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犯罪效益论     
本文从构成犯罪主体自身因素的变化与犯罪结果变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思路,提出犯罪效益概念,以期更具体地研究犯罪问题。从犯罪的动态过程来看,犯罪效益包括犯罪的组织形态、犯罪能力、犯罪的物质条件、社会控制能力和被侵害对象五个变量因素。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犯罪正日益由个体犯罪向有组织型犯罪发展,如何对其防范和打击,是犯罪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犯罪治理要求刑事治理体制机制进行转型,以实现犯罪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治理形式上表现为加强对犯罪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与综合治理。犯罪治理现代化决定了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实现罪刑体系化。我国网络犯罪之罪刑体系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其罪刑之构建以传统罪刑为导向,具有混融性特征。我国网络犯罪的罪刑构建侧重结果正义,导致网络犯罪的刑罚种类相对单一,罪责也缺乏有效的应变性,且对智能网络犯罪之罪刑缺乏规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的体系性。网络犯罪的罪刑体系化要求对网络犯罪加以体系化与类型化,完善网络犯罪刑罚体系,使网络犯罪的罪刑实现均衡化,并对智能网络犯罪予以刑法规制。  相似文献   

3.
作为犯罪既遂判断标准的学说,“犯罪目的实现说”不仅使犯罪既遂的判断偏离正确的方向,使犯罪既遂的认定呈现浓厚的主观色彩,而且不当地缩小犯罪未遂的成立范围。对“犯罪目的实现说”应予以否定评价。  相似文献   

4.
从1987年《海关法》首次将单位作为一种犯罪主体至今,单位作为犯罪主体已有20年的历史。在这20年期间,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诸如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合伙企业以及临时性组织等新的经济实体组织形式,这就对传统的单位定义提出了挑战,进而对我国刑法中的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于未年年人犯罪要采取自身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等多种预防方法,进行综合治理,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因此,认真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无疑对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财产、经济类犯罪的增多,近年来有关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的犯罪活动也呈不断上升之势。为了遏制日益严重的赃物犯罪,也为了惩治盗窃、抢劫等相关犯罪,立法机关从犯罪对象、行为方式、处罚力度三方面对1997年刑法的第312条进行了补充与修改,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原法条与赃物犯罪的司法实际情况不相适应之处,使赃物犯罪的立法趋于完善。文章从赃物犯罪的犯罪对象、罪与非罪、罪数问题个方面对赃物犯罪作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犯罪黑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犯罪黑数刘广三关键词犯罪统计,犯罪黑数,犯罪学一、问题的提出至少自一个世纪以来,统计是衡量犯罪的主要尺度,而且正如人们所看到的,犯罪社会学也是随着统计学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现象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犯罪统计可以引导刑事政策的制定,可以安稳舆论或使其不安,...  相似文献   

8.
后续走私犯罪因其日趋严重而倍受关注,准确把握法律方能对此类犯罪进行有力打击。故在适用《刑法》有关规定时应综合法理、立法背景、立法意图作宽泛理解,以“偷逃应缴税额是否已达法定数量”作为定罪和量刑的标准,从而避免实现中的放纵犯罪。  相似文献   

9.
刑法谦抑理论作为现代刑事法律体系的基础,要求立法者和司法者在判断特定行为是否纳入刑事犯罪圈时,必须从该行为的本质特征出发,在保持刑事法律适度介入的前提下,从适当性、必要性、衡平性三个角度对特定行为进行考察,以决定是否将其纳入刑事法律管辖范围。金融犯罪同时侵犯金融管理秩序和特定金融参与者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对金融犯罪圈进行界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防止行为人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实施金融犯罪,另一方面也要从金融犯罪的本质特征出发理解和适用刑法规定,坚持刑法的补充性和保障性特点,结合刑法谦抑理论下适当性、必要性、衡平性的犯罪圈界定标准,合理界定金融犯罪圈范围。  相似文献   

10.
国外对无被害人犯罪的立法沿革呈现非犯罪化的趋势,但刑法典中仍保留了许多无被害人犯罪罪名。而我国刑法对无被害人犯罪一直持以谨慎的态度,更多地是作为行政处罚的范畴和道德领域的事。对此,本文对中西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并从“犯罪分层”、宗教与伦理、国家权力观几个方面对导致中西政策差异的原因作了透析,从中找到借鉴的价值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法人犯罪是当今刑法学界的一个热,或理论问题,法人犯罪的犯罪构成则更是聚讼的焦点。本文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认为法人犯罪的主体只有一个即法人组织;法人犯罪的故意有三种具体表现形式:事前授意或批准型、事中同意型、事后认可型;法人可以构成过失犯罪;法人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法人成员以法人名义为法人利益并根据一定方式结合而实施的对危害结果具有共同原因力的作为或不作为。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犯罪是困扰广大计算机用户和公安司法部门的新型犯罪.本文综述了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和常用手段,介绍了针对计算机犯罪的取证技术和一般步骤,藉此对计算机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有深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上游犯罪与洗钱罪有着特定的关联。泛滥全球的毒品犯罪以其非法暴利的特征而成为上游犯罪的首选,并对其他洗钱行为人罪产生关联,使得对上游犯罪范围确认上产生了困惑。肚界反洗饯法律规定中依照范围大小对上游犯罪进行分类,尤其自“9·11事件”后,上游犯罪被扩张至极限,这又使得其功效与正当性发生了动摇。有鉴于此,我国相关立法应注意协调、统一,并适度扩大上游犯罪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在犯罪的原因系统中,犯罪人的主观因素是犯罪个体原因之一,而犯罪欲则是一切故意犯罪产生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前提。抑制犯罪欲是犯罪心理预防的根本,要抑制犯罪欲,必须通过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从根本上提高人们控制、纠正自身犯罪欲望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无法有效控制自身犯罪欲望的人,应加强条件预防,从外因上预防犯罪。针对已经违法犯罪的特殊群体,加强有效的特殊预防,减少其对社会反复进行危害的可能性。在大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今天,不仅要在理论上探讨罪因,更为紧迫和重要的是把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尽快运用于实践中。采取各种盲棒西闻枉的而防措,以减少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犯罪的原因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犯罪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智能犯罪类型,本文从计算机的犯罪原因,犯罪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并从怎样针对上述情况制止犯罪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6.
犯罪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犯罪人犯罪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国家和社会控制犯罪更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犯罪人的犯罪成本与国家、社会的犯罪控制成本以及二者之间呈动态平衡关系。摆正这些关系,才能为如何有效地进行犯罪控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刑法中的无被害人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将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与趋势,但是我国立法与刑事政策在无被害人犯罪这个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其原因有实践中的问题,亦有理论上的困惑。这种状况将影响我国社会与法律之发展。文章从阐述无被害人犯罪理论出发,对我国刑法中的典型无被害人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刑法中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思想潮流和社会不良风气不断侵袭大学校园的今天,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学习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带给他们的影响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十分不利的一面,而恶性犯罪就是一面导致的后果。无论是2004年在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连杀四人事件,还是药家鑫撞人杀人事件,都被定性为大学生恶性犯罪事件,这些犯罪不论在高校还是社会都引起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女性犯罪呈现快速增长的总体趋势。女性犯罪具有大量的自身特点,其危害已值得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女性犯罪具有深刻的主观和客观诱因,值得深入探究,而加强对女性犯罪的防控研究,落实女性犯罪的防控措施,有效地遏制女性犯罪更是理论和实务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刑事犯罪领域中通过构建科学的法治理论,贯彻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实践是当代犯罪学和刑法学研究者责无旁贷的使命。而对于犯罪研究及其方法论而言,法治立场的建构却面临着许多任务。为此,必须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作为犯罪研究方法论的逻辑起点、以对犯罪现象的实证分析作为刑事立法科学化的客观基础、以对犯罪研究的规范分析作为刑事司法客观化的技术支持,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犯罪研究的发展,以期实现我国刑事犯罪领域内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