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李含 《日本学刊》2005,(3):130-143
日本文化的原型存在于日本古代神话和历史叙述当中,因此有必要从神话、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日本文化的性格进行研究。本文从对《古事记》的有关记述的分析入手,通过与西方思想的比较,对日本文化的“耻感文化”、共同体主义的“场”的伦理以及母性社会原理等性格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析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和她的处境的关系,解剖了她的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展是女性在获得社会解放的基础上走向成熟的基点,就广义而言,发展也是命运。“女性新热点丛书”揭示了女性在当前社会转型中被性别的遮蔽的某种境遇,表明只有从女性性别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和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与计划,才能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实现有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新民 《学术交流》2007,(1):171-173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艺术的典范。从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雷雨》在借鉴古希腊的悲剧命运观念和审美模式并与我国的悲剧艺术相结合以表现人物的悲剧,成功地塑造以命运悲剧为主要类型的侍萍的悲剧形象和以性格悲剧类型为主要类型的蘩漪的悲剧形象,揭示其对中西方悲剧艺术的吸收、融合所表现出的独特艺术魅力,并探讨形成人物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刘立善 《日本研究》2005,5(2):73-78
白桦派主将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坛上的“小说之神”,长篇小说《暗夜行路》是其文学创作的顶峰。鉴于志贺的文学特质,《暗夜行路》可谓是一部志贺本人精神生活发展史。本文针对志贺的命运论、血统论与人性完善理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跃 《学术交流》2006,(2):182-184
亘古以来,生息于我国北方的满族及其先世,创作了内容广泛、数量众多的满族民歌,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满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和习俗,反映了满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满族民歌中蕴涵的民族性格体现为:剽悍骁勇、善战崇武;质朴淳厚、诚信好客;开放包容、淡泊豁达。满族民歌极大地丰富了满族民间文学,为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王璇 《社科纵横》2008,23(1):169-171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难以令人忘怀的一部小说之一.尽管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明白他们仅仅在读着一个虚构的故事,仍旧相信这是最真实的心灵语言.读着小说,我们仿佛也活在那一瞬间,和主人公一起应对顿悟、冲突还有突如其来的转折.叙述者所有的描述都基于过去的时态,可过去的在小说家笔下变成了现在时.可认真想来,为什么历经沧海桑田,这本小说还散发着它的不变的魅力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当我们在阅读<简·爱>时,我们就成了简·爱,不仅因为我们沉浸在两位主人公知己的惺惺相惜的罗曼史中,而且是因为我们早已被女主人公简·爱的美丽性格深深感化了:我们学着怎样是自尊自爱,怎样是独立平等,还有怎样去爱,这些都成为了全世界共享的永远探索不完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8.
游祯祥  徐祥民 《求是学刊》2020,47(6):110-120
海洋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具体类型。为推动海洋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海洋环境保护法》应当确定国际合作原则,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意志以立法表达。海洋环境国际合作空间巨大,可选择的形式多样,国务院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可以也有责任选择与相关国家共同构建海洋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适宜合作形式。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与外国签订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法律文件应当遵守《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单项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管"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负责处理与相关国家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9.
盟约与结义——从春秋与《三国》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几个方面梳理了中国传统中类似于“社会契约”的文化现象 :《左传》所记载的春秋时期的各邦结盟的盟约 ;《三国》与《水浒》中所描述的结拜兄弟 ;近代的民间秘密会社等等。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于这些现象中的共同特征进行了概括 ,对它们存在的原因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静  李楠楠  吴琼 《社科纵横》2011,26(5):166-167
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国国民性格的一个突出特点。本文通过实用主义观点和中情局工作实例,分析了美国实用主义国民性格对中央情报局情报文化的影响。实用主义渗透在情报工作各个层面,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央情报局开放性、扩张性和宗教性等情报文化特色产生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关进礼 《社科纵横》2008,23(12):15-16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可见,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相似文献   

12.
宋洁 《社科纵横》2006,21(9):122-123
本文对魏连殳悲剧命运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人情物理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把他与魏晋时期的大诗人阮籍相比照,试图对知识分子中先知先觉者的悲剧命运作一探讨,作者认为产生这一悲剧的原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同”思想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吴玉珍 《社科纵横》2014,(5):143-146
本文旨在通过对叶广芩代表作《采桑子》的文本分析,结合作者的家族史及其人生经验,来梳理由于人的生存环境变迁导致亲人命运的波折及极致环境下人性所呈现的种种变异,试图通过多重视角探究导致人性变异的原因从而体现作者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布成良  成阳 《阅江学刊》2022,(4):11-18+17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藏着深厚的中国智慧,在继承和超越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基础上,实现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既对传统“天下观”当中的秩序观、统一观、和谐观和道德观等进行批判继承,又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实现视角创新、途径创新和价值创新。面对这个非西方的新型世界秩序建构方案,不仅要澄清对它的误读和曲解,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现实主义特征,更要在全球性问题挑战的背景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实践中共生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过去十年来逐步弘扬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中国历经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多年、中国进入近代史以来的一百八十年,更是华夏文明四千多年来历史实践的一种结果。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的世界”和“中国与世界”两种中国的世界观,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历经千年之变后出现的第三种中国世界观“中国在世界”的必然产物,含指中国对世界的反哺、反思、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6.
周晓虹 《浙江学刊》2004,(4):138-142
城市文化和城市性格是现代城市的两个基本特征.城市作为现代文化最合适的载体,其性格自然会体现出一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文章讨论了城市与文化的关系,并提出城市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最后,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两个面向上,作者提出了有关城市开放的全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闫雨 《创新》2022,(3):67-73
文化霸权是与经济霸权、政治霸权相当的一种霸权方式,在理论、文化外交、舆情实践等层面排斥和挤压他国文化,威胁他国文化安全。在文明比较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确立文化安全观的价值旨归,内含“和而不同”的文化秩序观,促进文化安全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大学、中学、小学等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员、社团组织的学习教育中,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阐释与传播,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中激活文化基因、凝聚共识,开展文明平等对话,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以文化共同发展促进文化共同安全,是提升国家文化安全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8.
19.
刘锦 《探求》2014,(4):52-63
中华民族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在民族实体,鸦片战争后人们在接受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中经历了一个变化且不断调整的过程。学界对于如何系统理解和分析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发展史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也提出了认识和理解的理论框架。其中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构成的有力工具和钥匙,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国家的统一作出了贡献。但随着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的爆恐事件,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与汉族和少数民族之关系则再度引起人们的思考。文章从费孝通之认识开始探讨,结合文化生态学及中国文化大小传统来重新梳理、思考当下中国民族及其民族内部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日本捕鲸属于历史传统文化,但大规模捕鲸不是历史传统,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不能因为是文化就可以一味地保护,糟粕性的文化该剔除者不可手软。人类为了食肉而宰杀动物有残酷性的一面,而日本的捕鲸的确比较残酷。国际组织对于保护海豚工作不力和日本等国的外交活动有关。人类只有处理好与其他生物、大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人类才能维系可持续发展,拥有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