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完全信息下,供应商和销售商由于对双方的效益函数和成本结构有相当的了解而能够取得最优的合同。但是在不对称信息下,由于销售商拥有市场需求信息,供应商只能通过激励机制来诱导销售商,使其能够按照彼此的最优化决策进行操作。文章利用委托代理模型描述不同信息格式下的激励形式并提出了双层规划模型。由于解析形式复杂,或者根本就无法获知其基本形式,所以文章利用数值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了最优的激励结果,分析了激励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产品质量改进会影响产品需求、延保服务需求的问题,在构建顾客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商提供产品、在线零售商销售产品及提供延保服务的供应链利润模型,分析了产品故障率等对制造商和在线零售商产品质量改进程度、定价策略的影响,比较分析了集中式与分散式决策下的企业最优决策,进而设计了收益共享契约弥补质量改进成本造成的利润损失以激励制造商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程度,求解了“收益共享+批发价格”契约组合下的最优收益分享比例和批发价格,合作契约可使供应链成员企业利润达到帕累托最优。研究结论:在产品改进的决策中,虽然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程度会导致成本上升,但由于供应链企业利润上升,故制造商还是应改进产品质量;在延保服务的决策中,过度的控制单位延保服务成本并不利于在线零售商利润增加。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协调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目标偏差、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及"搭便车"等代理人问题的存在,代理成本就无法避免.公司治理结构是为了解决代理成本问题而出现的,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必须以效率为原则,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及监督机制来降低代理成本,以实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信息经济学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信息经济进行研究的综合性经济学科 ,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关于信息资源最优配置理论以及信息经济学独特的分析方法 ,为研究我国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政府通过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政策扶持以期达到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等公益性目标,因此,政府与农业龙头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委托代理关系。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难以掌握农业龙头企业的内部信息和行为,这种代理关系存在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本文构建政府和农业龙头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政府最优激励契约,探讨了企业风险分担系数和契约激励强度的影响因素,政府在制定扶持政策时,应体现激励性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激励强度,在制定激励政策时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信息披露制度处于证券市场法律体系的核心地位。它是解决上市公司运营过程中管理者与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作出的现实制度化安排,有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有效市场假设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多种理论支撑,内含公平、自由、效率、功利等正义要素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供应商1-N的供应链结构中,无价格歧视条件下,对零售商进行成本补偿激励的信息共享问题.在基于供应商成本变化的线性补偿激励下,存在最优信息共享范围,供应商应该按照零售商边际成本由低到高的顺序选择信息共享零售商.信息共享零售商收益随共享范围的扩大而降低,随补偿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随边际成本的增加而降低.信息共享供应商收益大干无信息共享零售商需要一定的共享范围和成本变化条件.  相似文献   

8.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问题,即代理问题。经过30余年的发展,委托代理理论已由传统的双边委托代理理论发展出多代理人理论、共同代理理论和多任务代理理论。这些代理理论都遵循着同一的研究范式、假说前提和基本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 ,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 ,同时通过对中西方管理层收购的比较 ,重点考察了中国管理层收购的特殊性。基于此 ,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转让价格、信息不对称、融资、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问题 ,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的期权契约应当如何优化设计?既往的文献在讨论期权契约的应用范围时,都假设供需双方各种信息是对称的.而现实情况中,供应链参与者之间往往会保留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者由于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造成信息不能有效地共享,尤其在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中,零售商虽然具有很强的市场需求等信息优势,但其对于生产商的诸多重要信息并不一定能够全面掌握.本文证明了在需求分布为均匀分布情况下,存在这样的o(c)机制,并给出了其解析式,发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零售商和生产商可以通过改变o(c)中的参数来改变二者的利润分配,同时保证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最优.  相似文献   

11.
新规制经济学的规制俘获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传忠 《东岳论丛》2005,26(1):52-54
政府规制俘获理论(Capture theory of regulation)是现代规制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可划分为传统规制俘获理论和新规制经济学的规制俘获理论。前者忽视了规制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影响,没有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来分析规制俘获问题;后者则在信息不对称框架下,重新解释了规制俘获发生的原因及机理。这一理论对我国现阶段政府规制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用人民主权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公共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国家审计的政治属性。国家审计权力体制的设置和国家审计权力配置应当在服务于人民、有利于人民当家做主的原则的指引下来进行安排。国家审计是对政府使用管理公共财政资源的合法、合理和效果的监督,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政府“花公民的钱,为公民办事”。国家审计是在公共委托代理问题的前提下设立的,国家审计的目的在于消除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新时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发展促进了国家审计发生一系列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经理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制中的委托代理制度 ,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提高了资本的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委托人与经理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经理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 ,往往会以牺牲委托人利益为代价 ,由此产生经理人员的“职务怠慢”和“道德风险”问题 ,增加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包括两部分 :一种是显性成本 ,如支付代理人的薪金和奖励 ,为监督经理行为而支付的监督费用等 ;另一种是隐性成本 ,也就是由于代理人的“职务怠慢”或“道德风险”而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这是人们深有感受却又说不明白、算不清楚的代理成本。一、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员激励与约…  相似文献   

14.
路锦非 《兰州学刊》2009,(5):108-113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设计中存在双层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参与主体多、委托代理链条长,使得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委托代理风险。文章通过构建逆向选择隐匿信息的有效甄别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分别对这两种委托代理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得出各自模型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结论: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合同,引导代理人采取最有利于委托人的行动,达到双赢目的;代理人必须与委托人风险共担,采取有奖励有惩罚的分成比率收益方式,而不能仅提供固定的管理费。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文章给出了相应的制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决定了经营者工作目标的多元化.在假定经营者多工作任务努力的激励成本相互独立的基础上,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经营者最优激励契约安排的决定因素,得出在激励相客的条件下,其契约安排与经营者绝对风险规避度、边际激励成本及可观测变量努力方差具有相关性的结论,这为设计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契约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委托代理关系赖以建立的不同产权背景在委托代理理论中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大多数学者分析委托代理关系时。往往从既定的产权背景出发。当寻求委托一代理问题的解决途径时,不同的产权背景更容易被忽视,因为在既定产权背景下委托代理理论更多地关注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的设计。基于上述原因,从不同企业产权制度出发分析委托代理机制或许可以从根源上挖掘出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为此,对以个体经济利益为代价的代理和以体制利益为代价的代理等概念做了试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刘俊宇 《江汉论坛》2004,(11):48-49
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进行委托理财投资,名义上存在着代理成本和代理风险,实际上由于受托人的利益输送行为而呈现负代理成本。文章构建模型论述了负代理成本的理论假说,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负代理成本的存在,并讨论了其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构成的特別合约中,所有者和经营者间委托代理最优契约形式的选择,关键取决于制订委托代理契约成本的大小,而所有者和经营者间契约交易的对象是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因此,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契约成本的大小,就决定了企业最优委托代理契约形式的选择。文章以人力资本产权为切入点,来分析浙江民营企业委托代理契约演化及其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张兴华 《东岳论丛》2007,28(6):170-173
与一般公司相比,信托公司遵循的是共同代理理论,信托公司中的股东和信托财产提供者作为委托人与经营管理者作为代理人之间构成共同代理关系。股东和信托财产提供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引起"代理人问题"和产生代理成本。致力于降低代理成本,基于信托公司的共同代理关系和信托公司关键资源安排,提出了信托公司的治理内涵。  相似文献   

20.
公共权力是以委托—代理的方式运行的。由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当委托人监督不力时,就发生公共权力委托—代理失灵,但根本原因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解决需要在制度设计上确立公开性原则,但最根本的是要采用网络技术等电子化手段形成电子政府和网络民主,实现委托人监督的电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