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资源禀赋和市场化程度是地区产业选择的基础,因此,特定地区的产业优势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区际分工水平及区际贸易的发展规模。相对于东部地区的高附加值制造优势,四川应选择资源密集型产业作为自己的优势产业。而相对于西部其他省份而言:四川在近期的优势产业应该体现在劳动密集型的自然资源深度加工产业群上。从长期来看,四川的着眼点不应是扩大现有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区际贸易,而应是立足于最大可能地节约现有自然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拓展深加工制成品的开发,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有利于地区优势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和扩散,发展地方经济。欠发达地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市场规模小、发育不成熟,优势产业链缺损,没有形成优势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培育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必须发展产业集群,具体体现为发展优势产业带。  相似文献   

3.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最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实力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其二级中心城市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劳动力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已经形成了一些极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一些产业部门之间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但这些产业链还停留在"简单产业链"阶段,"复合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尚需时日。构建复合产业链是以产业链中的企业产品具有可转换性为前提的,其实质在于构成复合产业链的简单产业链之间具备相关联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创新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推进西部产业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型产业是西部最具有产业基础和产业技术优势的产业部门,西部资源型产业对西部经济具有巨大的牵动作用。西部地区的能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新型资源型产业,是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西部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资源型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后发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西部特色优势产业是西部大开发和提升西部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西部要借助科技人才比较优势、能源资源比较优势和特色,加快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和加速特色优势产业的聚集;以规模化和品牌化增加产业附加值,提高西部的产业素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西部特色优势产业与沿海优势产业和企业的融合;积极搭建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平台,积极突破制约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培育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精准扶贫是被看作为了抵消经济减贫效应的下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它将是藏区新时期扶贫面临的重大改革和工作要求。本文通过典型案例方式探讨了藏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助推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形式,探讨了藏区如何通过产业精准扶贫来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由"输血"转向"造血"的转变,说明藏区完全可以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7.
地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优势产业的发展,而优势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培育和增强西部地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武一 《天府新论》2002,(4):38-41
借西部开发之机 ,通过发掘“壳”资源的融资功能 ,将四川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有针对性地主动与资本市场结合 ,迅速做大、做强其优势产业 ,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 ,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全面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模块化网络组织是企业以自身核心能力要素参与模块化分工而形成的学习型中间性组织,它为组织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组织环境和网络平台.模块化网络组织是一种柔性生产组织形式.资源和能力要素的互补性与共享性,使得其内部组织学习更容易产生学习经济,由此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创新的组织文化.模块化网络组织通过组织学习能够构建核心能力,并推动组织核心能力随着商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而不断跃迁和提升,演进为组织动态能力,进而形成持久的网络组织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论政府支持和企业创新在开发西部旅游业中的合理运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旅游业培育成西部区域优势产业,会软化西部产业结构和健全要素市场.只有通过政府的产业扶植政策和企业创新两股合力才能将西部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11.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半岛蓝区内主要海洋产业的优势程度进行评价,计算2001~2010年各海洋产业优势程度的概率分布,得到各海洋产业的优势度排序,确定山东半岛蓝区的总体海洋优势产业、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战略海洋优势产业及潜在海洋优势产业.山东半岛蓝区总体海洋优势产业总体应制定实力型、转变型的发展战略;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应制定保守型、调整型的发展战略;战略海洋优势产业应制定战略型、联合型的发展战略;潜在海洋优势产业应制定进取型、机会型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泉州产业集群能发展成现今的规模,是借助于早期的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区位优势资源等所形成资源禀赋,当前这些资源已经优势不再。提升泉州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需要重建资源禀赋。可以从现有的竞争力资源中挖掘与提炼,将其转化成资源禀赋,以确立竞争优势,其主要途径是利用完整产业链资源转化为价值链控制力,利用市场占有优势资源转化为提升盈利力,利用集群品牌资源转化为品牌控制力。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能力是构筑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能力 ,就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及行为准则 ,在推动企业发展、获取并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方面的能力。它在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过程中 ,一方面起着统帅作用 ,另一方面又渗透于企业资源能力、制度能力、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中 ,并影响着这些能力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因此 ,企业文化能力是构筑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发挥资源优势 发展优势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这一指示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加速西部资源开发,优化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要素的配置,是西部地区经济振兴,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世纪之交新的战略选择。西部地区要牢牢把握住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从实际出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大开发力度,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  相似文献   

15.
新疆对外开放的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对外开放,是全国对外开放的组成部分。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是全方位的。现在,东部沿海、面向太平洋已形成了十几个开放点。然而,就西部地区而言,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新疆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地理位置、经济资源、人文环境,构成了这一地区社会财富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在一定时间与空间组合的最佳社会效益,就是我们所谓的经济优势。而经济优势的发挥,却有着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果通过开发新的因素,改变组合方式,使经济势差由小变大,潜在优势得以开发,这就为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思路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其在资源、旅游、地理、矿产、土地等方面具有优势,政府应发挥其"稳定器"和政策诱导作用,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我国文化产业跨越武发展和应对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文化企业可以通过运用最基本的“351”模武构建其核心竞争力,即以定位策略、品牌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指引,强化创意、人才、资源、文化和产品五项竞争力要素,走园区化发展道路来整合内外部资源和竞争力要素,形成合力,从而推动文化企业竞争制胜。  相似文献   

18.
创新资源要素与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承资源观和能力理论的要义,沿用定位优势要素模型,分析了市场导向、组织学习、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四大创新资源要素,并阐释了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偏离份额动态模型可以将主要工业行业的增长率分解为区域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通过对测算结果的分析,将工业内部行业分为5类,以此为依据进行了优势产业选择。建议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应重点扶持具有区域竞争优势,或结构效应明显(对其他产业有较强带动作用)的行业,减少向不具备区域竞争优势且结构效应较差的行业配置优质资源,或将这些行业向外地转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廉价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红利的逐步丧失,中国经济迎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但传统比较优势的路径依赖不仅有可能使中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如若不长远谋划,积极构建新的动态比较优势,亦有可能使中国整体经济陷入"转型陷阱"。通过对"比较优势陷阱"形成的原因以及动态比较优势形成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需要利用资本、劳动力等初始要素,通过干中学机制和创新机制,在政府的间接作用下,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因此,中国在现阶段实施以下战略可以捕获新的动态比较优势:(1)实施从"劳动力资源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化"的战略;(2)加快进行"生产配套能力的整合,实施产业融合"的战略;(3)努力推进"潜在技术优势培育"的战略;(4)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加快确立"货币优势"的战略;(5)充分发挥"大国综合优势",实施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