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本世界理论是认知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文本世界理论中的话语世界、文本世界和亚文本世界三层次将作者、文本和读者密切结合起来,以文本为分析对象,在兼顾作者的基础上,读者根据文本信息和已有的文本经验形成心理表征,构建不同的认知世界,对文本进行解读。运用文本世界理论对《断章》主题多样性成因进行统一阐释,验证了文本世界理论对语篇意义构建的强大阐释力,并揭示了文学文本的解读不是封闭性的。  相似文献   

2.
运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探讨了黄石矿冶文学的代表作《古巷道》在语音、词汇、语义、和整体语篇结构等层面的文体风格,分析了文中前景化的拟声词、隐喻和叙事特征产生的突出的文体效果及其对小说主题的推动作用。旨在验证认知诗学这一解读方法对本土作品的解释力和适用性,为研究矿冶文学作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上来看 ,对《诗经》的解读方式共有过三种 ,即政治解读、历史解读和文学解读。政治解读是传统解读方式 ,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观照和积极入世的精神 ;历史解读是一种过渡 ,把“五经”当做历史典籍 ,但是并未真正与政治解读划清界限 ;文学解读是近现代以来的解读方式 ,体现了对人生与个性的重视 ,反映了对文学独立性的思考。政治解读与文学解读应该结合起来 ,从而更全面地解读《诗经》 ,形成中国自己的文学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当今大学生人文素养不容乐观的现状,以主体间性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开设了《文学与人生》公共选修课程。以"在文学中感悟选择审美人生,在人生中体验欣赏文学美丽,构建审美人生"为课程理念与目标,《文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学与人生的基本原理"和"文学的人生解读"两大板块,透过文学洞悉人生,通过文学指导人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彰显文学的形象生动性,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拓展文学对生活的指导功能,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审美人生实践。  相似文献   

5.
译入语诗学规范、原语诗学文化地位以及译者的诗学态度会影响文学译者的翻译实践。余国藩对《西游记》中诗词的翻译,其在韵律、句构以及修辞层面的转换策略极具诗学赋值。对诗学态度与韵文翻译策略的关联进行解读,可以揭示译者在诗学重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及重要作用,为中国文学译介中的诗学问题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19—21日,由四川外语学院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广西师范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暨首届全国认知诗学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学院召开。研讨会就“文学与认知”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选题有:多维视角的“认知”,文学与认知,认知诗学的学科理论,认知诗学的发展、意义及前景,认知诗学与认知文体学、认知叙事学的关系,认知诗学与传统文学批评,认知诗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认知诗学与外语教学,认知诗学的最新进展等。代表们还讨论了感兴趣的其它论题。  相似文献   

7.
认知诗学主要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是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它既关注文学文本.又重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文本的互动与交流,是对整个文学活动的再评价。从认知诗学角度构建视点阅读教学过程.既是对阅读心智过程的分析,又能展示出语篇文本的意义。同时,利用认知科学有关的研究方法,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视点模式对语篇的全新解读方式不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而且会提高阅读者的语篇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梦阳与何景明的诗学论争有着深层的理论含义。对于李梦阳来讲,其诗坛盟主的身份意识对其理论主张的阐述逻辑与述说方式产生了影响,我们不应仅从其语言措辞本身来解读其诗学理论。结合前七子时期的理论背景与明代诗学的发展走势,重新厘析李、何之争,有助于更为准确地理解二人的诗学观念及其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经典的诗学、美学论著,对西方文学观念的形成和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其中的悲剧观念,对悲剧文本的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本文试图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经典理论,“悲剧说”阐释《红楼梦》,为《红楼梦》的阐释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深入了解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基础上,探寻《红楼梦》的艺术价值,以此寻求中西文学的凝结点。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诗学借助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工具系统地阐释文学文本结构与读者感受效果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形—背景"和"隐喻"的认知诗学工具,读者可以有意识地对雪莱《致云雀》中的虚拟空间进行复现,构建出"天堂"和"真与美"两个虚拟空间,根据自身体验体悟诗人对自然界意象的观察视角与动态编码,感知诗人以"虚拟"写"现实"借物言志的意图,从而与诗人所传达的情感效应、美学诗性和哲学思考产生共鸣。"虚拟空间"的介入提供了浪漫派自然诗歌解读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反映了人生的意义在于斗争的主题。基于Elena Semino的认知文体学理论,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切入点,对作品的主人公桑迪亚哥富有特色、反复使用的隐喻表达方式进行认知文体分析,以揭示桑迪亚哥独特的思维风格,引导读者构建和解读桑迪亚哥的意识世界,从而更好地把握桑迪亚哥的性格特征及其对人生的感悟,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题词十二绝》是清代诗人潘德舆读《红楼梦》的独特感受。题咏中既涵盖了潘德舆“评红”理论的阐发。又是他多年读《红楼梦》之情的凝结。结合潘德舆人生经历与诗学观对此组诗作一笺释,谋求较为深刻的解读和鉴赏。  相似文献   

13.
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个案,论述文学理论教学必须与文学阅读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文学理论教与学的质量。文化诗学理论视野下的文学批评的研究路径首先应从文本的诗意解读入手;其次,从艺术形式背后探究文本传达的审美理想和作者的审美心理;再者,从作者的审美理想挖掘出文本中蕴含的时代文化语境和文化精神。以此为理论观照,解读了《十八岁出门远行》梦境化的叙事表达、"精神的真实"的审美追求以及关注个体生存状态的人文主义文化精神。学生在学习文化诗学相关理论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其理论来进行实际的文本批评。  相似文献   

14.
复调理论是俄国哲学家、文论家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最早提出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进行重新解读。解构这篇小说的写作方式,印证了复调小说理论的某些观点——对话,主体性,环境描写和叙述时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晚清时期《人生颂》的威妥玛译本和董恂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跳脱传统的翻译批评,从重译现象出发,探索重译背后所反映出的清末文人译者在引入西方文化时,面对西方文化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冲突,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以及诗学系统的影响之下实现文化协商的方法。清末译者翻译外国诗歌时采用归化策略,沿用中国传统诗歌范式和元素,一方面说明他们希望通过输入西方文学向民众介绍西方先进思想;另一方面他们又固守中华传统文学,以本土文学范式与审美习惯为本,改写西方文学。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认知诗学的三个主要理论,图形—背景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以视点为代表的图式理论,分析它们对文学阅读的影响,并指出认知诗学分析法为文学作品的探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济慈的代表作《希腊古瓮颂》与他的诗学理论"消极的才能"的关系,认为该作品完美体现了"消极的才能"的理论内涵,并从一种"沉默艺术"的角度对它进行了一种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运用图式理论和意象图式探讨矿冶文学的代表作《r古巷道》在语篇理解上的功用,旨在为中国本土的文学作品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为研究黄石矿冶文学作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运用文学语篇构思因式和意象因式来分析小说,可以探索作者生成语篇的认知过程,了解小说情节的整合组接方式,分析读者理解语篇的认知过程,帮助读者对语篇意义的理解和对作品蕴含的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主要阐述以下两个论题:一、西方形式主义诸诗学流派"文学符号自律"观的一致与差异;二、西方形式主义诗学的人文精神实质,主要论述西方形式主义诸诗学流派标举"文学符号自律"以割断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系,其目的恰恰是为了投入社会人生。他们是通过对文学的看护与更新来对抗虚假的、病态的、破碎的社会生活,以达到更新人们的感觉方式与思维方式,并以人类本真的"元语言"整合社会的多元矛盾话语。  相似文献   

20.
海登·怀特对历史文本进行文学式解读,其历史研究是一种基于历史文本的文学批评实践。海登·怀特关于故事解释的模式是诸如原型批评、社会学和意识形态、新批评等多种文学批评理论的移植;话语转移理论则是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因而,尽管都被称为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对历史进行文学、文化批评的历史诗学,而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则是对文学进行文化研究的文化诗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