,昔日强大的“美国制造”出了问题,典型如底特律的汽车巨头破产、被重组:而一直独步天下的“日本制造”也出了问题,其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丰田汽车因质量问题发生全球召回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