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河姆渡文化方酉生河姆渡文化以河姆渡遗址得名,主要分布在长几下游的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南岸的宁绍平原。遗址发现于1973年,经1973年至1974年、1977年至1978年两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发现有陶、石、骨、木、玉、漆器等重要遗...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考古工作开展较早且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福地。史前时期的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均因在敖汉旗境内首次发现而得以命名。此外,红山文化遗存在敖汉旗境内也多有发现。所以,敖汉旗史前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得以建立起连贯、承袭的文化发展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工作队长期在敖汉旗工作,老一辈的考古学家对兴隆洼文化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做出巨大贡献。刘国祥担任内蒙队队长后,对兴隆洼文化遗址的发掘又屡有重要进展,相关研究也不断有新的认识和突破。敖汉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则是取得上述成绩的坚实基础和重要的保证。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时期的玉?开创了中国史前时期玉文化的先河。兴隆洼文化遗址还发现距今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的谷子和糜子。而居室葬则是兴隆洼文化颇具特色的葬俗,反映兴隆洼文化先民浓厚的原始宗教意识。敖汉旗是蕴育中国古代草原文化和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摇篮,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居室葬是我国史前时期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将死者埋葬在居室之内。据目前所知的资料,这种葬俗主要见于辽西兴隆洼文化时期和青海齐家文化时期而以兴隆洼文化的实例为多。兴隆洼文化遗址已清理的...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多年的考古发现表明,华东沿海地区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这是因为在这片广阔地带,先后发现了早于仰韶、大汶口文化,与老官台文化、磁山一裴李岗文化时代相近的青莲岗、河姆渡、罗家角和北辛文化一类的较早遗存及其一大批后续文化。在这些遗存中,最先发现的是位于苏北淮安的青莲岗文化。虽然在发现青莲岗遗址之  相似文献   

4.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对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是我国史前文化研究中一项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探索,这次发掘,揭开了辽西地区乃至中国东北地区及整个东北亚地区新石器文化研究的新篇章。一、兴隆洼遗址发掘的历史背景与重要贡献兴隆洼遗址的发掘,是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探索公元前7000年—前5000年的新石器文化以及建立辽西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我国探索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文化,最初是从1960年代在中原地区寻找仰韶文化的前身开始的。在这之前,1934年在陕西宝鸡斗鸡台遗址发掘中发现了这时期的陶片,量较少。徐旭生撰文认为它们是比仰韶文化早的真正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但徐旭生的这一初步的认识在当时的学术界没有引起重视,主要原因是当时学术界研究关注的重点不在这方面。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在陕西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西乡李家村等遗址发现了年代早于仰韶文化、文化面貌与仰韶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文化遗存。但大家对其认识较为模糊。1964年,夏鼐提出了探索仰韶文化前身的问题,认为这些遗址下层的出土物的年代较仰韶文化早,文化面貌与仰韶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是探...  相似文献   

5.
魏家窝铺遗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约2公里处的丘陵台地上。2008年5月,赤峰市红山区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该遗址。2008年10至11月,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和全面勘探,初步确认为一处红山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遗址。自2009年开始,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2010年7月9日至10月15日,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考古发掘。2010年发掘区域位于遗址的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7′46″、北纬40°08′28″,海拔高程为725-726米。发掘区域内为农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表密布农作物。本次  相似文献   

6.
上孙家寨汉墓群是1973年发掘清理的。当年,省物资局储运公司木材仓库需在该墓群部分范围内修建仓库,为配合此基建工程,省文物考古部门对仓库院内的古墓葬及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发掘,仓库外亦作了零星的发掘。截止1981年止,共发掘汉墓葬182座。此外,在该墓地还发掘了汉以前卡约文化、辛店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存。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长江流域诸考古学文化为内涵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流域诸考古学文化为内涵的北方文化。南北方文化经过交流、融合,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步形成中国古代文明。在南北方文化交流过程中,淮河流域尤其是淮河中下游地区原始居民及其创造的“淮河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大量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说明淮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所作出的贡献,说明淮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并且发挥了促进中国古代文明早日诞生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的广大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期长,适合于农业耕作活动。迄今发现的考古材料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浙江杭嘉平原一带的河姆渡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中就已经存在了原始农耕遗迹。此后几千年来,世代繁衍生息在南方大地上的众多部落和民族,用辛勤的双手,一代又一代地开拓了艰难发展的农业经济文化。我国早期古籍如《尚书》、《逸  相似文献   

9.
安阳殷墟     
逍遥 《老友》2011,(8):70-71
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相关专家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我校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历时120余天,对重庆市云阳县李家坝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正式发掘。此次发掘的清理面积达1450平方米,共发现从商前至明代2000多年间的文化遗存130余处,其中包括房址、墓葬?..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活动于今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的原始居民,主要有两个部族,即句吴和于越。根据历史记载与考古发掘的资料,可以大体明确,这两个部族,实际上是同一原始部族的两个分支。他们在历史渊源、地理分布、文化传统等方面有许多共同性。只是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上的某些不同,才在蕃衍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若干并不悬殊的差异,最后形成春秋时代的句吴和于越。在有正式历史记载以前,考古发掘的资料,已经为这两个越人部族在地理分布和文化渊源上的共同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根据目前已经获得的考古发掘的成果,这个地区发现的最早新石器遗址是余姚的河姆渡文化,据C~(14)测定,距今约在7000—6000年之  相似文献   

12.
位于今南京大学职工宿舍区的北阴阳营遗址是南京城区最早的人类居住的村落遗址。1955-1958年期间在这里进行的四次科学考古发掘,发现了较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被考古界命名为北阴阳营文化,其年代距今约五六千年。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水稻,饲养猪、狗等家畜,从事采集和渔猎等生产活动,制作有精美的  相似文献   

13.
<正>南阳,富于天惠,宜于人居。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南召云阳镇杏花山的中更新世(Q_2)里,发观了“杏花山直立人”以及大量的打制石器、野生动物化石。当时序流入距今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时,富饶的盆地里氏族村落星罗棋布,鸡犬之声相闻了,居住这里的先民们开始把猎获的野猪、野牛和狗等训养成家畜,出现了南阳原始的畜牧业。 1971——1973年,考古工作者,对淅川县下王岗古村落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获得了大批的珍贵文物和大量的动物骨骼。其中动物骨骼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发现有狗、猪、牛等家畜。  相似文献   

14.
一、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综合报道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文化遗址调查/敖汉旗博物馆p内蒙古文物考古(呼和浩特),1991.1,2~IO林西县白音长开遗址发掘述要/郭治中等户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15~23巴林右旗古日古勒台新石器遗址调查简报/巴林右旗博物谊p内蒙古文物考古(呼和消特),1992.l—2,67~76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京),1993.7,577~586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O年三次发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I文物(京),1994.11…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来,人们都把中原地区视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认为黄河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本世纪二十年代,这个传统观念遇到了挑战。仰韶、大汶口,龙山,河姆渡,良渚等一大批史前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而真实的史前世界。特别是代表我国史前文化最高水平的龙山文化的问世,使我们对中华文化的源头有了一个新的解释。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指出:“从大量的地下文物得到证实,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在龙山文化衰落以后,夏、商文化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关中西部周原上正进行着规模宏大的考古发掘。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解放以后,关中地区先后发掘了半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蓝田人化石,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历史的内容。周原为周人最早活动的地方,当地迄今还遗存有许多早周到西周晚期的文化堆积。这些遗址的发掘必将对于探索周文化的起源,全面了解西周的历史、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意义当不下于半坡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和蓝田人化石的发掘。  相似文献   

17.
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我国原始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标志。自一九二一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首次发现彩陶起,经过考古工作者六十年多的发掘整理及研究,证实了在中国广大地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新疆;从长城以北至东南沿海,甚至在台湾、香港等地都有彩陶分布,“已发现的遗址就有五千多处。”①尽管自然环境的不同与经济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8.
白林 《中华魂》2012,(18):35-36
本刊第5期曾刊登新文所写的游记《倘佯在远古人类生存过的遗址群》,记述了河北泥河湾古人类遗址。人类从哪里来?是单一地区起源还是多地区起源?这是数百年来人类关心而至今尚无确切答案的难题。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在2012年8月20日表示,对位于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的十多年考古发掘表明,人类早在200多万年前就栖息在亚洲,泥河湾可能是除非洲以外另一个人类的老家。记者近日来到泥河湾遗址群,看到土山丘层层叠叠,沟壑纵横,植物稀少。然而,就在这沟壑纵横的地层中,百万年以上的人类文化遗址就有40处,其中马圈沟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人类早在200万年前就已栖息在亚洲。泥河湾因而被誉为“旧石器考古圣地”“中国的奥杜维峡谷”和“东方人类的故乡”。  相似文献   

19.
良渚文化以良渚遗址命名,它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旧中国时期发现和取得成果的极少数重要遗址之一。良渚文化是一支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原始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地区。它从1936年首次在浙江省杭县良渚镇发现以来,迄今已经50年过去了。在这漫长岁月中,我国考古工作者对良渚文化做了很多的调查和发掘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又有很多极为重要的新资料陆续不断地发现。良渚文化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我国原始文化中的重要性而为国内外的学者所关注。值此良渚文化发现50周年之际,谨写此文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20.
良渚文化以良渚遗址命名,它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旧中国时期发现和取得成果的极少数重要遗址之一。良渚文化是一支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原始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地区。它从1936年首次在浙江省杭县良渚镇发现以来,迄今已经50年过去了。在这漫长岁月中,我国考古工作者对良渚文化做了很多的调查和发掘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又有很多极为重要的新资料陆续不断地发现。良渚文化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我国原始文化中的重要性而为国内外的学者所关注。值此良渚文化发现50周年之际,谨写此文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