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康纳在《慧血》中塑造了主人公黑兹尔·莫茨,通过他的语言和行为讽刺新教社会,她认为现代社会把资本和商品奉若神明,人们不是对上帝虔诚而是对消费和利润敬畏。奥康纳采用极端写作手法批评虚假信仰,这种虚假信仰对奥康纳认可的宗教信仰形式是一个现存的威胁。商品和资本被奉为神圣,基督教和上帝被无情地利用和商品化。  相似文献   

2.
以俄狄浦斯原型研究为线索,探讨这一原型在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小说《智血》中的意义。奥康纳借用俄狄浦斯这一追寻式英雄原型将小说主人公黑兹尔的托金汉姆之行塑造为一次追寻精神家园之旅。这一追寻之旅不仅揭示了由世界的祛魅所造成的人的精神沉沦的问题,同时也让黑兹尔获得了对自我的认知。最后黑兹尔对复魅的追寻让他找到了精神家园,奥康纳也借此表达了她希望价值理性重回人间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智血》通过剖析其主人公黑兹尔在对宗教的信仰与怀疑之中挣扎,最终皈依基督的荒诞经历,反映出作者所处时代的动荡环境中人们复杂的内心与扭曲的灵魂,从而揭示出奥康纳在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中所蕴涵的宗教思考和道德探索。  相似文献   

4.
小说《赫索格》是美国著名犹太裔小说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展现了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文化信仰问题及其造成的文化危机。该小说的同名主人公赫索格,承受着时代施加的离于文化信仰的幻化力量,陷入后现代文化危机;他同时展示出合于文化信仰的反幻化力量,尝试着文化主体的自我救赎。然而,他挣扎于离合两股力量之间,陷入救赎困境。赫索格的遭遇表明,要成功实现后现代文化危机中的主体救赎,关键在于良性社会关系的重建,在于从思想救赎向社会救赎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霍桑对普遍的原罪与救赎的独到诠释是源于超越新教伦理的泛基督精神。因而以污点主人公、写情、社会救赎为特点的《红字》所表现的艺术真实具有轰动效应,是推动新教自身改革及美国文艺复兴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6.
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主人公对精神之父的寻找同时也印证了整个社会对“父亲”的需要。而“父亲”在更广泛意义上是指一种精神信仰,一种外在社会关系和传统道德标准的约束。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小家庭这个窗口窥视了整个俄罗斯大社会的风景,从德米特里最终的被救赎到伊凡的道德皈依再到阿廖沙对宗教的笃信,我们看到了几兄弟在“寻父”的道上走着不同的路程,却都达到了同一终点。  相似文献   

7.
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展现了女主人公布兰奇在面对残酷现实时,人生所经历的"沉沦-救赎-绝望"的过程.布兰奇的悲剧背后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前往新奥尔良寻找妹妹斯蒂拉是布兰奇进行自我救赎的开始,她饱含着希望却最终成为了男权社会中扭曲欲望的殉葬品,无力的自我救赎只能将她推入更绝望的深渊.  相似文献   

8.
《红字》是19世纪美国伟大的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经典之作.小说以海丝特·白兰和阿瑟·丁梅斯代尔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两人私通后的心理活动和自我救赎之路.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入手,运用自由意志、理性意志、伦理身份、伦理困境、伦理选择等理论,重新审视小说主人公海丝特痛苦挣扎的内心,分析海丝特的精神世界和伦理选择,并追寻作家霍桑的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9.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以主人公阿米尔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其成长与救赎之路。本文通过其纯真-背叛-悔恨的心灵成长以及逃避-承担-弥补的行动救赎,揭示主人公由童年、少年到中年的变化,进一步解读阿米尔的心灵救赎和个人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0.
唐·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通过描写“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幸存者及其家人的劫后生活折射美国全民族的创伤;并通过揭示恐怖的根源来提醒人们,人类正处于伦理和信仰的危机之中.人类应积极应对危机、回归善的本性、确立正确的信仰,才能从坠落之地走向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凭借小说《盲刺客》获得了2000年英国最高文学奖项:布克文学奖。小说以“俄罗斯套娃式”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后现代语境中人类精神世界的悖谬。文章从小说的文本形式切入,结合人物的心理分析,揭示了主人公艾丽斯和劳拉屈服与反抗内化的精神信仰,这种屈服与反抗在《盲刺客》中得到了统一,达到了悖谬共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作家,其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南方乡土气息以及宗教特色。《暴力得逞》是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反映了美国社会在信仰丧失下的人们的精神面貌。采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中文学叙事结构这一方法分析《暴力得逞》,得出其实为一部精神探索的历险探求的传奇,从而揭示了面对精神的空虚和信仰的泯灭,人们将如何获得救赎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英语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通过对一系列西方宗教和文学经典的互文性借用,既模仿了后者的主题、情节与结构,又继承了其隐含的对具体神灵信仰的质疑和难以超脱的精神迷惘,这也使小说中人虎共存与食人独生两个故事存在难以调和的尖锐对立。李安将自身对中国传统的道家与佛教的信仰作为底色融入他对小说的理解和电影艺术的再创作中;这一中国宗教虚空精神在电影中的无形融入,将主人公对具体神灵的信仰与困惑导向对更高意义的伟大性的感悟,并借此获取心灵的慰藉与救赎。这一顿悟的产生又微妙地调和并重塑着原作中存在根本对立的两个主题,使之在电影的中国意境中得以升华并融为一体。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一个信念拯救希望的故事。它鼓励人们为自我的尊严而奋斗──只要心存信念,人类就有希望。从"救赎"的起源与内涵入手,通过分析故事中主人公安迪的自我救赎,他对肖申克监狱的救赎,恐惧对救赎的摧毁,以及作为救赎的象征的背景音乐等方面,评述了电影中的"救赎"主题。  相似文献   

15.
在人的一生中,人的精神生活始终都处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冲突之中。本文欲运用这一理论阐释毛姆著名的长篇小说《面纱》中的女主人公凯蒂的心路历程,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冲突和作用,从而使得凯蒂由放纵的本我走向救赎的超我,最终从出轨走向救赎。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宗教文化及社会伦理学,对<黑暗中心>主人公马洛进行形象分析.马洛以朝圣者的心态远赴非洲,开始他的心路历程.但朝圣之旅最后却沦落成了文明祛魅和灵魂救赎的探险.经过一番精神洗礼和自我拯救,马洛变成了一位背负十字架,代人赎罪的孤独行者.  相似文献   

17.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问题意识是对人性前提的论证.人性前提的核心理念是对自由、罪感与信仰的终极诉求.自由意味着选择的多义性,它既维系着人的神性,也放任人的恶行.罪感是人性的权利,它是人性拥有善性的中介.信仰为自由与人性的救赎提供了有效的精神支持,它使得人性的悖论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曾在多部作品中书写了爱这一主题。其2013年的作品《生命的层级》从天空、大地到墓穴三个垂直空间层次,叙述了三位主人公的经历及巴恩斯自己失去爱妻派特·卡瓦纳后的感受。从爱作为想象性生存建构模式、作为对话性的伦理范式以及作为信仰性的实践智慧三个方面探讨爱的本质。巴恩斯从个体经验出发,试图以爱作为一种救赎与信仰,形成生命的基本范式,以构建生活经验与知识的真实内涵,从而确立情感的智性维度。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对人性本质和西方宗教产生了怀疑。针对基督教,人们开始质疑它是否值得人们信仰。相较以往,人们对它的信仰程度大大削弱,甚至出现了信仰缺失的现象。而《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以《圣经》中“救赎”主题为题材讲述了一段越狱的故事。故事意味深长,让人们重新意识到信仰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接下来,本文将围绕“怎样救赎”这一主题,分别从“信”、“望”、“爱”这三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女作家徐小斌的小说中,逃离是女主人公在现实社会受挫后最重要的行为方式,而那些蒙着神秘文化面纱的宗教神话世界、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化外之境"和摆脱了历史束缚的自然爱欲世界,则成为对主人公进行精神救赎的皈依之地。从心理学的意义看,这种奇特的逃离方式具有对病态现代人进行精神疗救的形而上色彩。然而,拨去神秘的面纱后我们发现,现代人始终无法抵达真正的灵魂栖息地,获得心的归属与庇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