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内学界对克林思·布鲁克斯的反讽诗学主要存在两种误读。一是认为这种反讽诗学只适用于某一特定时期的特定诗歌;二是经常混淆反讽诗学的关键概念。在对布鲁克斯十二种反讽类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其反讽诗学是一个立体的体系,其关键术语反讽、悖论、张力等既密切相关又有区别。悖论一般处理完整的陈述,而反讽对比的元素可能只是简单的意象、词语或孤立的概念;反讽中的对立是相对的,而悖论中两组事物的对立更具矛盾性。张力是反讽的一种心理功能,是反讽的动态品质,反讽支配、平衡张力。  相似文献   

2.
"张力"是新批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意指诗歌有机整体中矛盾冲突而又和平共处和相互构成的辩证关系。叶芝的创作体现了私人性和公共性、抽象性和具体性、本土性和世界性等方面的对立统一,展现了一个充满张力的艺术世界。内在张力使叶芝的创作具有了多义性、包容性、戏剧性和反讽性等多重审美意蕴。叶芝的创作超越了浪漫主义的对立和割裂,具有了鲜明的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诗人华万里的诗歌创作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古典意象以及浓厚的田园情结,尤其难得的是他诗作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深具蕴藉美感的"轻轻惊叫"的诗歌美学。这些极富张力的诗歌文本带给读者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而由古典诗歌提炼而来的美感又使得现代白话汉诗中融会了传统诗歌的丰富养料,从而呈现出一种厚重而又新鲜的意味。  相似文献   

4.
美国当代女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在美国诗坛享有崇高的声望。她的诗歌以客观而又激发想象力的意象和节制、冷静的风格而独树一帜。文章运用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对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非个人化张力进行研究,认为其诗歌中的张力首先来源于头脑中的"客观想象力",其次来源于其通过揭示普遍真理以及超现实主义手段的运用而实现的情感逃避。  相似文献   

5.
从诗歌理论术语“张力”入手,剖析诗中初为母亲的“我”的情感变化所凸显的情感张力。结合普拉斯的创作经历与创作背景,探讨普拉斯在母性体验书写中所传达的关乎女性存在的思考。由此可知,普拉斯在创作《晨歌》时所发的思考并非悲观的绝望,而是积极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作为文学术语,"深层意象"既指代崛起于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诗歌流派,又表示诗歌创作中用来表现诗人情感与意义内涵的意象,它还代表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方式以及创作方式的诗学观.它有别于英美"意象派"的意象观.它认为,诗歌是通过意象刹那间渗透到无意识中去的艺术."深层意象"来自深邃黑暗的无意识心理;其诗歌往往表现独特的主题反映"孤独、黑暗"的深层心理.它要求诗歌关注人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女性诗歌写作之翼“一再沉降”,紧贴着此岸世界行而下的世事万物与世俗生活,又能向着彼岸世界的理想与梦想抽身而出;既俯首委身于消费时代的物质文化,又君临超度在主体意识渐趋成熟的精神王国;不仅表现出女诗人对物品、物事、物象、物态的高度敏感和兴致,而且表现出她们向着物质与精神同构、鱼与熊掌兼得、玫瑰与诗心共赴的自信与努力,使女性诗歌在抒写女性经验、张扬主体意识、澄明人性本真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富有活力的写作策略和艺术表现力———物性抒写,映现出女性诗歌以其特有的艺术张力呼应并推动着消费文化,显示出一种新的女性诗歌写作场域的拓展和审美向度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戴望舒将法国象征派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精华,融化于充满现代情绪的诗歌创作中,形成了沉郁、细腻、柔和而又浪漫、飘逸的诗歌艺术风格。从戴望舒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发展可以看出,他始终在自己独创的诗风中前进,诗人的诗歌生命在他独特的风格中得到永生。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的新诗写作中,诗歌中的平衡被过分关注。一旦诗歌中的平衡寄身于对诸多诗歌元素的综合把握,它就成为写作的焦虑的最显著的体现。从这个角度说,王敖诗歌中的综合能力则表现在他对想象力的不平衡的出色而又凌厉的驾御能力上。就当代诗歌的地理特征而言,这种不平衡标示着一种新的诗学的赫然登场。也可以这样认为,这种不平衡源于作者对诗歌力量的独特的把握。这种新型的诗歌力量最独异的地方就在于,它全然漠视流行的诗歌趣味,径直为当代诗歌建构了一种面貌卓然的诗歌记忆。  相似文献   

10.
诗歌的语言设计是特别的,艺术的,具有张力的。诗歌本身就要求诗歌语言承载或可以承载作为诗歌语言张力代表性元素的丰富意象。区供教授的诗歌《对话》(Dialogue)讨论了诗歌语言的选择和设计,特别是虚词或模糊语言的频繁使用,使得诗歌语言较其它文体语言更具有模糊芙学的要素和张力。即使表面没有意象的诗歌,有时恰恰也可以承裁或通过诠释承载更加丰富的潜在意象;这种现象取决于诠释者/读者/译者如何根据自己的个体经验具体诠释或翻译来填充诗歌的意象虚位。  相似文献   

11.
隐喻和反讽不仅是诗歌语言与思维的基本原则,更是诗歌本体结构的核心要素。一首诗能否"借助矛盾和限定条件来表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讽、隐喻携带的张力以及相互间的作用。隐喻能促成一定语境中意义要旨的相互联系与融合,构造张力关系的各成份。反讽因语境压力形成的悖论能"修改"诗歌情感表达中的固有意义,挤压出潜藏于文本各处的深意,或维护文本与语义的矛盾性悖反,以构建诗歌结构应有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白银时代:挣脱古典诗歌刘亚丁俄罗斯诗歌的“白银时代”,是一个并不严格的文学史的术语,通常指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非传统诗歌。俄罗斯学者毕扬内赫在《白银时代》一书的跋中给出了一个不像定义的定义:“‘白银时代’,与普希金的‘黄金时代’相对比,通常用来称...  相似文献   

13.
米尔曼·帕里研究荷马史诗的一大成果是提出了“程式”这一概念,他据此认为荷马史诗与口头传统密切相关。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在《海华沙之歌》的创作中主动借鉴欧洲史诗的口头传统与格律,匠心独具地使用印第安术语,将这三者完美融合,创造了一系列程式,既革新了英语诗歌语言,又赋予了英语诗歌浓郁的印第安色彩,使《海华沙之歌》获得了迥异于英式诗歌的独特的原创性和鲜明的美国性。朗费罗将欧洲文学传统与美国本土文化元素完美嫁接,践行了他提出的构建美国民族文学的理论主张,为19世纪美国文学的本土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哈萨克民间诗歌——四行诗的韵律及与思想内容的关系,探讨了诗歌在表现技巧,结构艺术等方面的审美问题,批评了中外哈萨克文学中在韵律方面误用术语“AkSakuykas”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艾青在其《诗论》中指出:“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自己的想象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院成’的艺术。”陆机在《文赋})中则认为诗歌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现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可见,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想象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诗歌创作是如此,诗歌教学与欣赏也是如此。试想,没有“瞻言而见貌”的直接想象,怎能对诗歌形象得到逼真的直接感受?没有由此及彼扩散式的想象,怎能领会诗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美学意义?没有在上述想象中自然激起的聚合想象,又怎能沉浸…  相似文献   

16.
现代都市环境与现代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诗歌是诗歌这一古老体式为了协调自己与新兴的市民社会的关系、拯救自身的危机而努力的结果。但在现代都市环境中。它并没有摆脱危机,而是更加边缘化,这种边缘化带来了诗人队伍自身的调整。同时,现代都市也为现代诗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缘。它不仅为诗人提供了更富有张力的现代体验和观察生活的价值尺度,也使诗歌在对日常生活的表现中拓展看自己的审美视野。  相似文献   

17.
方文是明清易代之际的重要诗人。作为明代遗民,方文的诗歌展现出浓厚的遗民情怀,而其诗歌的主要内容,除了遗民悲思外,就是吟唱自己的生平遭际,并借此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方文的诗歌受汉魏乐府诗影响明显,又着意模仿杜甫和白居易,由此形成了语言平实、长于叙事的艺术特征。而浸淫于明清两代不同的诗歌风潮中,方文的诗歌风格正切中了时代的旋律,形成了既抒发性灵之真,又不空谈心性;既求学问之实,又不徒耗精力于诗律的雕琢这样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8.
一古代的中国可说是一个诗的王国,这表现在:一、诗歌创作极为丰富,二、诗歌理论著述也极为丰富.但同欧洲相比,在这两方面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和不足的地方,这就是:一、中国诗歌创作长于短篇(在漫长的中国诗史上,长诗不过《离骚》、《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瑟琶行》、《秦妇吟》等等而已),长于抒情(即使叙事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而短于长篇,短于叙事;二、中国诗歌的研究多表现为短小精悍的即兴随意的诗话,而缺少系统严密的体大思精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史。路具规模的,在诗歌理论方面,当推钟嵘的《诗品》,在诗歌史方…  相似文献   

19.
诗人洛夫以其长诗《漂木》这部可称之为“生命仪式的宏大叙事”之作,使得一段看似宏大而其实不免有些空茫的诗歌历史,有了稳得住的重心。《漂木》不拘于一词一句的经营,注重篇构之妙;合理使用意象,在叙述性语式清清简简疏疏朗朗地娓娓道来中,于不经意处生发意象,辉耀全篇;多重视野的交叉运行,包括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意象事象化,叙事理趣化,主客移住,虚实相生,明晰的抽象意义和含蓄的未限定含义互相交织,形成一种复合张力,深美宏约,有骨感而不失风韵。  相似文献   

20.
意境之境,古为竟字,由音乐术语衍化而来。《庄子》在抽象的意义上使用竟字,并提出"无竟"之人生审美境界。中国传统诗学范畴意境说直接发端于庄子关于人生的无竟说,并将其从生存哲学命题创造性地转换为诗歌美学命题。意境与无竟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求处于某种特定状态的主体全身心地专注于对象又超脱于对象,顺应万物而合于自然,最终将精神安顿于无限自由的大美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