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派系是国民党政治的一大特色.伴随着各派系对权力的渴望和权力分配的无序,必然导致南京国民政府派系之间的激烈争夺,使国民党永远陷在派系纷争的沼泽中而不能自拔,由此造成了国民党政权极大的"内耗"."内耗"又使国民党的派系斗争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2.
国家治理的一个根本目的是追求稳定,然而,无原则的派系乱斗从古至今一直是困扰国家治理的一个顽疾。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的城市共和国,再到近代民主的产生与发展,无不闪现着派系的身影及其对政治秩序的冲击和破坏。派系问题由此激起了不同时代政治思想家的思考,人们就派系的危害、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抑制方式等提出不同的看法,并认为对公共利益的背离与危害是判定派系行为的根本标准。从政治思想史来看,休谟和伯克对派系问题的思考成为一个转折,休谟不但对派系进行了类型学的分析,而且注意到了派系的现代形式,伯克则从规范的意义上首次对派系与政党作出了有效的区分,从而为现代国家治理中政党政治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合理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吴佩孚作为一个军阀派系领袖,在1920年代前期,他的政治表现呈现出鲜明的两面性和时段性.在直系和吴佩孚崛起阶段,展示出了派系政治领袖的良好素养: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鲜明的政治主张、良好的政治品格以及较强的领导才能,使他一度成为历史的聚焦.及至直系执政后,他逐渐暴露出缺乏坚定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立场,不擅长政治策略等缺陷.这种前后差异,究其因,是由于其核心政治理念落后于时代要求,在直系由在野到执政地位确立后,对内部缺乏统一有效的政治主张和措施以凝聚共识,以及他自身的军人定位与时代所赋予的派系领袖地位不相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5.
摘要:概述了1946年广西参议会议长选举的纠纷以72.纠纷最终在蒋介石与白崇禧的协商与妥协之下得以解决的事实,说明了派系政治是国民党政治运作的核心。派系政治使民国法律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而国民党体制也成为党、政、军利益分争的根源,并由此形成了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围绕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何认识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等问题进行探讨,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化塑造着政治人和政治体系的政治行为模式,从而会对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局面已经显现,这一变化将会推动政治体系逐步迈向民主、开放和透明,促进公民权利保护的机制建设,推进中国法治国家建设,从而对中国政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日益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突出特征,中国政治文化及其变迁也表现出一些全新的特点,并将影响和塑造未来中国政治发展。在政治文化结构即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等三重维度上,改革开放丰富和完善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内涵尤其是政策文化的内容,在保持政治文化同质性的同时,也使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成为明显的政治文化特征。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洗礼,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日益融入更加积极的文化成分和观念要素,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也迫切需要一种与中国政治发展现状相容并能有效促进中国政治持续发展的政治文化。政治发展进程中政治文化的构建要求在已经成功构建的政策文化基础上,构建稳定而明确的体系文化以及均衡的过程文化。理性面对不同传统并从中寻求支持,是政治文化构建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对西方中国政治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以一种更为突出"行动者"能动性的动态分析框架,对形形色色的技术官僚的结构性位置做出界定,以"技术自主性"的强弱程度为衡量准则,将"技术官僚"与"政治官僚"和其他知识分子区分开来。这一思路与传统的强调"政治派系"的研究路径不同,不再将技术官僚看做是政治斗争中的一个派系,而是凸显出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借助引入"牵头部门"与"非牵头部门"的区分,又强调了"正式政治"在界定技术官僚身份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简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政治文化发挥着极大作用。先进的政治文化是民主化进程的精神动力,落后的政治文化则体现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障碍与阻力。因此,回应世界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冲击,联系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实际,满足政治文化变革的根本要求,实现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的转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多元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基本格局,不仅存在着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还存在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等非主流政治文化。我们要正确认识这种多元政治文化的存在,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进行合理批判和吸收,并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本文从政治文化的涵义和作用的界定出发 ,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 ,探讨了创建新型政治文化对中国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并对如何创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做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13.
产生于网络时代的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方法、规则和精神,日益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思维方式。它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与行为,影响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生活与政治活动。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透明、参与协作、去中心化,有助于政治主体平等交往。在互联网上,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政治生活,提高了普通民众对政治体系的认同。互联网思维使民众学会理性温和地处理问题,促使公民的政治情感日益趋向温和。互联网思维使政治过程走向平等开放和随机互动,使政治活动日益增大透明度,推动政治主体理性温和地评价政治事务。互联网思维有助于增强自主理念,巩固参与意识,塑造互动文化,深化法治思维,建设开放透明的中国政治文化。互联网思维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化转型,进而促进公平法治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政治文化不仅是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反映政治最集中、最直接的文化因素,对整个社会文化起着主导、引领的作用。故而,加强政治文化建设不仅是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近些年来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出现了政治理想淡化、政治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以及政治参与热情下降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对因社会发展而带来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诉求的变革缺少理论准备。根据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重构民族政治文化已成当务之需。  相似文献   

16.
从民众对政治本身的认识、民众对待政治家的态度、民众与政府官员的距离、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等四个方面,对以扬善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以抑恶为核心的英语政治文化进行了全面比较,指出必须借鉴、吸收英语政治文化中有益和合理的内容,提高国民参与政治的理性和技术,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各国在其外交中表现出不同的政治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这与其政治文化资源的差异直接相关.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人逐渐培育起对自己国家地位的认知,也相应形成了发展与他国关系的理念和价值观,这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中国人发展对外关系时的思维和行为.在中国丰厚的政治文化遗产中,影响中国人外交思维与实践的政治文化内容是有其独特内涵的.  相似文献   

18.
西方"公民文化"之政治文化传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组成部分.其公民文化从古代、经欧洲中世纪至近现代,经历长期涵养涵育过程,其前提是公民身份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和民主政治曲折发展基础上的确立,其内容主要是在西方社会历史条件下,公民自由、权利义务、民主和法治等政治价值观的树立.就其在各国的实现而言,至今离其理想诉求和理念要求差距仍很大;但从普遍可以借用、借鉴的概念、理念、意识、观念而言,值得认真研究,吸取其理论和实践上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其重视公民文化建设的经验也应引以为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46年广西省参议会参议员派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6年广西省参议会议长选举纠纷是近代中国民主史上的一件要案.纠纷之形成及难解,与新桂系和CC系的尖锐对立有关系.在两大利益集团的争夺下,整个参议员集体分裂成两大阵营.文章以档案、回忆录和报刊资料为依据,考证了参议员的最初派分与流变,为深入了解此次议长选举纠纷提供了助益.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并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及其发展。新中国的政治稳定是和毛泽东重塑新中国政治文化分不开的: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为主导的一元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逐渐代替从属型政治文化。为建立更加民主的政治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