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片《人工智能》与传统的童话故事,在叙事形态层面呈现高度的同质性,而斯皮尔伯格利用功能/角 色对位变异,使平实的叙事形态结构产生、容纳了更丰厚多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电影《白鹿原》史诗性不足为人所诟,究其原因,主要是影片女性叙事策略的采用,遮蔽了厚重的历史叙事的内质,使电影的史诗风格和史诗氛围有所缺失。影片把田小娥和男人们的情感发展作为故事的主线,使情欲和本能成为了影片主题,女性镜像体系掩盖了土地和农民的关系、历史和民族命运的历史叙事。这种女性叙事策略的选择,和导演的创作观念和风格倾向,存在着必然联系。同时,也使《白鹿原》现在时态的电影文本,呈现出史诗性缺失的必然肌理。  相似文献   

3.
杨清健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6):51-53,119
用电影叙事学理论对电影《贫民富翁》进行了叙事层面的分析,通过剖析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层次、叙事模式等叙事元素在影片中的应用,让读者对影片的内容和意义理解得更深刻。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影片采用了回环式套层结构、双叙事层、时间畸变等叙事手法,实质上是用两个爱情叙事模式架构起了一个社会问题影片。  相似文献   

4.
《悲情城市》和《海角七号》两部影片叙事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是以自我意识为主体的艺术片,后者为清新影像风格的商业片。二者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均引发观影热潮。文章从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叙事人物的建构等方面,对两部影片进行文本叙事分析,剖析了两个时期台湾电影的内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七月派"笔下的抗日叙事与其他抗战文学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对人在战争中的处境和心理的刻画、对战争荒谬性的揭示,从而使"七月派"的抗日叙事呈现出特有的悲壮、苍凉、沉郁的艺术风格.而这种叙事态度与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七月派"的核心人物胡风的文学观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霸王别姬》和《梅兰芳》两部影片有着重叠的时代背景,相似的京剧题材、相同的京剧大师、一样的爱恨纠葛情景,而相同的时代,相同的身份,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在叙事表现上,《霸王别姬》是将时代融入人物命运里,《梅兰芳》则是将人物融入时代中;在叙事风格上,《霸王别姬》采用的是虚拟的叙事手法,而《梅兰芳》则采用的是写实风格;在角色设计和人物关系设置上,两部影片都具有一种趋同中变进的特点。同为京剧体裁影片,《梅兰芳》让我们看到了陈凯歌的回归,也让观众重温了国粹的魅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陈凯歌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以《小城之春》、《廊桥遗梦》为范本,对两部影片的叙事风格、影片“镜”语的象征意义、人物造型及其性格特征进行了阐述,着重探讨其中各自成趣的审美追求,力图从中西文化维度出发来解释主人公相似经历背后尚存差异的文化与思想背景,即均“发乎情”,然《小城之春》片“止乎于礼”,而《廊桥遗梦》片“止乎于理”;但影片本身蕴育的哲理精神与审美内涵分别将两部影片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8.
叙事是电影作品的一种重要表述手段,电影叙事学也是当代叙事学的重要分支。本文从叙事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两部同时期的电影《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表明这两部影片叙事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但叙事效果都获得巨大成功:不仅给人思想和精神上的震撼,更给人观感和审美上的愉悦。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在战争叙事方面它也创立一种经典模式,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封神演义》在战争叙事方面对《三国演义》多有继承,如突出英雄主义精神、在战争描写中重视谋略等,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经典情节也有所借鉴甚至是移植。与此同时,《封神演义》在战争叙事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在战争叙事中增加了更多的神魔因素,在具体的战争描写中更为重视阵法以及宝物的运用,偏重于以法术来取代智谋描写。  相似文献   

10.
叙事风格只是导演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张艺谋拍摄的影片,从《红高粱》到《十面埋伏》,经历了戏剧性的浪漫传奇、故事性的理性纪实、影像性的虚幻诗意的嬗变过程,一步一步从中国电影传统的叙事风格迈向目前世界具有现代性的电影叙事风格。张艺谋在嬗变中逐渐强化了以影像语言为叙事元素的地位,同时也完成了自己向影像本体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导演泰伦斯·马利克执导的《细细的红线》是一部极富思想内涵和艺术深度的战争影片。该片中泰伦斯抱着对人类的极端同情,采用零碎、分散的叙事方式和极具风格化的视听语言,向观众展示了另类而“真实”的战争,对人与战争本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在艾赫玛托夫的小说《断头台》与姜戎的小说《狼图腾》中存在着可比性。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能够为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作为这种比较研究的第一阶段工作,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模式三个方面对小说的叙事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由于作家的创作意图不同,决定了它们在叙事上的差异:《断头台》的叙事视角多元化,叙事时间呈圆形以同叙事模式相呼应;《狼图腾》的叙事视角较单一,叙事时间和叙事模式都表现为直线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主旋律电影《长津湖》通过对叙事空间的选择和构建,对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这场战争进行了影像呈现,通过对事件地理空间、历史社会空间与精神心理空间三种不同类型空间的描绘,全景散点式再现了历史记忆,重申了这场战争的正义属性,塑造出中国军人的英雄群像,以期建构观众对这段特定历史的集体记忆,强化民众的家国意识和对自我族群身份的认同感。影片将中华民族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具象化,呈现出悲壮慷慨、雄浑豪迈的审美风格,作为中华民族影像美学新范式,对未来主旋律国产电影创作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产大片”的叙事与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作为特殊的文化艺术产品,其意识形态特性是无法规避的,问题只在于如何传达意识形态。当“国产大片”试图以炫目的视觉奇观、超强的明星阵容来刺激观众的视听感官并进而达成意识形态企图的时候,我们可能恰恰忽略了一个问题:影像叙事是传达意识形态最为有效的手段。意识形态的有效传达,更多是借助有效的叙事来完成的。从创作层面来说,忽略对于影片叙事表达的重视,则有可能使电影直接成为意识形态的传声筒,而沦为抽象乏力的说教。从《英雄》到《无极》,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国产大片”在全知叙事/权威叙事的叙事形式背后,其文化内涵即文本意义上则呈现为“帝王”叙事或者“神性”叙事。《集结号》不但意味着“国产大片”的题材/类型转型,即由古装武侠向现代战争的转型,在叙事的意义上,也体现了导演打破权威叙事的尝试,而代之以平民视角来关注与表达战争中人物个体的命运,并由此拓展了为常规话语所界定的中国战争片模式。在中国电影中,电影叙事常常不是单纯的与影片文本有关的叙事,而是社会文化泛文本在影片文本中的一种投射。以《集结号》为标志的“国产大片”在电影叙事方面的努力,在改变票房与口碑、商业与品质之间的悖谬关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在主流意识形态诉求、大众文化心理需求和创作者的影像/叙事表达之间建构起良性的互动关系,已经成为“国产大片”真正走出票房与口碑、商业与品质之间悖谬关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电影《1921》作为建党100周年的献礼影片,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担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让中国社会焕然一新的故事。不同于以往主旋律电影叙事强调主题化、典型性、历史感等一般策略,该片采用“双维共构”的叙事模式,通过主题叙事情感化、宏大叙事细节化、线性叙事断面化、英雄叙事诗意化等手法,对主旋律电影叙事进行了系列创新,文章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在整理、归纳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1921》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为新时代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了故乡三步曲之后,贾樟柯在延续其一贯个人风格的基础上,突破叙事主题的局限,成就了《三峡好人》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熠熠生辉。先从影片的主题出发,探究了该片所体现的现实主义,接着对影片《三峡好人》的叙事特色做了具体的分析和解读,最后对《三峡好人》的影像表达进行了揭示和剖析,阐释出该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从影视改编作品的叙事空间研究角度出发,分析影视作品如何通过空间叙事来传达丰富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作为一种研究架构,将影视叙事空间的文化范式分为地理空间、历史空间、虚拟空间三个维度,并以电影《画皮1》《画皮2》为例,深入分析影片的叙事空间及影片如何通过空间叙事表现现代人类价值观及生存困境,进一步探索电影叙事空间的研究范围、深度和综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张天翼运用讽刺的手法在他的喜剧世界里塑造了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别具一格的讽刺手法的形成得益于他对叙事视角的探索。张天翼小说中所采用的叙事视角可分为全知叙事、限制叙事和纯客观叙事,以及不同视角的交叠,它们具有不同的叙事功能,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作者冷峻客观、无情揭露、辛辣讽刺的叙事风格;张天翼身处传统文学、西方文学与“五四”文学的交汇期,三者为他提供了丰厚的艺术资源,使他在叙事视角的选择和处理上能突破成规、别出心裁,取得了很好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19.
晚清小说中出现了大批不同于传统叙事风格的新作品,这些作品在不同的叙事向度上有其独特的贡献。《老残游记》作为晚清小说的顶峰之作,其文本书写模式值得深入探讨,其叙事视角的复杂性,在当时小说文本中具有代表性。《老残游记》运用的视角模式从总体上讲是一种"有限视角"模式,但"视角越界"现象也存在不少,对这种"视角越界"并不能武断地进行否定,而应该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对其进行深层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因聚焦模式即叙述眼光、叙述声音、以及叙述者对人物心理介入程度的变化,使史传文本《西门豹治邺》和话本小说《乔势天师禳旱魃,秉承县令召甘霖》在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情节结构发展上,有着极为明显的叙事效应差异。传统叙事模式有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同文体有各自的叙述习惯,不能一概而论为"零聚焦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