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云南、广西、新疆、四川等省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已经成为艾滋病高发区,少数民族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远远高于汉族。艾滋病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流行渐呈爆发趋势。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将使这些民族地区的发展陷入严重危机。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多态,相互间的差异很大。而且,随着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不同阶层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差异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艾滋病防治必须兼顾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各种行为主体,针对不同人群的社会文化基础和行为特点,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2.
程玲 《江汉论坛》2012,(6):140-144
艾滋病人群的贫困是艾滋病人群各类脆弱性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它基于艾滋病人群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由艾滋病人群的认知和行为所诱导,为艾滋病人群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权利所加剧。贫困具有传递的性质,艾滋病人群贫困的传递包括贫困范围不断扩展的横向传递和贫困在代际之间延续的纵向传递。要遏制艾滋病人群贫困的生产和传递,必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唤醒艾滋病人群的自我发展意识,降低艾滋病人群的脆弱性是针对艾滋病人群的反贫困工作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2005年7月23日在清华大学组织的艾滋病与媒体报道研讨会上说,农民工和大学生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任何一个社会群体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都是社会不能承受之重,大学生成为艾滋病传播高风险人群,更让人感到沉重。除了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威  相似文献   

4.
《家庭科技》2012,(4):23
哪些人要进行艾滋病检测 定期做艾滋病检测,是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关键.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暂时无法做到人人都检测.那么,哪些人需进行艾滋病检测呢? 1.性行为泛滥者.众所周知,不安全的性行为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性行为较为泛滥者,必需定期做艾滋病检测. 2.有偿献血或输血者.有偿献血、输血都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事后应做艾滋病检测.但预防比检测更为重要,在献血和输血时,千万不要共用针头或其他器具.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战略预防、融入体制、深耕社群是事关我国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三个核心概念,主要内容包括:继续把禁绝毒品摆在政府特别是因静脉吸毒加剧艾滋病传播的地方政府重要且优先的位置,将预防对准风险和脆弱交汇特别是受不安全性行为文化和社会因素影响下的农村妇女和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总体上可归类为残疾人,艾滋病防治工作应主动纳入医疗卫生体系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常态化;以真正合作共事精神调动社会资源,以补充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国家努力。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目标,要从战略预防、融入体制、深耕社群三个方面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污名与艾滋病话语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艾滋病相关的污名与歧视被认为是阻碍艾滋病防治的关键性因素.大多对艾滋病污名与歧视的研究关注歧视产生的心理与认知根源,忽视了塑造艾滋病话语的重要制度性力量与结构性因素.要成功地达成反歧视目的,必须从媒体与公共卫生领域这两个塑造艾滋病话语的主导性力量抓起.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病情复杂,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日趋严峻,各个地区都有病例出现,临床治疗的压力大。目前,艾滋病尚无有效的治愈办法,防治手段、方法、技术尚未成熟,使得艾滋病的治疗和防治工作任务艰巨。文章以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九分法”为基础分析艾滋病患者的体质类型,以期对老年艾滋病的预防、老年艾滋病患者的日常保健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由于艾滋病人和非艾滋病人之间被夸大的社会歧视和感染威胁,使得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系统的建构张力远大于客观张力,正是这种被夸大的建构张力构成了艾滋病人和非艾滋病人社会行动的条件:在艾滋病人艾滋信息公开的初期,艾滋病人的社会关系系统因为建构张力超过维持正常社会关系的极限而大面积断裂,在艾滋病人艾滋信息公开的中后期,艾滋病人与非艾滋病人间的部分社会关系由于客观张力和以客观张力为基础的建构张力都回落至维持正常社会关系的范围而得到恢复,因此缩小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系统断裂的客观张力、缩短社会关系高张力状态的持续时间以及缩小建构张力和客观张力之间的差距,是减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断裂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教育是全球各国用来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公器,它能传播健康的生活知识。现有的艾滋病教育研究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研究仍缺乏系统性的思考。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整体构建全民预防艾滋病教育体系的构思,并详述了整体构建全民预防艾滋病教育体系的思路、方法、步骤以及全民预防艾滋病教育体系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0.
中国艾滋病立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爱林 《中州学刊》2005,(2):99-103
长期以来,人们将艾滋病与性病混为一谈而予以排斥、歧视和拒绝,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主观指导下,中国艾滋病立法举步维艰,至今仍没有专门为艾滋病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艾滋病立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现阶段可行的立法建议有:在<刑法>中设立故意传播艾滋病罪以提高艾滋病立法的威慑力,将现行法律中有关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工作权、上学权、隐私权和结婚权的冲突规定予以统一,加快艾滋病重灾区的立法步伐等.  相似文献   

11.
自艾滋病在我国流行开来,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直面这一现实社会问题,深入田野运用专业知识开展不同形式的田野调查研究。本文拟对社会组织参与防治艾滋病、艾滋病感染者的主体性、适应性以及社会支持系统、艾滋病高危群体亚文化等三个方面的新近田野调查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以期达到梳理这些调查研究成果,并讨论后续艾滋病田野调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 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 ,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经历了传入期、播散期 ,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新的、更完善的措施 ,以便更有效地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发生及蔓延。  相似文献   

13.
新疆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针对新疆艾滋病问题,从防治艾滋病的紧迫性、新疆防治艾滋病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防治艾滋病的对策及建议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流行日益严重,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非政府组织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制度设计障碍、沟通不畅、内部失灵等原因,导致某些区域资源救助过分集中,甚至出现争夺"艾滋病市场"现象,而疫情严重或边远地区需关怀对象却少有人关注。在针对因艾滋病受影响儿童的救助主体日益多元的今天,建立NGO政策性支持机制,使NGO实现科学管理与良性运行发挥最大支持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一个人类学个案研究,它以女性性服务者的经历为切入点,在分析女性性服务者人群的文化特点的同时,通过解读“高危人群”、“艾滋病”与“安全套”的文化意义,从微观层面考察她们作为艾滋病预防的主体,怎样建构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怎样看待自己的“高危人群”身份,怎样在具体的环境中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行为方式。本文认为,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到性服务者的这种主体性,让她们积极投入到改变自身处境的行动中去,才能使干预工作进一步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国外艾滋病患者人权保障与立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英国等国艾滋病患者人权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状况进行分析,国外艾滋病患者相关立法具有以下特征:将反歧视纳入制度设计目的之中,公共卫生立法体现人权制度,等等。由此,我国与艾滋病相关的立法应该汲取经验,完善宪法内容,加强反歧视立法,制定艾滋病专门法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援引广阔真实背景下的论据,从医学人类学和社会医学视角出发,论证和归纳了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之间至少存在三种关系:第一,同源性,即被相似甚至相同的社会张力和社会结构驱动;第二,直接相互作用,即人口流动过程中的宏观、中观、微观因素会增加具体情境的艾滋病风险、社会易感性和脆弱性;第三,更微妙的间接相互影响与联系,即二者相互交织产生的一系列社会效应分别反作用于艾滋病防治与人口流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美国艾滋病医疗实验机构ACTG提供的两组数据,利用二次拟合预测了持续使用这四种艾滋病疗法的效果,并对这些疗法做出了一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Much research attention has been devoted to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riskier sex-related behaviors and HIV/AIDS in sub-Saharan Africa. While in the early 1990s researchers found that increases in educa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incidence of HIV/AIDS, this relationship appears to have reversed and better educated people, especially women, appear less likely to engage in riskier sex-related behaviors and have a lower incidence rate of HIV/AIDS. Our study begins to unravel the mechanisms that could explain why women’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s associated with safer sex-related behaviors in sub-Saharan Africa. Using data from the 2003 Kenyan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 we examine the potential mediating effects of HIV/AIDS knowledge, family planning discussions, gender empowerment, and husband’s education for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age of first sex, casual sex, multiple sex partners, and condom use. We find that gender empowerment partially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age of first sex, and HIV/AIDS knowledge, husband’s educ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discussions partially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condom use. We argue that gender inequality and lack of knowledge are likely to play a greater role in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an’s education and sex-related behaviors in sub-Saharan Africa than they do in more industrialized nations, where social capital explanations may have more explanatory pow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